「非遺+扶貧」模式 探索深度貧困區脫貧奔康新路子

“非遺+扶貧”模式 探索深度貧困區脫貧奔康新路子

——阿壩州文化扶貧壤塘現場會側記

阿壩州壤塘地處川甘青結合部深藏區,是阿壩州最偏僻、最閉塞、最貧窮、最落後的國家重點扶貧縣。近年來,壤塘縣緊緊抓住國家大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機遇,依託富集的文化資源和眾多的文化人才,率先推進了“文化扶貧”工作,通過“創建傳習基地”進行“生產性保護”,利用扶志扶智,走出了一條“非遺+扶貧”模式的深度貧困區脫貧奔康新路子。

“非遺+扶貧”模式 探索深度貧困區脫貧奔康新路子

壤塘非遺製作

非遺傳承讓貧困戶摘掉“窮”帽子

六月的壤巴拉,迎來了草原的春天。陽光下,微風和煦,風光無限。50歲的牙班帶著石刻工具,一大早就來到壤巴拉棒託石刻公園,開始一天的勞作。

三個月來,牙班和另外3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天都在石刻傳承人班瑪羅爾吾的帶領下,來到棒託石刻公園項目雕刻景觀石像,通過雕刻這些石像,已經實現了人均增收上萬元,僅牙班一人就收入了15600元。牙班說,他都為自己驕傲,因為通過石刻的傳承和自己所學的技術,就能成功摘掉“貧困戶”的帽子,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讓年邁的父母有一個安詳的晚年。

兩年前的牙班還是牙格車村出了名的貧困戶,家中8口人,年老的父母患有大骨節病,弟弟是僧人,姐姐遠嫁阿壩縣,成家後的牙班雖然一直辛勤勞作,但像大多數人一樣通過挖藥、種植得到的收入還是很微薄,又因為父母常年患病,家中一貧如洗。隨著壤塘縣實施“文化扶貧扶智”,牙班也有了“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認識,他主動加入石刻傳習所,認真學習石刻技術,通過傳承石刻,去年底已經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人”。

在壤塘,像牙班這樣依靠“非遺+扶貧”脫貧的人就有510戶2000餘人,他們不僅通過傳承民族文化脫貧奔康,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正在做到了扶貧扶智。

“非遺+扶貧”模式 探索深度貧困區脫貧奔康新路子

壤塘非遺製作

抓傳習讓貧困戶腰桿挺起來

隨著民族文化的轉化和發展,壤塘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藏族民間文化保護傳承基地”。

在壤塘,有26個傳習所,包括唐卡、石刻、藏戲、藏香、藏藥、藏陶、木雕、藏紙等。這些傳習所除了對非遺進行生產性保護,還帶動培養了一大批唐卡、石刻、藏戲等非遺文化傳承人,傳承和發揚壤巴拉文化。

6月6日,在茸木達鄉政府的壩子裡,石刻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班瑪羅爾吾正在給學員們進行免費培訓,這是班瑪羅爾吾給這批學員進行的第九次培訓。他今天主要教學員們怎樣給石刻作品上色,這些雕刻出來的石像上色後會變得栩栩如生,更受顧客的喜愛、有賣相。

像班瑪羅爾吾一樣,甲央洛州的“覺囊唐卡傳習所”,俄旺旦真的“藏戲傳習所”也會定期舉辦各種傳習,帶動一大批當地青年學習民族文化技藝,讓他們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

就這樣,許多被擱置被遺忘的民間藝術,重新回到農牧民群眾身邊,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1400多人從事非遺文化生產性保護,帶動了眾多的貧困戶孩子就業創業。2017年,26個傳習所中實現利潤的有15個,佔57.6%,累計實現近500萬元的經濟效益。如宗科石刻傳習所20人,年均業務在60萬元左右,實現人均增收3萬元。傳習所的學員只要完成學業,就能成為稀缺的技藝人才,有了個人安生立業、家庭脫貧奔康的基礎。

“非遺+扶貧”模式 探索深度貧困區脫貧奔康新路子

壤塘非遺製作

用“文化魂”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與此同時,被音樂界認為是“中國音樂歷史活化石”的梵音古樂也走進北京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覺囊唐卡先後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博鰲亞洲論壇等地巡展;完成學業的60名唐卡傳習學員成為稀缺的文創人才,與故宮博物院簽訂了故宮藏品唐卡複製研發項目合同。

“壤巴拉文化”走出去的歷史性突破,進一步增強了壤塘文化自信,也詮釋了“文化扶貧重在勵志”的深刻內涵。正是通過文化壤塘的建設和文化工作的推進,壤塘實現了文化技藝助脫貧和文化自信促脫貧的良好效果,讓物質比較貧乏的壤巴拉老百姓,增添了自信、看到了希望。

通過持之以恆的抓文化扶貧,促文化發展,壤塘人清楚地認識到,壤塘最好的出路是推動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這些年,壤塘用“文化魂”畫出了最大的“同心圓”,壤巴拉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整個社會越來越有溫度、越來越有熱度,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有希望,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和諧,“懸天淨土·壤巴拉”,已成為壤塘人共同守望的家園。(陳昌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