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企業還喊著招不到人是爲什麼?

昊小欠

我就是面臨人手不足,招不上來的困境,我個人覺得還是畢業生在大學階段沒有找到目標的原因。

上週我剛面了一個姑娘,覺得很合適,姑娘也明確告訴我,她還有另外兩個公司在考慮,會在我們三家中選一個入職。

我看中這個姑娘是因為這個姑娘大學期間的實習經歷,高三和大一的時候就有給出版社在書展做兼職的經歷,大二在出版公司實習,大三去了業界比較大的出版社實習至今。

她在面試的時候,明確投我們是看我們的暢銷書經驗比較多,希望來開拓一下視野,看看暢銷書運營模式。這也是她打動我的地方,她來之前對自己要投的職位、公司都有很好的瞭解。

一般做事的人都是這個流程:充分收集信息、理性決策、果斷行動。

至少在第一步,她已經很成熟了,她準確說出了我們最近幾年的暢銷書作品,並且在書展上,拿到了我們的書目,並且對我們最近的暢銷書闡述了觀點。

雖然她並不了我們的運作模式,但是她思考了。也就是說,等她入職,經過入職培訓以後,我帶帶就能獨立工作。


說完了成功的案例,我再來說說最近我拒絕的新人。

1、解決問題能力差。

儘管我經常推薦解決問題的書,也做入職培訓,但是解決問題能力還是現在新人的硬傷。他並不清楚如何自己解決問題,

2、專業能力

我這邊的專業能力就是閱讀和寫作能力了,一般入職我就會推薦他們看辦公室書架上的閱讀、寫作書,可是非常奇葩的是,有些新人會跟我強調“功利性閱讀有害”,我都無奈了。閱讀的原始目的:消遣、收集信息、獲得知識。

讀書的原始目的不就是為了傳承信息和知識嗎?不就是功利性閱讀嗎?你反對功利性閱讀,那你上這麼多年學,都幹嘛呢?功利性閱讀你上學幹嘛?這麼多年都把害了?

我真是無語了,這種基本上我都不辯論,幹什麼不吆喝什麼,直接再見了。

3、溝通能力

溝通這事,說在點,聽在心。你不喜歡我給你安排的工作,你直接說,你擅長什麼,能做什麼,想學什麼。咱們都好商量。你有事不說,不問,我說什麼你不反饋,那這個真是沒辦法溝通,我只能換人。


我總是跟職場新人推薦《靠譜: 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從溝通技巧、邏輯思考技巧、資料製作技巧、專業·商務精神4個方面,詳細的講解了職場新人應該如何建立工作習慣。

自我認知是進入職場最關鍵的一關,你要通過認知發現自己的問題,自己的長處,自己能幹什麼,擅長什麼,需要學習什麼,然後系統的學習。還是那句話充分收集信息、理性決策、果斷行動。光下決心,不行動也是瞎掰。

想畢業就找到工作,不妨好好想想企業需要什麼人。而招聘單位,我也有個心得,就是招聘實習生,基本上上學期間能出來實習的,都是有想法的,培養培養就能帶出來的新人。


鼴鼠的土豆

有一句說得特別好:企業想找拼命幹活的牛,大學生都是天之驕子的馬!

這句話深刻的反映出幾個問題來:

【1】學校教育與職場需求脫節

畢業後,大概你會聽到很多聲音就是,當年我的微積分有多麼多麼牛,但是畢業後我竟然一個都沒有用到。學校的教育畢竟還是側重於理論教育,我們學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詳細的告訴我方法,以及原理,但是實際上,我們會看見,有很多同學在學校成績很好,但是在職場發展不順利。

職場畢竟是在考驗智商和情商複雜環境。你能做事不代表能升職加薪。你在學校成績很好也不代表在職場上能夠有所創造。這裡就引發一個問題,很多在校成績厲害的學生,在企業很難適應,一方面放不下身段去協調職場關係,另一方面,自認為成績很好就應該拿高工資。

【2】找不到工作以及找不到心儀的工作

其實學歷還是一個很好的敲門磚。很多時候,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畢業生心儀的工作。為此我調查了周圍幾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是這麼說的:

學生一:工資才4000元,除去租房子所要花費的2500元,只剩下1500元,我幾乎所剩無幾。要說可以搬到偏遠的郊區住,但是每天一個多小時的上班路程,我真是受不了了!

學生二:我不明白,為什麼這家企業總是要加班?難道沒有員工自由嗎?難道沒有勞動法嗎?

學生三:我大學學的是生物科技,但是實際上,我可以做的事情很少。除了去一些私企美容工作做一些護膚品的檢驗工作,實際上我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3】環境發展與現實的衝突

根據一份數據調查顯示,2018年預計我國畢業大學生將高達820萬。就業形勢確實嚴峻。一方面,企業缺口不多,有經驗的員工大把且拼命。另一方面,大學生培養的成本高,不如從同行業且工作一兩年有經驗的員工招聘,儘快上手。

再者,目前各行各業確實都不容易。中國老年化日劇嚴峻,預計到2025年,老年人人數3億人口,老年人的消費是緊縮的,企業規模也日漸緊縮,意味著崗位減少。就業將更困難。

大學生想要在畢業大潮中獲得優勢,需要在校期間打造更核心的競爭力,參與更多的項目,不僅學歷夠硬,項目經驗也夠硬,那麼畢業後才不至於陷入困境。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我覺得是供需錯配。比喻一下:企業想找拼命幹活的牛,大學生都是天之驕子的馬!

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難呵!難的讓人鬱鬱寡歡,難的家長愁呀。我有個朋友,她女兒是南京一所一本大學校畢業的,兩年了呆在家裡沒工作,也可能是看不上,現在考研兩年。還有一位朋友是東南大學畢業的,學的英語專業,也還在家裡呢。還有一位朋友,小孩子從英國留學回來,找不到工作,現在也在家裡呢!

近日,網易雲課堂聯合前程無憂、微博職場共同發佈了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難人群畫像報告》。報告顯示,被調查人群中有超過21%的大學生找工作比較困難,平均求職過程接近5個月,其中21.8%的人求職時間超過6個月,7%的人一年以上都沒有找到工作;雖然超過35%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求職比較順利,但平均求職時間也有2個月。

在求職期間投遞簡歷的數量方面,55%的學生投遞簡歷數量在10—30份之間,23%的學生投遞了30—50份簡歷才找到工作;在面試次數上,47%的應屆生求職期間共參加了5—10次面試,24%的學生參加的面試次數在10次以上。

再看看這組數字,估計你心裡涼了半節。

自2014年國內大學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700萬之後,畢業生人數年年遞增,從2015年的749萬到2016年的765萬再到今年的795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求職中,哪類大學生找工作尤為困難?求職順利與否與求職人群的哪些因素有關?


“參加了四五場宣講會了,都投了簡歷,但現在都還沒有收到回覆。”前幾天在高鐵上,我遇見了一位大四學生,說起自己的求職經歷,她有點洩氣。她告訴筆者,新學期一開學,她就投入到了求職大軍中,但投出的簡歷就如石沉大海,沒有了迴音。而來來回回面試的車馬費已經過了六千元。有時要從哈爾濱來到徐州來面試。

下面重點談談原因:

做為一名喜歡研究經濟宏觀形勢、沒事亂琢磨的小人物,我覺得這和中國整體人口紅利消失有關係,這幾年來中國成年人口在下降,代表著消費主力軍的下降,進而帶動各行各業的緊縮。更精深的可以參看《人口硝壁》這本書。這是最深層的主因。大家不要小看人口這個問題,經過過去十年的計劃生育,中國的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老人的消費支出是緊縮的。此外,還有國際產業鏈分工的關係,一些白領的工作,基本上在歐美國家,這些能讓大學生求到職的工種越來越少。

求職過程中,有沒有最佳的時間窗口?從秋招季開始的2-3個月為最佳時期。這與大多數用人單位的校招集中在這個時間段有著很大的關係,秋招期間,是高校宣講會和招聘會的高峰期,而春招,相對秋招來說較少,有時只有秋招的三分之一,建議大學生應盡力抓住這個時間窗口,多做一些嘗試。


採訪本上的人生

每年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今天也和一位阿姨聊了一下,就簡單的說一下我的看法吧

先說一下為什麼找不到人吧

1,工資待遇的不匹配,一個學生讀書時候少一點的也有1000塊錢一個月的生活費(注意,這還是不用交房租,交通費且吃的極度便宜的情況下的支出)。而到了社會上呢,就我所在的昆明而言一般點的學生畢業3000左右,除去各種開支也就和學校的差不多,而且工作還累啊,所以很多學生都該考研的考公務員的都去考了,這就把社會上大部分的學生都有了歸宿或者說有了方向;

2,說一說行業的選擇上,我身邊很多同學畢業了都去了互聯網行業,因為互聯網行業起薪高,而一些傳統行業呢,給不起價,但是大多數專業的對口行業都是傳統行業,很多也就招不到人咯,部分行業扎堆,部分行業無人問津也是現在的基本情況之一;

3,很多公司培養體系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一個校招的學生到成才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才會形成系統,而很多公司根本沒有一個人才培養的系統,讓人感覺學不到東西,同時也給不起錢,但是要求又很高,所以很多公司找不到合適的人;

再說一下我認為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原因

1,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難點,學生時代是個什麼都會想的時候,接觸到的都是些理論上的東西,不可否認,理論上的東西很多都是屬於假設的,把種種困難假設為0或者降低了難度,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就會遇到一堆的問題,這個理論和實際結合的過程很多人會找不到方法,也有人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會認為自己不合適,所以成為了一個找不到合適工作的難點之一;

2,信息的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有的時候信息多了就複雜了,也就是不純粹了,加上很多人不管是刻意還是宣揚的是一種快節奏的成功方法,但是成功真的那麼快麼?不見得!很多時候我們工作的時候都是這邊看著那邊更好,加上又沒有系統的培養且大多數人都是一般人沒有那麼高的智商和情商,我們就很難成為了企業所需的那種人;

其實,總結一下就是,你看得上的看不上你,看得上你的你看不上,有的時候降低一點點期望值可能會好一些


明玉學長

大學生畢業喊著找工作難,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同時企業也天天苦惱招不到人。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在畢業生中流傳著畢業就是失業的說法。其實如果深入瞭解一下就會知道,很多大學生畢業後用不了幾個月還是能夠找到工作的。不同的是,有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有的人找的工作不喜歡,只是湊合做,心猿意馬,騎驢找馬,頻繁的跳槽。這就造成企總是招不夠人的原因。

我國現在的大學主要還是理論學習大於實踐。看看現在的大學生考證熱就知道了,沒有三四個證書更甚者有五六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大學畢業了。但是擁有大量證書的同時,也預示著所掌握的技能不夠深入。但是企業需要的是專業深入的人才,每一個崗位需要的是對相關知識深入,精準的掌握的人才。這樣就造成了崗位有,但很多沒有實戰經驗的剛畢業的學生勝任難的局面。這就要求我們的大學生們,在學習期間,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也要多實習,找到自己的方向,深入的涉足,為以後的就業打好基礎。

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都是已經成熟的理論,經過比較成熟的考證後,才編寫成教材。但是現在科技發展迅速,導致很多理論,技術飛速的更新換代,導致學到的知識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有的可能已被淘汰。這就要求學生要多實踐,瞭解掌握更多的相關領域的信息,保持自己的領先狀態。

這些都需要自己主動去學習,去了解的。早做打算,找好方向,利用假期多去實踐學習,積累實踐經驗,做生活的主導者。


決勝網

社會發展加速,員工對企業要求高,企業對員工要求更高。所謂800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從何做起?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了社會現實,但成為現實的誘因是什麼?為什麼企業又說招不到人?

不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找不到想要的工作。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希望自己的年薪百萬加,如果公司能配一臺車或者送我一套房就更好了。我就想問問您還需要點什麼?公司要不要再幫你娶個媳婦?雖然這個言論會刺激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內心。但這確是實情,剛畢業沒經驗、沒人際關係、更是不懂人情世故,非專業人才誰又會花高薪聘請一個沒有任何經驗與能力的人?

不是企業招不到人,是招不到他們想要的人。

有些企業抱怨每年的各種招聘會都參加,可就是找不到我們需要的人才。於是誕生了一個學科,等你學業有成畢業後發現這個行業已經爆冷,大學四年學的東西也只能搬磚。而企業是逐利的,是會根據市場需求做出改變的,人才的需求方向也是結合公司發展方向的。大學生學的東西是固定的,也就說大學生就像一張上好的宣紙,在紙上留下的東西取決於社會和行業,而不是自己身。企業招聘人才的時候,往往希望有經驗,有能力,有責任心等等一系列高級人才都具備的品質。但薪資待遇卻很摳門兒,甚至希望你不要錢。這事兒各位都有體會我就不說了。

總結:800萬大學生裡有沒有出類拔萃的?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他們也找不到工作?放下面子,掃大街能不能掃?管廁所能不能管?回家當少莊主能不能當?去工地搬磚能不能搬?給自己一個定位,自己的能力有多強,人脈有多廣。正視自己後找工作不難。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找一份工作真的不難。只不過這個工作不是你喜歡的罷了。

而作為一個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招聘上來的員工綜合能力強悍,甚至沒有磨合期,甚至能獨立自主的為公司創造效益,而且薪資要求還低。但這現實麼?我記得前段時間看到一家公司抱怨招聘保安召不到人,他開出的薪資條件是2500-3000,要求年齡22-35週歲,試問這個年齡段的人只要稍微有點智商的工資都能拿到5K以上。你這個2500+薪資是不是有點太高了?不是所有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更不是所有企業召不到人,只是個別現象而已。


龍江生活資訊

又是一年高考季,10年寒窗在此一搏,之後,學子們終於可以鬆口氣了,不久,大部分學生都會步入理想的殿堂,接觸新的生活。

可如今,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家長們並未輕鬆,把孩子送入大學校門轉身的那一刻,又會進入下一個堪憂,中國大學生失業率急劇上升,4年後何去何從?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

的確,我們身邊讀完4年大學的學生,在家啃父母的不在少數,而網上隨處可見很多企業招工困難,這又是為什麼?

我採訪了朋友小微,她是某國企人力資源部門經理,她說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估自己的能力。

在瀋陽地區,很多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出來應聘,張口就4000元工資,其他免談。小微說,沒有辦法,我工作一年多了,還沒掙到4000元,我也是堂堂正正的大學生。

2、挑剔工作職務。

其實大學生在學校學的知識在單位根本用不上,必須從最底層工人做起,瞭解整個公司的運營程序及生產過程,再一步步邁向更高層次,謙虛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可以勝任重要職務,因為大學生思維能力超強,上手快,被公司重用是遲早的事。

3、忽視在校期間的實習機會。

小微說,她們公司應聘首先看在什麼地方實習,然後再看實習的內容,很多大學生幾乎是一無所知,很明顯這期間他們根本沒有去真正體驗,有可能家長神通廣大,找某個工廠出個證明,蓋個章子就算實習了,她說,你別小看那幾個月實習,有可能比在學校學習幾年學到的知識還要多,它是與社會接軌的必經之路。

4、經驗不足,自高自大。

雖然大學生經驗不足,很多企業還是非常願意招聘他們這些有文化有學歷的人才的,因為他們應變能力強,思維敏捷,文化功底強,接受新生事物快,如果謙虛學習,很快就能成為公司的骨幹。

可一些學生總感覺自己比別人強,領導讓這樣幹,他們偏偏不服從,在企業經驗豐富還是佔有一個優勢的,所以沒辦法,有時候眼看著他們被淘汰出局。

5、不懂人際關係的溝通。

往往學習好的孩子一門心思學習,家長也很少在這方面加以引導,中國是禮儀之邦,不懂得人情世故簡直是寸步難行,在職場有多少業務不是很強的人卻迅速爬升,其主要原因就是會說話,懂得如何把握人際關係。

以上是我從人力資源部門經理小微那裡獲得的一些看法,或許對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有所幫助,願所有大學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平臺,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24幀半

據調查,每個大學生手裡至少1-3個offer,多的5、6個。

在北京高校做了多年就業工作,我想我可以解答用人荒的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大學生工作荒呢?

其實,通過相關部門調查,全國就業崗位數年年增長,這幾年開始,已經超過了畢業生需求的崗位。也就是說供需基本是平衡的,那為什麼還會出現大學生找工作慌呢?通過對北京多家企業和高校調查,發現很多畢業生手裡都有1-3個單位的offer,但是還在騎驢找馬。很多畢業生剛畢業找的目標企業是薪資5000+,最好能解決戶口,單位在北京城八區,能管吃住,發展前景好,有帶薪年假,能出國旅遊。這樣的崗位確實是有的,但是有限,就有限的那幾個坑,填滿了就沒了。所以很多畢業生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於是會出現頻繁跳槽,或者答應去單位,卻又爽約的情況了。這也造成了企業的用人荒。

數據方面

2017年應屆畢業生795萬,加上去年未就業畢業生以及留學歸來畢業生,總數是不止這個數字的,大約超過1000萬了。而2018年應屆畢業生將會超過800萬,加上其他的數據總共會超過1100萬。

第三方報告

通過第三方發佈的報告可以知道,目前80%的大學畢業生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因此專業匹配度很低,除了醫學、生物等專業,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幾乎都在做不相關工作,這貌似揭示了大學讀什麼專業沒關係,只要讀個名校就行。

因此,不是崗位減少了,也不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是選擇太多了。希望畢業生能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合適崗位。


老王偵查記

原因有幾方面:


第一,從大的經濟和產業結構分析


客觀來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進步,但是,我們的產業結構中,低端製造業仍然佔據了重大比例和份額。

你看看珠三角地帶,佛山、汕頭、東莞等地,仍然是以相對低端的加工製造業為主。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其實他們需要的並不是滿大街的大學生,而是能夠充當他們勞動力的熟練工人,你來這裡就是幹活的、打工的,別講那麼條件和待遇,更不用說什麼發展前途或者職業規劃了。對不起,我們沒法提供給你。我們也沒有那麼多高端崗位提供給你,學會計、金融、設計,跑這裡去有需求嗎?

可是,另一方面,對於大學生來說,寒窗苦讀十餘年,肯定是想著有良好的發展平臺、高大上的辦公環境,以及廣闊的發展空間啊。


這樣一來,人才供給和市場需求存在天然的矛盾,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所有人的需求都得到滿足。


第二,從學校教育機制和培養來分析


現在大學的很多培養體制和機制確實存在不少問題。

老師都不搞教學了,天天整些亂七八糟的項目和論文,考核基本都是以論文為指標。

為什麼我們的大學教學質量每況日下?
因為一個老師的職稱只與他的科研成果有關。
所有高校領導都在說,我們必須重視教學。他們一邊說著,一邊看著論文發表的數量。
學生的數量比學生的質量更重要,因為高校經費的劃撥與招生數量有關,與畢業質量無關。

高校本來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可現在有多少高校真正全新全意培養人才的,有多少老師又真正關心學生成長、成才與發展的。

最近不是爆出一則新聞嘛:

網友各種爆料,導師就在拼命壓榨自己的學生。

還有之前西安交大博士自殺事件:

楊寶德生前所在學校西安交通大學回應稱,楊寶德的博士生導師周筠確實存在讓學生到家裡打掃衛生、陪同超市購物、洗車等行為。

現在高校都沒有真正以人才培養為本了。


第三,從學生自身來看


當然,學生自身因素肯定也是逃脫不了干係的。

就像前段時間人民日報和團中央痛批大學生所說的:

上課睡覺發呆、靠前突擊、考試抄襲,課後從來不學習,求職前沒有任何規劃與準備;

什麼能力沒有,連踏實上進的品質都不具備……

起碼的office辦公軟件都不會……

下面這段話說的特別好:


綜上,為什麼800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企業還喊著招不到人?


原因有三:

  1. 產業結構偏低端導致對白領人才需求有限;

  2. 高校教育體制和培養有問題;

  3. 自身能力素質不過硬。


三個原因共同導致的,單純說其中哪一個都有失偏頗。


我是馮老師,頭條簽約答主,專注於青年人才培養與職業發展,


馮起升

現在滿大街的大學生,做苦工怎麼了?放不下面子?我大學畢業從苦力做起,由於用力過猛腰椎間盤突出好幾年了,病痛一直都有,咬著一直在幹,一干就是10年,中間心酸,累都深有體會,現在做個小老闆一年純收入十幾二十萬吧,跟別人不能比,別噴我,我賺得是血汗錢,但我有目標有理想,並朝著這目標努力著!說自己的經歷,只想給現在大學生一個建議,學的東西畢竟是理論的,實踐出真知!找工作別把目標定太高,企業,公司都喜歡用有經驗的人,而不喜歡招新人,有經驗的人往往也是從基層做起,為什麼大學生不能從基層做起,從基層做起更容易學到更多的東西。比如招聘工程設計師,你一畢業別人可能用你嗎?你應聘搬磚,慢慢跟師傅學,切牆,倒樓板,粉牆等等,師傅都是有經驗的人,能教你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建築知識,弄個一兩年,然後再跟個工程設計師的師傅,實踐加理論,完了你出來再應聘工程設計師我覺得應該可以了。現在大學生以為讀了大學就是天之驕子,放下面子找工作沒有找不到的工作,關鍵是你想不想幹,企業的廠長都是基層出來的,你一樣都不會怎麼去教工人怎麼做事,再說管理他們也不服你。多讀書是好的,但不是讀死書,書上都是理論知識,要去實踐才能出真知,大學生畢業,別一味的要求高工資,輕鬆工作,那不現實,你是這麼想的,但企業和公司不可能要剛畢業大學生,給高工資,從基層做起我覺得是最理想的,學一技之長,終身受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