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不生病,平時做好這1點最關鍵

好的餵養習慣決定了孩子的生長髮育和免疫力,也決定了麻麻照顧孩子辛苦0R不辛苦

要想孩子不生病,平時做好這1點最關鍵

近期感冒,發熱的寶寶特別多,我們常說“積食為萬病之源”,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得認識一下脾胃,脾胃是一對組合,具體分工,相輔相成。

胃負責容納食物,就像是我們人體內裝食物的一個糧倉;脾負責吸收食物中的精華,把裝進食物轉化成孩子需要的能量氣血。孩子吃多少,是胃的事,而孩子能吸收多少,則是脾的事情。

這樣分工,脾胃個性特點不一樣:胃的彈性大,狀態好,能裝好多東西,狀態不好,什麼都裝不下去,所以孩子有時吃的多,有時吃的少,如果飯量有異常變化,通常是胃的問題;而脾是沒有彈性,是溫和、平穩、有序的,每天的轉化是恆定的,吃的少則壓力小,吃的多則壓力大。

脾的正常能力就是可以吸收一碗湯,一碗飯的能量,而如果胃裝了雙倍的東西,脾就吸收消化一半,剩下一半就留在胃裡,如果沒有新東西,脾就消化上次剩餘的一半食物,把剩下的東西繼續消化,結果還沒等消化完呢,麻麻下頓又給餵了一堆新的食物,這樣孩子的胃裡總有東西,長期下來,孩子就積食了。

要想孩子不生病,平時做好這1點最關鍵

如果長期處於積食狀態,脾胃也同樣已經超負荷了,脾胃能力有限,也會累,累到一定程度,食物精華無法正常吸收,這樣孩子怎麼吃都不長肉了,這就是典型的胃強脾弱。這樣的情況下,胃想吃,脾不同意,吃少了胃不滿足,吃多了脾不消化,所以我們給孩子提供食物種類,儘可能選擇好吸收,好消化的,讓脾工作起來輕鬆些,再輕鬆些,脾好吸收,胃就可以吃飽,孩子的能量也可以保證充足。

寶寶積食與疾病的關係。

對於餵養不當的孩子來說,因為脾胃的吸收能力有限,吃了那麼多的東西,根本消化吸收不了,所以會積食,而孩子的生長,更是離不開脾胃,因為所有的營養物質,都要脾胃吸收轉化成,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如果脾胃失調,無法吸收轉化成營養物質,則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和免疫力都會帶來影響.

要想孩子不生病,平時做好這1點最關鍵

孩子的脾胃是最聰明的,孩子的表現就是一種說明:比如孩子把碗一推,臉一扭,玩去了,就表示我吃飽了。有的麻麻說乖再吃一口,孩子可能不會搭理你,可能就是表示不想吃了。再喂下去,就真的受不了了。

類似這樣的行為,脾胃每天都有表現出來,做麻麻的需要學會這門語言,學會接收孩子所發出的信號。

寶寶感冒怎麼辦?

寶寶咳嗽怎麼辦?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腹瀉怎麼辦?

寶寶積食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