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河更名的三種傳說

遇仙河更名的傳說

在華縣赤水鎮政府東側六七百米處,有條小河自南向北緩緩流過。它發源於秦嶺北麓橋峪深處的老牛山下,流經大明、赤水兩鄉鎮諸多村莊後,於赤水鎮後李村東側歸入渭河——是渭河的一個支流。據戰國《山海經》記載,這條小河發源於秦嶺深處的符禺山內。據清《續華州志》和民國《重修華縣縣誌稿》記載,符禺山又稱招峪,東漢時因王喬隱居於此而改稱王喬谷,之後又逐步演變成喬谷、喬峪、橋峪。因此,這條小河歷史上曾叫符禺水、招水、喬谷水等;而現在呢,卻有一個富有神秘色彩的名字。它,就是我的故鄉河——遇仙河。

遇仙河更名的三種傳說

遇仙河 郭家村南段 2010年6月

我的故鄉河是何時更名為遇仙河的,我查遍典籍,未找到任何記載,後來只得求助於民間,而在民間,竟流傳著三個版本——

1

其一,北宋年間,在赤水街東側喬谷水的一座古橋上,宋太祖趙匡胤和陳傳老祖不期而遇,隨即相約到赤水街的一座古廟裡去下棋。在廟裡陳傳老祖與宋太祖對弈廝殺,終於智取太祖,輕易地把西嶽華山贏到了手——於是陳摶老祖後來一直在華山玉泉院修道傳道,以至羽化。因陳摶老祖是在赤水街古廟裡贏得華山的,所以後來人們便把這座古廟稱之為“哄廟”——暗喻陳傳老祖有哄騙宋太祖之意。在其後的長期口傳中,“哄廟”逐漸演變成了“紅廟”而流傳下來。可喜的是“紅廟”正殿至今尚在,即赤水鎮政府大院中之主建築。它五間兩層,氣勢恢宏,斑駁古樸,盡顯滄桑。又因陳摶老祖是世人眼中的神仙,而宋太祖是在這座古橋上遇見神仙的,所以後來人們便把這座古橋稱為“遇仙橋”。喬谷水因“遇仙橋”得名,後來改稱為“遇仙河”。

2

其二,古時候,天上有位美麗的仙女,因嚮往人間的美好生活而偷偷下凡,在秦嶺北麓山腳下,戀上了當地的一名英俊少年。後來,當“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的時候,這位少年悄悄把仙女的綢腰帶偷出,揮手朝塬下拋去——想把它拋得遠遠的,以絕仙女後悔之念。豈料腰帶在空中朝北飄去,一端越過塬上塬下的諸多村莊後,輕輕地落在了蜿蜒而過的渭水之上。接著伴隨著一道靈光,這條腰帶瞬間變成了一條小河,靜靜地流淌於大明赤水地面——即成了渭河的一條支流。兩地民眾感其神奇,認為與此仙女有關,於是便將這條小河改稱為“遇仙河”——由此說來,遇仙河實際上只是一條“情人的綢腰帶”。

遇仙河更名的三種傳說

以上兩個傳說,在清華大學學生沙垚的《土門日記》中,均可覓得蛛絲馬跡。沙垚是清華大學人類學專業研究生,2006年前後曾數度在華縣考察皮影,結束後寫了《土門日記》一書。據該書記載:關於第一個傳說,回京後沙垚查遍典籍,證實此遇仙橋非彼遇仙橋也——陳傳老祖的遇仙橋,在華山玉泉院內,是如今徒步登華山的第一景;而且還有歷史學家考證,說在紅山文化的時候,先民們就在這條河裡取水燒製黑陶了,而陳摶老祖比紅山文化整整晚了幾千年。所以關於遇仙河名稱的由來,沙垚坦言,他更相信“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的傳說。

3

遇仙河更名的三種傳說

昔喬谷水域,災異連年,盜賊橫行,世風日下,民怨鼎沸。某日夜半,一賊入舍行竊,盜得一鍋,遂負於肩頭,欲至虛所賣之。行至喬谷水橋頭,恰遇一多髯老翁,當道面東端坐。待其至於足下,翁遂問之:“汝身負鐵具,匆匆夜行,卻是為何?”賊佇而視之,但見翁鶴髮童顏,長鬚飄逸,一副仙風道骨,即虛之,支吾其詞曰:“此乃吾家之具,因其有隙,欲至虛所賣之。”翁視之曰:“細觀此具,並無傷痕,何隙之有?既欲賣之,何不光明正大,卻是夜中潛行?”賊頓語塞。翁復問之:“觀汝神情慌張,行蹤鬼祟,莫非此具乃夜間所盜,欲賣之以求其利?”翁一語破的,令賊大驚,思翁絕非等閒之輩,即從實招之:“師父所言極是。皆因老母杖朝之年,病甚且無衣食,吾實不忍,遂晝伏夜出,覓些傢什諸物,賣之以行孝道。”翁曰:“百善孝為先。甚善。然汝以盜行孝,豈不有損孝行?”賊惴惴而言曰:“非吾有意為之,乃迫不得已耳!若有它途,何行劫盜之為?”翁循循善誘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若幡然悔悟,還物於失家,日後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乃不失智者之舉。”賊曰:“東方欲曉,為時已晚。若恰遇失主,實無顏矣!”翁曰:“亡羊補牢,時猶未晚。蒼天觀之,亦會相助。況改惡從善,無謂早晚。汝宜從速行之,勿誤!”賊感其言,中道而歸。

時東方大白,卻忽轉昏暗。賊喜之,竊以為奇。遂復潛於失家,置具於灶臺之側。返至橋頭,空空如也,何有老翁之影?賊愈感其奇,告之於鄉里,亦覺蹊蹺,遂結伴尋覓,終未見其影蹤。由是眾皆尋思,莫非翁乃神仙所化,專赴人間教化異類,以正世風。此說不翼而飛,遂家喻戶曉。

鄉之行劫盜者,聞之大駭,皆改弦易張,不復為盜。由是喬谷水域,民風日趨淳樸,遂天下太平。

自此,眾即改喬谷橋為遇仙橋、喬谷水為遇仙河,河側之尼姑庵改謂遇仙庵,庵前之村改謂“庵門前”。賊盜鍋之村,眾亦改謂“鍋村”。相約成俗,以至於今。

昔“庵門前”者,今赤水鎮羅家之“安門前”也。“鍋村”者,今遇仙河東側兩裡處之“郭村”是也。黎明前之昏暗,其後亦順延至今——此乃翁有意為之,以作奸盜科者改惡從善之機也。

應附帶說明的是,遇仙庵毀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的回民起義。當時庵中尼姑, 將供奉的48尊鎏金銅佛埋藏於庵東土崖後逃逸。1985年元月,安門前村民在燒磚取土時,使之重見天日,後由縣文管所收藏。據考證,銅佛乃明代藏品,價值連城。其中一尊,現陳列於新建立的渭南市博物館——此為後話,就不細說了。

這三個美麗的傳說,給家鄉河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和神秘的色彩,所以時至今日,仍為家鄉父老所津津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