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爲什麼說「中國的先賢沒有走上科學的道路不讓人奇怪」?

我不知道愛因斯坦是否說過這句話,但這句話是沒有問題的,中國的先賢沒有走上科學的道路的確並不令人奇怪。

愛因斯坦為什麼說“中國的先賢沒有走上科學的道路不讓人奇怪”?


中國的先賢,如諸子百家,他們所關心的命題,更多的是“人事”,或者用近代社會科學的分類來講,屬於“倫理學”的範疇。

而自然科學所關心的,更多的是“物和理”,以物為研究對象,探尋背後的規律和原理。雖然現代醫學以“人”為研究對象,但也是將人“解剖”了,當作“物”來看的。因此,古代先賢,並沒有研究自然科學的興趣。唯一打了一點擦邊球的先賢是墨子,對光學有一定的發現,但對於整個墨子學說而言,“人事”方面的“兼愛、非攻”才是重點。

愛因斯坦為什麼說“中國的先賢沒有走上科學的道路不讓人奇怪”?


此外,由於興趣在“人事”,中國先賢建立學說體系的時候,比較喜歡大而化之,也不注重邏輯思辨,更要命的是,幾乎所有的先賢,都存在概念不清的問題。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但卻沒有清楚的說明,什麼是仁,什麼是義,反倒見仁見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老子將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不告訴你什麼是道。

對於自然科學來講,首先就得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然一切都成了空中樓閣。

但我們不能責備我們的先賢,他們有自己的興趣點,選擇了一條與自然科學並行前進的路。和自然科學一樣,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同樣推動著世界文明的進步,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會繼續推動。

愛因斯坦為什麼說“中國的先賢沒有走上科學的道路不讓人奇怪”?


自然科學解決了“人與自然”的問題,而我們的先賢,則為解決“人與社會”與“人與自身”的問題提供了藥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