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家的兔子哥
上週末,當大部分深圳人還擠在蓮花山上觀看開放40週年燈光展時,卻不知華為正在把它的研發部從深圳搬去東莞的路上。
華為此次總共動用了40輛貨車、1500輛客車,帶走了2700名員工(可能還有家屬)。
華為正在“逃離”深圳?
後經媒體證實,此次搬遷,華為動用了40輛8噸貨車,共60車次,搬遷車輛將往返深圳和東莞松山湖,搬家貨車會有一個華為標識,“華為搬遷專用車輛”。
此外,7月2日,將會
有2700人從深圳到東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估計運送車輛約1500輛(其中大巴70輛)。據悉,有華為內部人士表示,這次搬遷除了外界所知的研發團隊外,還包括一些其他部門人員。
我們都知道,華為是誕生在深圳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總部位於龍崗區的坂田。身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深圳為華為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沃土”,而華為從2015年開始,已成為所在區的納稅的第一大戶。在雙方的心裡,彼此都很重要。
然而,前兩年一篇名為《不要讓華為跑了》的文章開始在朋友圈熱傳,尤其是深圳IT圈,這讓大家開始留意到,華為在對深圳的態度和選擇上或有細微的變化。
儘管後來,華為官方正面回應稱,該公司從未有計劃將總部搬離深圳。
但同時,在另一方面,華為在東莞、松山湖拿地所建造的基地佔地面積已超過1900畝並並且還在追加中。而這一面積已快與在深圳所佔有的土地總面積2460畝相當。
在早前時間,華為終端已遷往松山湖基地,而此次又不斷將總部的研發部門(包括一些其他部門)遷往東莞,還在說沒有“逃離”就不過去。
雖然,有人說,華為在全球各地都有研發中心,不用大驚小怪。的確,如果是“增設研發中心”就沒必要大驚小怪,但如果是“搬遷”,這就不一樣了。
當然,華為總部會一直留在深圳,這肯定是不會變。
讓華為最頭疼的是土地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對深圳的看法:
14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茲堡,有鋼鐵。7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車。現在,世界的中心在哪裡?不知道,會分散化,會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而且現在有了高鐵、網絡、高速公路,活力分佈的時代已經形成了,但不會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業的發展,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
他還說道,
四個現代化,最重要的是工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來換取工業的成長。現在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的可能空間就會越來越小。既然要發展大工業、引導大工業,就要算一算大工業需要的要素是什麼,這個要素在全世界是怎麼平均的,算一算每平方公里承載了多少產值,這些產值需要多少人,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的確,對於當前已經寸土寸金的深圳而言,已無法再給某個企業提供足夠廉價的工業用地。即便是華為不想搬,但也要考慮企業的生產成本,考慮員工的生活成本,考慮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
因此,華為將部分部門搬離深圳也就無可指責,也更不要說“不要讓XX跑了”這樣的傻話。畢竟作為實體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這樣的巨頭企業,在工業用地規模上自然不是像其他行業公司那樣,只需要幾百平米的辦公室,打打電話就能數著鈔票。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不光是華為,像富士康這樣的工業用地大戶也同樣需要在全國各地尋找廉價土地來建造工廠,壓低成本,增強競爭力,這是背後經濟規律作用的結果,並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雜念。
事實上,高用地成本以及周圍的高房價對實體企業的驅趕又何止在深圳,又何止在華為這樣的大企業身上呢?
在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家實體經濟身上都有著同樣的效果。我們經常會聽到不少實體小店老闆在抱怨,現在生意不好做啊,賺的錢交完門店房租就沒了。
無法賺錢的買賣肯定做不長久,關門、逃離就成了必然選擇。
華為做出了最負責的選擇
其實逃離的又何嘗只有企業,人也可能會逃離。
我們常說,華為是狼性企業文化。但華為的狼性文化不是“又叫馬兒跑又叫馬兒不吃草”的宣傳口號,而是真金白金。
華為員工的工資是行業裡是出了名的高,本科生畢業月薪就能達到1~2萬,幹3年還會有股權分紅。但即便是華為這樣的高薪員工都在對高房價叫苦不迭,又何談其他企業的職工呢?
今年年初,有消息稱華為會在東莞提供3萬套員工住房,包括:
1、松山湖2000畝項目,預計2萬套;
2、松山湖安居房項目443畝,預計5500套;
3、湖畔花園175項目,預計3000套;
4、華為松山湖南區公寓115畝,預計2500套公寓。
而這些住房的分配方案是,不區分樓棟、樓層、戶型,單價全部統一為8500元/平米,只要入職滿3年以上正式員工就有資格。
之所以這樣低的價格來提供這些住房就是為了給員工們一個踏實的家,實現真正在這邊落地生根的夢想。
▲東莞基地距離坂田總部只有1個小時的路程,也有公司班車接送
可以這麼說,面對自己的員工,華為做出了最負責任的選擇。既然深圳沒有足夠廉價的土地為大家安家,那就在隔壁給大家安家吧。
就連華為的前HR也在微博上評論稱,“很多年輕人喜歡松山湖,並且安家也很重要。在深圳蝸居,在東莞就可以買大宅子了”。
但對於很多其他企業的職工而言,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大家再想在深圳落地生根的夢想已經遙不可及。
更可怕的是,不光“落地生根”無望,能落在手上的錢也越來越少。
上個月,一封富士康的員工在廠區張貼《致富士康員工的公開信》引發軒然大波。公開信指出,目前的單間租金達到了700-800元/月,已佔據工資的三分之一,而被萬科進行改造後租金更要大幅上漲(普遍在1000以上)。大家交完房租,除開日常開銷已經基本沒有剩餘。
跑來千里之外的深圳打工難道不是為了賺點錢回老家置辦家業嗎,結果一年到頭卻沒有剩餘,那為何還要背井離鄉呢?
高房租逼走窮人,高地價逼走企業。對於華為而言,深圳也不再是唯一選擇,那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呢?
電商報
此一時,彼一時。
當初為發展說不搬離,正確。
現在為發展搬離,也正確。
形勢在變,不變則絕,變則通。
企業為謀生存、謀發展的決策,旁人觀察觀察就可以了。
#凌遠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