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河更名的三种传说

遇仙河更名的传说

在华县赤水镇政府东侧六七百米处,有条小河自南向北缓缓流过。它发源于秦岭北麓桥峪深处的老牛山下,流经大明、赤水两乡镇诸多村庄后,于赤水镇后李村东侧归入渭河——是渭河的一个支流。据战国《山海经》记载,这条小河发源于秦岭深处的符禺山内。据清《续华州志》和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载,符禺山又称招峪,东汉时因王乔隐居于此而改称王乔谷,之后又逐步演变成乔谷、乔峪、桥峪。因此,这条小河历史上曾叫符禺水、招水、乔谷水等;而现在呢,却有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名字。它,就是我的故乡河——遇仙河。

遇仙河更名的三种传说

遇仙河 郭家村南段 2010年6月

我的故乡河是何时更名为遇仙河的,我查遍典籍,未找到任何记载,后来只得求助于民间,而在民间,竟流传着三个版本——

1

其一,北宋年间,在赤水街东侧乔谷水的一座古桥上,宋太祖赵匡胤和陈传老祖不期而遇,随即相约到赤水街的一座古庙里去下棋。在庙里陈传老祖与宋太祖对弈厮杀,终于智取太祖,轻易地把西岳华山赢到了手——于是陈抟老祖后来一直在华山玉泉院修道传道,以至羽化。因陈抟老祖是在赤水街古庙里赢得华山的,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古庙称之为“哄庙”——暗喻陈传老祖有哄骗宋太祖之意。在其后的长期口传中,“哄庙”逐渐演变成了“红庙”而流传下来。可喜的是“红庙”正殿至今尚在,即赤水镇政府大院中之主建筑。它五间两层,气势恢宏,斑驳古朴,尽显沧桑。又因陈抟老祖是世人眼中的神仙,而宋太祖是在这座古桥上遇见神仙的,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古桥称为“遇仙桥”。乔谷水因“遇仙桥”得名,后来改称为“遇仙河”。

2

其二,古时候,天上有位美丽的仙女,因向往人间的美好生活而偷偷下凡,在秦岭北麓山脚下,恋上了当地的一名英俊少年。后来,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的时候,这位少年悄悄把仙女的绸腰带偷出,挥手朝塬下抛去——想把它抛得远远的,以绝仙女后悔之念。岂料腰带在空中朝北飘去,一端越过塬上塬下的诸多村庄后,轻轻地落在了蜿蜒而过的渭水之上。接着伴随着一道灵光,这条腰带瞬间变成了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于大明赤水地面——即成了渭河的一条支流。两地民众感其神奇,认为与此仙女有关,于是便将这条小河改称为“遇仙河”——由此说来,遇仙河实际上只是一条“情人的绸腰带”。

遇仙河更名的三种传说

以上两个传说,在清华大学学生沙垚的《土门日记》中,均可觅得蛛丝马迹。沙垚是清华大学人类学专业研究生,2006年前后曾数度在华县考察皮影,结束后写了《土门日记》一书。据该书记载:关于第一个传说,回京后沙垚查遍典籍,证实此遇仙桥非彼遇仙桥也——陈传老祖的遇仙桥,在华山玉泉院内,是如今徒步登华山的第一景;而且还有历史学家考证,说在红山文化的时候,先民们就在这条河里取水烧制黑陶了,而陈抟老祖比红山文化整整晚了几千年。所以关于遇仙河名称的由来,沙垚坦言,他更相信“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的传说。

3

遇仙河更名的三种传说

昔乔谷水域,灾异连年,盗贼横行,世风日下,民怨鼎沸。某日夜半,一贼入舍行窃,盗得一锅,遂负于肩头,欲至虚所卖之。行至乔谷水桥头,恰遇一多髯老翁,当道面东端坐。待其至于足下,翁遂问之:“汝身负铁具,匆匆夜行,却是为何?”贼伫而视之,但见翁鹤发童颜,长须飘逸,一副仙风道骨,即虚之,支吾其词曰:“此乃吾家之具,因其有隙,欲至虚所卖之。”翁视之曰:“细观此具,并无伤痕,何隙之有?既欲卖之,何不光明正大,却是夜中潜行?”贼顿语塞。翁复问之:“观汝神情慌张,行踪鬼祟,莫非此具乃夜间所盗,欲卖之以求其利?”翁一语破的,令贼大惊,思翁绝非等闲之辈,即从实招之:“师父所言极是。皆因老母杖朝之年,病甚且无衣食,吾实不忍,遂昼伏夜出,觅些家什诸物,卖之以行孝道。”翁曰:“百善孝为先。甚善。然汝以盗行孝,岂不有损孝行?”贼惴惴而言曰:“非吾有意为之,乃迫不得已耳!若有它途,何行劫盗之为?”翁循循善诱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幡然悔悟,还物于失家,日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乃不失智者之举。”贼曰:“东方欲晓,为时已晚。若恰遇失主,实无颜矣!”翁曰:“亡羊补牢,时犹未晚。苍天观之,亦会相助。况改恶从善,无谓早晚。汝宜从速行之,勿误!”贼感其言,中道而归。

时东方大白,却忽转昏暗。贼喜之,窃以为奇。遂复潜于失家,置具于灶台之侧。返至桥头,空空如也,何有老翁之影?贼愈感其奇,告之于乡里,亦觉蹊跷,遂结伴寻觅,终未见其影踪。由是众皆寻思,莫非翁乃神仙所化,专赴人间教化异类,以正世风。此说不翼而飞,遂家喻户晓。

乡之行劫盗者,闻之大骇,皆改弦易张,不复为盗。由是乔谷水域,民风日趋淳朴,遂天下太平。

自此,众即改乔谷桥为遇仙桥、乔谷水为遇仙河,河侧之尼姑庵改谓遇仙庵,庵前之村改谓“庵门前”。贼盗锅之村,众亦改谓“锅村”。相约成俗,以至于今。

昔“庵门前”者,今赤水镇罗家之“安门前”也。“锅村”者,今遇仙河东侧两里处之“郭村”是也。黎明前之昏暗,其后亦顺延至今——此乃翁有意为之,以作奸盗科者改恶从善之机也。

应附带说明的是,遇仙庵毁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的回民起义。当时庵中尼姑, 将供奉的48尊鎏金铜佛埋藏于庵东土崖后逃逸。1985年元月,安门前村民在烧砖取土时,使之重见天日,后由县文管所收藏。据考证,铜佛乃明代藏品,价值连城。其中一尊,现陈列于新建立的渭南市博物馆——此为后话,就不细说了。

这三个美丽的传说,给家乡河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神秘的色彩,所以时至今日,仍为家乡父老所津津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