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店,書店,酒吧,咖啡店,毀掉文藝青年的四種夢想

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我的夢想是通過炒股賺錢,我買了幾百萬的股票,賺了幾十萬的利潤,雖然現在股市暴跌,但是我的利潤還在,真的很幸運,雖然我的本金都虧掉了。每個文藝青年或許也都有夢想,而他們的夢想往往比我炒股賺錢這個夢想還不靠譜,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毀掉文藝青年的四種創業,分別是:開花店、開書店、開酒吧、開咖啡店。

這四種創業就很像一些人嘴上說的愛情,據說愛情可以從一而終可以愛的死去活來,但見過的真不多。這四種創業也是如此,試想一個文藝青年坐在這些店中央,閒來無事跟人聊聊天,生活的灑脫又寫意,但是我認識的朋友中沒幾年就關店倒閉的多,能夠做的風生水起的少之又少。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下原因。

花店 很多文藝青年想到花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置身於花團錦簇之中,給每一個來的客人包裝著鮮花,銷售出一束花的同時,也傳遞出了一份美麗的心情。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花店的本質是銷售什麼?銷售的是一種生活態度。聽起來很虛,但是如果你無法傳遞這種生活態度,你就吸引不來忠實顧客,僅僅是賣花,這是典型的重資產的思維。

花店最大頭的兩塊成本,一是店面租金,二是花的損耗費。那麼輕資產的做法應該是如何的?可以借力打力,跟其它業態合作,比如做店中店來降低自己的店面租金成本。而損耗費則完全可以採用線上預定的方式來降低,比如我給太太訂了那種每個月定期送花上門的服務,管她需要不需要呢,萬一哪個月蒙對了她的生日呢,壞了,暴露了我的健忘症了。所以

做好一家花店我認為有三點非常重要整合資源降低成本,利用線上降低損耗,還有第三點利用多種形式提高粘性。比如有條件的花店,會做一些花藝課堂,即可以收課時費,又順道把花賣了出去。這三點是所有開花店的人,都需要深思的三個命題。

花店,書店,酒吧,咖啡店,毀掉文藝青年的四種夢想

書店 曾幾何時,書店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比如我印象中的席殊書屋都不知道去了哪裡。原因是被電商的衝擊,書店的價格優勢不在,只能慢慢消失。當時我不無心痛地說: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一個沒有書店的商場,則全是物慾。萬萬沒想到,物極必反,現在書店又活了過來。現在如果那個商場不標配個書店,就真的是low到了極致。我們隨處可見的服裝大品牌例外創始人創立的方所、以大導演名字命名來自於香港的庫布里克,發跡於重慶的西西弗書店,飛馬旅投資的言幾又,文藝小資聖地蘇州崛起的貓的天空之城,知名文化人許知遠創立的單向街,海派書店代表的鐘書閣,臺灣文化創意的誠品書店,正在被資本追逐,也正在成為都市文化人的心靈棲息地。

我去很多書店籤售,看到幾乎所有的書店都是以書店為核心,多種業態組合的經營模式,我在廣州購書中心看到,不僅有咖啡店,還是餐廳,日均人流量超過五萬人。很多人週末一頭扎進書店吃喝拉撒,甚至睡都在裡面解決了。現在書店越來越重視兩個問題,一是讀者滯留在書店的時間,二是商業的轉化率。

前者決定了書店一定要成為一個文化活動中心,比如名家籤售、演講、沙龍、論壇等等。後者決定了書店一定是多種經營戰略,只要跟文化活動相關的周邊都要跟上,才能站穩腳跟。現在大型的商業Mall本質是打著商業的旗號做餐飲,而書店則是打著書店的旗號做商業。我在言幾又曾經看到他們甚至做了一個氣味圖書館來銷售香水,真是人有多大膽,書有多大產。畢竟在這個能有心情去實體店買本書的人,根本就不在乎順手買個袋子,順手買杯咖啡,順手買只筆……順手這個詞,是書店經營者們應該好好考慮的一個動作。

花店,書店,酒吧,咖啡店,毀掉文藝青年的四種夢想

酒吧 我年輕的時候去的酒吧基本上是兩類,一類是動的,蹦迪的那種,據說現在叫甩手。另一類是靜的,主要是喝酒聊天聽聽音樂。我現在經常分不清楚酒吧和餐廳,比如各地很火的胡桃裡,音樂大起來聊天基本靠吼。酒吧本質上,是提供了茶餘飯後的一種瘋狂空間,喜歡安靜的都去咖啡廳了,但是靜不下來的人總要找個地方去瘋狂下,酒吧自然就成了放縱和休閒的代名詞。跟花店和書店不同,酒吧更側重於社交屬性,因此如何引發大家在燈紅酒綠中的社交行為,是很考驗酒吧主人的能力的,畢竟不是每個酒吧都叫天上人間。

酒吧的地理位置、調酒師水平、駐店歌手的調性,這些要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在社交這件事上下功夫,這是酒吧需要向餐廳學習的地方。我不喜歡餐廳酒吧化,但是我喜歡酒吧餐廳化,比如胡桃裡那塊花錢就能上的大屏幕,能有幾個酒吧想過也整一塊呢?

花店,書店,酒吧,咖啡店,毀掉文藝青年的四種夢想

咖啡店 我朋友裡做咖啡店的人非常多,在做不下去的時候都會感嘆一聲:不是每家咖啡店都是星巴克啊。但是也有很多咖啡店做的不錯啊,比如漫咖啡、貓屎、上島和雕刻時光等。星巴克的文化是力圖打造第三生活空間,也就是除了家和上班的單位,可以有一個讓人靜靜的地方。咖啡店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星巴克給出的答案是,一個都市人身心疲憊的時候,可以隨時駐足的地方。因此咖啡店裡的咖啡並不是主體,而是提供一個隨時可以停泊的港口。

但正如我那些朋友說的,並不是所有的咖啡店都可以有星巴克這份底氣,隨時在寸土寸金的商圈找個地方做生意。因此現在很多的咖啡店創業者,紛紛抓住了網紅這條路子來吸引同類。快手、抖音等短視頻提供了這樣一個窗口,把自己做成品牌,是最好的營銷路徑。在這種浮躁的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大家需要另類英雄,打破常規而又給別人提供理想的希望。做咖啡店的人本身就具備這種屬性,因此每個開咖啡店的人,其實運營的都不是咖啡店本身,而是自己,自己的生活態度就是一家咖啡店的氣質來源。

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還是加盟一個成熟品牌來的自由自在。

花店,書店,酒吧,咖啡店,毀掉文藝青年的四種夢想

花店、書店、酒吧、咖啡店,雖然是毀掉文藝青年的四種創業姿勢,但依然是充滿生機的四種創業方向,只是他們更需要創業者的創新姿態,而不僅僅是一份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