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負面清單正式落地,聚焦外資股比取消

2018版負面清單正式落地,聚焦外資股比取消

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正式對外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2018年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在一、二、三產業全面放寬市場準入,涉及金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服務、製造、基礎設施、能源、資源、農業等各領域,共推出22項重大開放措施。

此次修訂負面清單,再次大幅放寬外資市場準入,不僅取消了汽車、飛機、船舶等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還在金融、運輸等服務業及種業等領域進一步開放,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資管理體制更加開放、靈活、高效的改革方向,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具有重大意義。

2018版負面清單正式落地,聚焦外資股比取消

2018版負面清單中明確規定,“汽車製造業:除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汽車整車製造的中方股比不低於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2020年取消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

這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來說,意味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資數量要求將正式取消。而依據此前4月17日發改委發佈的合資股比放開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車外資股比後,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的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這也與此次2018版負面清單中的製造業中的汽車行業的規定不謀而合。

那麼在後合資時代,新能源、合資與自主將會呈現什麼樣的局面呢?

新能源獨資建廠

事實上,在首當其衝動刀的新能源領域,不少人當時就猜測,新能源汽車股比放開將意味著新能源生產資質將取消,但從目前造車新勢力申請資質的艱難程度來看,可以肯定的是,資質審查是必要存在的,尤其是對於放開股比後外資的獨資企業投資建廠的新能源企業。對此,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股比會鬆一些,因為中國的新能源市場本身也不大,基本還在發展過程中,股比放大會更加鬆動。”

2018版負面清單正式落地,聚焦外資股比取消

不過隨著股比放開,越來越多的外資新能源汽車企業或許將以獨資方式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準生證的約束力或將越來越小,比如像特斯拉這樣的企業。

儘管特斯拉想要在中國獨資建廠還要面臨很多困境,但至少政策上對它是利好的。

除了對於新能源汽車和專用車的影響,事實上,股比放開之爭本質上是合資雙方對市場的爭奪。為了獲得更多話語權,爭取更多利益,跨國車企自然希望放開合資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