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3万名员工撤离深圳,华为跑了背后的真相是?

曾因“小姐服务”闻名又衰落的东莞,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昨天一个消息从媒体传来:华为开始往东莞搬迁,40辆8吨货车,共60车次,搬迁车辆将往返深圳和东莞松山湖,搬家货车会有一个华为标识,“华为搬迁专用车辆”。估计车辆约1500辆(其中大巴70辆)。

华为内部人士表示,这次搬迁,除了研发团队外,还包括一些其他部门人员。据华为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华为有约1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联合创新中心36家,研究院/所/室14家。在这18万名员工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8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

之前,还有华为在东莞拿地1900亩,以及在东莞提供3万套员工住房的消息……

1.松山湖2000亩项目,预计2万套;

2.松山湖安居房项目443亩,预计5500套;

3.湖畔花园175项目,预计3000套;

4.华为松山湖南区公寓115亩,预计2500套公寓。

华为近3万名员工撤离深圳,华为跑了背后的真相是?

对此,华为最新回应来了:华为松山湖基地建设已有一段时间,早已在深莞两地安排正常通勤用车,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早已在正常运转之中,均为正常业务布局,属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

无论华为表态如何,其部分业务和员工外迁,确实是事实。而对于深圳而言,面临此类挑战也绝非今日了。去年7月就有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其中不乏深圳本土明星企业,如2014年某知名科技公司就被报道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

任正非曾说,深证的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

华为近3万名员工撤离深圳,华为跑了背后的真相是?

或许是受华为外迁的触动,龙岗区对房地产泡沫开始警惕。在其2016年的某份经济分析的报告中提到,在楼市火爆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额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4%,制造业投资大幅萎缩,同比下降60.4%,占比仅为5%。这个数据,对龙岗来说,透着一股凉意。

2012年华为启动东莞基地之后,一位龙岗政府人员还和悦涛谈起这事,他所在部门经常给华为提供上门服务,得知外迁消息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别走。表示深圳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水平,外地政府是达不到的,但是没能打动华为。

那之后,龙岗政府对华为密切关注。2013年有一个阶段,龙岗地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大幅下降。龙岗政府发现原因是华为把部分员工转移到了东莞纳税。

2015年上半年,为华为提供餐饮服务的点典餐饮有限公司营业额大幅下滑,就餐人数从13万多减少到10万多。政府人员前往调研,侧面印证华为留深人数在减少。

以上关爱华为的行动中,有一个不但不成功,而且招致华为的反感,那就是“华为科技城”。现在名字是“坂雪岗科技城”,是在华为的强烈要求下改的。因为这个科技城,跟华为没半毛钱关系。

从2000年开始的最近十五年,华为累积营收2.3万亿,超过70%来自海外,在外国人身上赚的钱达1.38万亿!

据2017年年报显示,华为业绩稳健增长,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净利润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2017年华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BG均实现了增长!

华为近3万名员工撤离深圳,华为跑了背后的真相是?

然而,大部分在深圳的人,不管是全国最高工资的腾讯员工、华为员工都没有入场券。高土地价格,高房价,已经导致了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升,必然导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这是发自灵魂的呐喊,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对中国当前企业生存现状的担忧,是对中国企业经济力下降的担忧。

中国过去十年,是房价高速上涨的十年,也是中国经济竞争力迅速下降的十年,在各个行业,除了垄断国企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企业竞争力却越来越弱,所有的企业都不堪重负。

华为近3万名员工撤离深圳,华为跑了背后的真相是?

在深圳被称为低端制造业的富士康,跑去美国开工厂,工厂耗资665亿人民币,为当地创造1.3万份工作岗位。

特朗普亲自上阵抢制造业,这在美国历史上实属罕见。他还盛赞富士康总裁“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之一”。

玻璃大王曹旺德说过,同样的工厂,美国的工人的工资是中国八倍,但是工厂的成本中国比美国更高。

不能再逃避的现实是,科技业和地产业之间的矛盾已经显性化。如果像华为这样的高利润企业都不愿忍受高房价,其它的“高端”企业就能承受?

“一线城市”也必须醒醒了!尤其是,如果本身没有全国垄断性的行政、文化、人才的集聚优势,城市命脉系于产业,更输不起。因为招商引资只能解一时之渴,解决不了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后者,才是决定企业去留的根本因素。

对政府刻意主导的“转型”,任正非并不认可:华为就是从“落后工厂”起家的,所有高科技公司都是从“低科技”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你只要给他条件,他就会改进自己、赶超自己,慢慢就会发展。”而不是把科技“泡沫化、大跃进”。

“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这是任正非的答案。

华为的深莞之争,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抢商大战正在升级。每个地方都在抢人、抢钱、抢资产。伴随着各种口号和概念。

地方政府到底需要什么?任正非给的是小学生式的指标:“低成本、法治、不干预。”其它的,交给企业去做。

与其去挽留一个不爱你的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对地方政府来说,明白这点有多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