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嚴顏投奔劉備後,爲什麼基本再沒有什麼作爲了?

石家莊新聞網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試看小說中的記載人物,蜀漢戲份多的基本都是有點史料記載的,但較少,而嚴顏簡直是少的可憐,只有張飛降嚴顏一節。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基本上還是遵循歷史的,雖然杜撰很多,但邏輯還行,嚴顏在歷史上本就沒做什麼事,史料上有的記載的還是他兵敗的事情,值得頌揚的無非就是,生死臨於前,卻不動聲色,視死如歸,“義”字顯然。


再加上嚴顏入場太晚,年齡又大,近七十歲的高齡,當然六旬黃忠尚能勇戰,以年齡論,或許不該,但於小說而言,同類角色,同時期一個就夠了,老當益壯,視死如歸等等這些是屬於黃忠的,我就很容易將黃忠嚴顏這倆人搞混,(比如上圖中第一張是嚴顏,第二張是黃忠,這是遊戲中的圖片,遊戲開發者這樣做我也很無奈)而黃忠在史料中地位,功勞遠高於嚴顏,嚴顏自然而然只能淪為二流角色了,打打醬油,突出一下張飛的真性情就行了。


李哥小粉絲

關於嚴顏,我們現在看得最多的是根據《三國演義》裡面來的印象。\n《三國演義》第63回《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裡,描寫劉備部將張飛入川,經過激戰,終於擒獲巴郡太守嚴顏將軍。嚴顏面對張飛全無懼色,威武不能屈。張飛見嚴顏立刻改變態度,回嗔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最終義釋嚴顏。\n嚴將軍投降以後,利用他的威望號召他鎮守各地的手下也投降,讓張飛得以飛速進軍,並且深得劉備的欣賞。後來嚴顏老當益壯,在漢中大戰中協助另一位老將黃忠,敗張郃,斬夏侯淵,大破曹操軍,立 \n下赫赫戰功。\n其實,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很多都是杜撰的,嚴顏將軍到底有沒有投降,是一件很有爭論的事情。\n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面對元朝統治者要其投降之時,寫下了一首浩然千古的《正氣歌》,其中有這樣四句詩:“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這四句詩分別謳歌了四位古代著名的忠義烈臣(相對於文天祥的年代),為首的就是嚴將軍嚴顏。由此可見,嚴顏是何等忠義!在戰敗被俘後,嚴將軍寧做斷頭將軍,誓不投降,併為文天祥等後人所敬仰。不僅如此,嚴顏的出生地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實際上也是得名於嚴顏將軍和另一位將軍巴曼子。巴曼子,是春秋戰國時代小國巴國的將軍,為了平定巴國的內亂,請楚國出兵幫忙,答應事成後以三城相謝。事成後巴將軍對來討城的楚國使者說:“我們巴國的國土我無權給你們,我們巴國的人也不願做你們楚國的奴隸,我有一個更貴重的東西,請你拿去酬謝楚王吧。”楚使帶回去的,就是巴將軍的頭。傳說巴將軍自己把頭砍下,血噴三丈餘高,而身子久久不倒。楚王得知實情後,長嘆一聲:“如此忠臣,惜不忠於我。”後來,唐太宗李世民因為巴嚴二將軍的“意懷忠信”而將此地賜名“忠州”。\n既然如此,忠心義膽的嚴將軍,怎麼會因為張飛的幾頂高帽子就投降了呢?唐太宗李世民怎麼會因為一個投降的將軍而賜名“忠州”?文天祥的詩就更不可思議了,居然把嚴顏放在四烈臣之首!豈不知如果嚴顏真如《三國演義》中被張飛義釋了,元朝統治者可不樂壞啦,噢,原來只要我們象張飛學習,你文天祥就會投降了!那文天祥寫的還叫《正氣歌》嗎?\n可見,嚴顏應該是沒有投降,最起碼在南宋以前的人所學到的歷史中,嚴顏是沒有投降的。\n關於張飛義釋嚴顏的事情,《三國志 張飛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於成都。(注:我州但有斷頭將軍,指的是巴曼子將軍) \n文中“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大概是《三國演義》中義釋嚴顏這段情節的來源吧。但後面就不同了,《三國演義》中寫嚴顏幫張飛勸降,所以張飛兵不血刃就和劉備會合了,但《三國志》中寫得很清楚“飛所過戰克”,“戰克”兩字說明全部是張飛打仗打下來的,然後才“與先主會於成都”,根本沒嚴顏什麼事。更何況,在《三國志》中,漢中大戰只有黃忠,沒有出現嚴顏,《三國志》甚至沒有為嚴顏立傳,如果真如《三國演義》中在如此重要的漢中大戰中立下大功,那他絕對是蜀漢數得著的大將,不可能不入傳,而且從《三國演義》的描述可以看出,他是武藝、智謀僅次於五虎上將等超一流武將之後的一流將領,這種人不在《蜀書》中入傳太奇怪了。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嚴顏根本沒投降劉備的蜀漢,而且離開了歷史舞臺。\n在現在的忠縣石寶寨有記述嚴顏的文字。那些文字的意思是,張飛義釋了嚴顏後,嚴顏並沒有投降,他在成都被破的消息傳到忠州後,自殺身亡,自己做了斷頭將軍。這段記載是否屬實還不得而知,但聯繫《三國志》,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天祥的《正氣歌》,嚴顏自殺殉國的說法是成立的。\n《三國志》是信史,後來的史書,比如宋代的《資治通鑑》,對張飛義釋嚴顏一段都完全採用了《三國志》的說法。陳壽、司馬光、李世民和文天祥都比《三國演義》成書的明代早很多,而且讀的都是嚴肅的歷史,因此更可信。所以,我們基本可以這樣認為:張飛當時確實沒有殺嚴顏,但嚴顏也沒有投降,所以寫的是“義釋嚴顏”,釋是釋放的意思,而不是“義降嚴顏”。當成都被破之後,嚴顏以身殉國,完成了他“斷頭將軍”的誓言。這樣,唐太宗李世民的追賜和文天祥的《正氣歌》才能有合理的解釋,否則是解釋不通的。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裡面杜撰的成分太多,但因為它的影響大,所以才有了誤解。\n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就是四川人,他曾經有一首寫嚴顏的詩,其中說道:“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劉璋是個庸主,誰會為他忠心而死。國家已亡,劉璋也被執,感嘆嚴將軍啊,你為誰而死。這大概是為嚴顏之死做的最好解釋和哀嘆。


Leo斌209216225

答 | 江隱龍

《三國志》中關於嚴顏的記載實在少得可憐。嚴顏沒有單獨立傳,其事蹟僅見於《關張馬黃趙傳》中的張飛傳一節,原文如下:(張飛)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整個一部《三國志》,在嚴顏被張飛“引為賓客”之後就現也沒有出現了。關於嚴顏歸降劉備後為益州平定與漢中之戰中做出的英雄事蹟僅出現在《三國演義》中,並不為正史所記載。《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也就是說從正史來看,嚴顏在被張飛“引為賓客”之後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有些人通過日後蘇軾與文天祥為嚴顏所作的詩歌,推斷出嚴顏在降張飛之後還是選擇了自殺。為什麼這麼說呢?蘇軾有“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之語,文天祥有“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之句。試問如果嚴顏降了劉備,蘇軾與文天祥——尤其是寧死不降的文天祥,怎麼會在《正氣歌》中引其典故以明心志呢?所以嚴顏一定是死了。

這個推斷,顯然是不合理的。如果詩歌可以作為信史的話,那蘇轍的《嚴顏碑》顯然明白無誤地寫了“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的典故,這裡面的“被擒不辱”說明嚴顏雖然降了,但並不算受辱;而後面的一個“愛”字更說明嚴顏似乎反而因為降張飛而更為人所喜。更直接的例證來自於羅貫中,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明確了嚴顏為劉備平定益州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依然稱其為“寧可斷頭死,安能屈膝降”,所以斷頭將軍不一定指真的斷了頭,它指的應當是“(張飛)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這一段。

至於嚴顏在投靠劉備後為什麼沒有作為,已然是歷史謎團。有可能嚴顏在張飛“引為賓客”之後便不願再問政事,有可能是因為年老體衰甚至死去了。這兩種都有可能,因為嚴顏雖然與張飛相合,但畢竟認為劉備奪蜀是興不義之兵,不為其所用還是很正常的。


隱語

詳細的回顧了一下嚴顏在三國演義裡面投降前後的所有戲份,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剛出場的時候,細作回報:“巴郡太守嚴顏,乃蜀中名將,年紀雖高,精力未衰,善開硬弓,使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據住城郭,不豎降旗。”

嚴顏是一個精力旺盛,善於用弓箭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老將。後來嚴顏被張飛用計擒拿。群刀手把嚴顏推至。飛坐於廳上,嚴顏不肯下跪。儘管身為階下之囚,但是嚴顏依舊保留著自己的驕傲,沒有跪地求饒。

即便是張飛這種兇殘到可以嚇死人的主,對他大聲喝罵,嚴顏也是全無懼色,回叱飛曰:“汝等無義,侵我州郡!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嚴顏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最終折服了張飛。最終被張飛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嚴顏感其恩義,乃降。

從這裡不難看出嚴顏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三國演義裡對嚴顏的評價是這樣的:“白髮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氣卷長江。寧可斷頭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將,天下更無雙。

嚴顏投降後利用自己的威望幫助張飛不費吹灰之力奪去了許多城池,正是隻因一將傾心後,致使連城唾手降。嚴顏剛見劉備的時候,張飛把義釋之事從頭說了一遍,玄德謝曰:“若非老將軍,吾弟安能到此?”即脫身上黃金鎖子甲以賜之。

後來嚴顏作為前部,跟隨劉備東征西討。攻打雒城的時候,嚴顏大叫:“早開門受降,免一城生靈受苦!”劉璝在城上大罵。嚴顏方待取箭射之,忽見城上一將,拔劍砍翻劉璝,開門投降。

打完雒城,劉備賞賜眾多將領。嚴顏等人又被諸葛亮派出去進攻下一個城池,三國演義原文是這麼說的,孔明曰:“雒城已破,成都只在目前;惟恐外州郡不寧,可令張翼、吳懿引趙雲撫外水江陽、犍為等處所屬州郡,令嚴顏、卓膺引張飛撫巴西德陽所屬州郡,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齊。”

後來劉備當了益州牧,給文武百官定擬名爵,嚴顏被封為前將軍。然後嚴顏的戲份只有跟黃忠去打張郃這一次了。嚴顏既斬夏侯德,從山後殺來。張郃、夏侯尚前後不能相顧,只得棄天蕩山,望定軍山投奔夏侯淵去了。這一戰中嚴顏斬殺敵軍將領,算是又立了一功勞。


關於嚴顏的結局,三國演義裡面是這麼說的,差嚴顏往巴西閬中守隘,替張飛、魏延來同取漢中。這段之後就沒了嚴顏的戲份,站在小說的角度嚴顏作為一個配角,在投降劉備幫助收取城池之後,對情節的推動已經沒了必然的作用,所以就草草結尾。


站在歷史的角度,嚴顏原本是太守,在降將裡威望很高,如果太過重用難免有喧賓奪主的感覺。萬一掌權過高,再領兵謀反怎麼辦?諸葛亮、劉備他們是不會留下這種隱患的。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嚴顏真的年紀太大了,所以在劉氏集團裡面也沒那麼厲害,所以沒辦法太出風頭。



瘋癲史鑑

《三國志》關於嚴顏的記載不多,嚴顏最後出現的場合是在江州,當時他是劉璋的部將,擔任巴郡太守,《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

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喝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耶!”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從以上記載並不能判斷嚴顏是否投奔了劉備,只是說他被張飛引為賓客,有可能成為張飛的部將,也有可能只是張飛的門客,而《三國志》在劉備入川后對劉璋舊屬大多有進一步的交代,對嚴顏卻是隻字未提,顯然不是去世,就是隱退了。

而《三國演義》裡嚴顏的戲份就很多了,表現也很出彩。當時張翼德義釋嚴顏後,嚴顏感其恩義,乃降。接著張飛從江州一直到雒城,都不曾廝殺一場,一路守禦關隘的官軍盡為嚴顏喚出拜降,劉備取了雒城後,又令嚴顏、卓膺引張飛撫巴西德陽所屬州郡。

劉璋投降後,玄德自領益州牧,封嚴顏為前將軍,劉巴為左將軍,黃權為右將軍,趙雲為鎮遠將軍,黃忠為徵西將軍,馬超為平西將軍,而關羽僅為蕩寇將軍,張飛僅為徵虜將軍,前將軍是四軍將軍之一,可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當時許靖也僅為左將軍長史,蕩寇將軍和徵虜將軍都是雜號將軍,也就是說,此時嚴顏的職位是很高的。

在劉備出征漢中時,嚴顏又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張郃要取葭萌關,當時黃忠為主將嚴顏為副將前往救援,兩人一到就大敗張郃,接著嚴顏又提議智取天蕩山,說:

“此去有山,名天蕩山,山中乃是曹操屯糧積草之地。若取得那個去處,斷其糧草,漢中可得也。”

接著黃忠引五千軍開關直下,作為正面部隊直接攻打天蕩山,先是斬殺了韓浩,張郃、夏侯尚急引軍來迎,嚴顏卻從山後放火,然後斬殺夏侯德,與黃忠成前後夾攻之勢,張郃、夏侯尚前後不能相顧,只得棄了天蕩山。

後來嚴顏還代替張飛、魏延防守戰略要地閬中,而張飛和魏延則分兵前往支援劉備進攻漢中。

從《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嚴顏在投奔劉備後屢立戰功,並非“再沒有什麼作為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均有涉獵,希望大家關注。


六甲番人

這個很簡單,因為劉備不重用,所以就沒啥作為啊。

嚴顏最有名的一次事件,就是和張飛大戰,嚴顏戰敗被俘,張飛說:“我神軍天至,為啥還要抵抗?”,嚴顏說:“你們沒有原因,就來佔我領土,我這隻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狂怒,要砍嚴顏,嚴顏表情不變的說:“砍就砍,怒啥!”張飛被驚,敬佩嚴顏的勇氣,遂釋放嚴顏並以嚴顏為賓客。然後之後的事蹟不在正史中出現。原因就三。

1、劉備對原蜀將不信任,因此不會重用嚴顏。

2、嚴顏投降時,年齡大了,頭都白 了,投降就退休了。

3.、嚴顏忠義,雖投降,但依舊對劉璋內疚,一直低調行事,不問世事,直至老死。


曹小翔xixi

劉備入蜀時,嚴顏是巴郡太守,劉璋重臣。但劉備入蜀後,很多官職比嚴顏小的人,在歷史上留下了完整的記錄,嚴顏卻消失了。

《三國演義》中,張翼德義釋嚴顏,後來還跟黃忠一起參加了漢中之戰,奪取定軍山,但正史中並無記載。關於嚴顏的最後記載是:

據《三國志》,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 “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於成都。

也就是說,張飛義釋了嚴顏,但嚴顏沒有投降。嚴顏沒成為將軍,而是成了張飛的賓客,更沒有重用的記錄。《資治通鑑》關於嚴顏的記載,與《三國志》一樣。以此推測,嚴顏對劉備不感冒,也不願效力。

嚴顏名氣很大,因為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在嚴顏的老家忠縣一帶,民間認為,嚴顏沒有投降,要麼留在了忠縣,要麼被張飛軟禁,最後真的做了斷頭將軍。


九州歷史

演義裡有一回叫做計奪天蕩山,就是黃忠掛帥,嚴顏為副將。

黃忠採用驕兵之計, 詐敗數陣 ,待曹軍懈怠時, 夜間偷襲大敗曹軍,之後一鼓作氣殺上天蕩山,斬殺韓浩,火燒曹軍糧草 同時派嚴顏從後偷襲,迫使張郃棄天蕩山。

二次出戰就是黃忠刀劈夏侯淵了,這次沒帶副將,諸葛派法正為監軍。之後就沒嚴出場了,目測是去替換張飛守瓦口關了。


R世界觀

我認為嚴顏投奔劉備後還是大有作為的。

我們不看《三國志》,單說《三國演義》吧。張飛義釋嚴顏後,嚴顏說前面的關卡都是他的老部下,因此所到之處叩關即開,最後諸葛亮都驚訝為什麼張飛部比他早到。這份功勞節省了多少兵力成本,避免了大量傷亡,後嚴顏被封為將軍。

嚴顏投奔劉備後已經是老人了,就像黃忠,趙子龍一樣,人老了劉備都有憐惜之情,不願意讓他們衝陣拼命,而是希望他們能夠安享晚年,除非是迫不得已。

所以定軍山黃忠斬夏侯淵之前,黃忠老將為了出戰舞刀彎弓盤馬,顯示廉頗已老還能列陣的氣概,然後他知名要老將嚴顏一起,兩個老頭上場,立下了大功。

以此來看,嚴顏在小說裡鏡頭比較少,但也是功勞較大


小時候的三鬼

《三國演義》中他名氣很大,但《三國志》中就是劉璋的一名地方將領,投降後成為張飛賓客,或許做了張飛的部將。在《華陽國志》中,“獨坐窮山,放虎自衛”感嘆,嚴顏早期反對劉備的。在張飛做巴西太守時,嚴顏應該也在巴西附近。後期可能並不出眾,因而沒有重要職位。

如同徐庶,在魏也沒有立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