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按1:1比例復原的「圓明新園」,耗資三百億


圓明新園坐落於珠海九州大道石林山下,以北京圓明園被焚燒前的建築為原稿,按1:1比例選建圓明園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建造,耗資三百億。

圓明新園佔地面積為1.39平方公里,其宏偉程度不輸於被焚燒圓明園,但是卻很難恢復成原本的圓明園,因為仿照的依舊是仿照的,這讓我們永遠的記住了那段屈辱的歷史。

圓明園本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但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了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圓明新園的建造即使對圓明園的一種復原,也是我國國力、技術水平的一種體現,代表著曾經屈辱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

圓明新園融以仿圓明園建築為主的中式建築群、西洋建築群和其他仿古建築為一體,園內環境清幽、清宮文化氣息濃厚。

圓明新園內每天都有眾多遊客觀光旅遊,並且參與和觀賞園內舉行的相關的活動。例如“正大光明”的皇帝登基;“方壺勝境”的皇帝選妃、大婚;“乾隆遊江南”的福海湖大巡遊活動。

而且園中每天都會有“皇帝登基”、“清宮軼事”、“皇帝選妃”等節目表演,遊客可以一睹清廷禮儀。

圓明新園集中再現當年北京圓明園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勢,所有建築景觀均按原尺寸仿建。大殿“正大光明”、“九州清晏”、“蓬島瑤臺”、“方壺勝景”組成中軸線為皇家宮殿式建築群,中軸線西面是“遠瀛觀”、“大水法”、“海晏堂”等西洋樓景區,環湖有麴院風荷”、“上下天光”、“平湖秋月”、“濂溪樂處”等十餘處中國江南園林建築景觀。

建在長春園的一群歐洲式園林建築,俗稱:西洋樓,由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等十餘個建築和庭園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