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輸給了俄羅斯,無獨有偶德國被早早淘汰,是不是傳控足球已經不適合現代足球了?

球我只看球球

西班牙與德國的淘汰並不能說傳控足球已經過時了,只能說如今的足球已經不能僅僅依靠傳控將球傳導進對方的球門。



德國與西班牙在本屆世界盃上都是打的傳控足球,德國對戰韓國,西班牙對戰俄羅斯都是在控球率上遠高於對方,控制球權本沒有錯,畢竟德國擁有厄齊爾,克羅斯這樣的頂級中場,西班牙也有伊涅斯塔這樣的中場大師,這樣的配置無疑選擇傳控打法更能體現自身的優勢,選擇本沒有錯,但是足球運動的目的是將球打進對方的大門。


本屆世界盃的所謂的弱旅都是選擇防守反擊戰術。在對方控制球權的情況下全員防守,鐵桶陣是所有傳控球隊最頭疼的,畢竟在小範圍內再打傳控已經滲透不進去了。

縱觀德國與西班牙的比賽,兩隊似乎是為了戰術而打傳控,缺水了節奏的變換,尤其在推進速度上很慢,從後場將球傳導至前場,但是此時對方的防守隊員已經落位,這樣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滲透進入對方腹地。反觀俄羅斯與韓國,的推進速度極快,讓對手沒有時間回防造成人數上的優勢,反擊成功。



所以說,並非是傳控足球過時了,而是不能為了控球而控球,最終目的是進球,需要有突破手與節奏的變換來配合才能適應如今的傳控足球。


蝸牛愛踢球


先說傳控足球,現在的歐美強隊,無疑例外,都是打傳控的,(意大利除外)98年的德國隊是最後一支堅持傳統力量型打法的都沒強隊了。隨之而來的是他們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被克羅地亞3:0淘汰,從此走向了德國足球的重建之路。


先說西班牙。

在世界盃開始前臨時換帥,耶羅甚至沒有過一線隊的執教經歷,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啊。

昨天的比賽輸給俄羅斯,時也運也命也。小組賽的時候面對伊朗的時候,西班牙就體現出隊密集防守的擺大巴打法沒有太多辦法,昨天面對俄羅斯的5後衛除了山半場的任意球搶點破門(還是個烏龍球)全場比賽對俄羅斯牌大巴顯得沒有辦法,換人方面基本是對位,就更談不上變化了。

下半場俄羅斯有個疑似點球。裁判在和VAR核實後並沒有做出判罰,也算是多少有點主場哨的意思。最後時刻西班牙隊加強了遠射,和個人突破,如果是阿金費耶夫的神勇發揮,西班牙也就過關了。但足球場上沒有如果。


說說德國。

本屆世界盃上的德國主帥勒夫,真的是把德國人的固執發揮到了極致。、

各種操作根本讓人看不懂,面對各種密集防守,各種大巴,不上高中鋒,不加強遠射,不加強個人突破。穆勒第一場幾乎隱形,第二場依然首發。德拉克斯勒這樣擅長個人突破的隊員,為了整體足球,強兩場幾乎沒有突破,第三場直接被拿下。每場比賽德國隊在換上戈麥斯之後都有著不錯的效果,可就是不讓先發。小將布蘭特第一場出場時間只有幾分鐘,但各種突破,遠射,威脅著墨西哥的球門,隨後的兩場,還是給他幾分鐘,就不理解了。明顯比穆勒好用。

德國隊的主帥一直都迷信老將,福格茨是這樣。克林斯曼是,勒夫也是。

三場比賽,德國隊面對三輛大巴,沒有改變,沒有遠射,沒有個人突破。高中鋒的出場時間有太短。不涼就不正常了(要不是克羅斯絕殺瑞典早涼了)

並非是傳控足球不適合現代足球,只是弱隊的防守比起當年來組織更為的有效而已,而強隊如德國和一般呀,缺乏變化。

如果傳控足球不適合現代足球了。那麼以巴西為首的南美隊不是要集體GG了麼。

所以說傳控足球還是要打的,但要有變化,就想本屆世界盃,有高中鋒作為指點的隊伍,加上傳控,效果就很好。參考比利時,英格蘭,克羅地亞。


sheva11

剛好想回答下這個問題。

傳控足球並非什麼新鮮事物,它是諸多足球理念中的一種。具體來說,足球場上競技追求的是進攻和防守的均衡,體現出來的結果是進攻有人跑位有人傳球,有快有慢,能製造出儘可能多的殺機(能不能進球不屬於戰術層面的東西,更多是球員技術特點和能力問題),防守則能做到讓皮球遠離危險區域或者不讓對方掌控足球(但要是碰到攻方球員超級發揮那也沒轍)。那麼在眾多足球理念中,各自的思路是什麼呢?

總結來看,足球理念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對陣型的控制,這是目前所有球員站位的根源,講求球員與球員間的位置、距離和配合,講求對對方球員和陣型的壓制,而不追求對足球本身的控制。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兌子的情況,當年普拉蒂尼和貝肯鮑爾就這麼兌過子,06年歐洲盃西班牙埃切貝利亞把希臘左後衛突得抽筋也是這種類型。很長一段時間這種陣型和人員能力的pk都是主流,根本原因在於球星和一般球員的差距較大,相對較慢的節奏讓球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兌子可以使攻守雙方各有優勢,就看誰的優勢更大,尤其是球星的臨場發揮更好。因此,足球在很長時間都是球星的舞臺,或者決定比賽,或者千古罪人。

這種情況到70年代發生了巨大變化,70世界盃的巴西和荷蘭的全攻全守就是標誌。準確地說,全攻全守也是有陣型的,但各個球員之間的職責分工更加靈活,後衛直上直下助攻、中場大範圍後撤接球、前鋒開始幹髒活累活都是這個時候開始的,我們現在看到的球員多面手都是那個時候出現的。這種打法是對陣型對決的反動,根源在於科學的球員培訓使球員整體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少數球星的作用。從70年巴西、74年荷蘭、82年巴西(有點另類,但也可以這麼歸)到86年阿根廷,其實都是這個路數,就是各個球員個人能力都超強,然後圍繞著球星轉。但也有不圍繞球星轉的,那就是德國,靠的是整體均衡性和球員戰術執行力。不過無可置疑的是,這個時候陣型的作用開始弱化,球員開始相對自由的踢球。但全攻全守所蘊含的對球員技術能力、球商等要求已經開始取代傳統螺絲釘型的球員,球員綜合素質高低越來越成為評價標準。

不過,全攻全守不等於不進行隊形壓制,只是這種壓制不是一對一,而是多對一或者多對多,原則就是無論攻防在局部一定要形成人數優勢。因此,對皮球的控制依然不是核心,關鍵區域的人員優勢成為基本的戰術要求,這種要求到現在其實沒有被減弱,反而是越來越強化了。

而在全攻全守之上進一步演化的,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傳控了。傳控完全是一種以我為主的打法,前提是整支球隊各個球員個人能力都超強,且相互之間有極高默契度。所以頂級俱樂部的傳控比國家隊的來得早,也發揮得更好。傳控的思路就是相信自己的技術能力和戰術發揮可以解決掉對手任何類型的防守,同時也通過減少對手控球來降低自身防守壓力。無論是巴薩、皇馬、拜仁還是西班牙、德國都是如此。但是,我們在其他球隊中少見這種打法,原因就是整個球隊球員個人能力無法支撐,因此,傳控一誕生就存在傳控與反傳控的套路,並非因為傳控不好,而是因為傳控對球員的要求太高了。

就是因為傳控並不是所有球隊在任何時候都能打出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豪門都有兩種套路,一是面對較弱對手時的傳控和遇到相當或更強對手時的團隊壓制。由於團隊壓制既可以是小範圍的人數優勢,也可以是大空間裡人員分佈的合理性,所以防反就順理成章了。防反就是防守區域的人員優勢加進攻區域的高速穿插跑位。這種打法其實是綜合了全攻全守和傳控的,要知道現在的防反和世紀初又大不一樣,追求足球在地面快速推進,追求球員對足球在高速運動中的極致掌控(當年德國打花英格蘭和阿根廷就是如此)。

所以,沒什麼傳控已死的哀嘆,每一種技戰術理念都被之後的理念所揚棄。雖然死板的套路可以過時,但其中蘊含的技戰術水平提升點卻是一點點被累積和繼承了下來。


成孝良

德國隊小組被淘汰出局時便有人批評主教練勒夫過於迷戀傳控足球,丟掉了日耳曼戰車的鐵血精神。西班牙1:1戰平東道主俄羅斯,點球對決被淘汰無緣下一輪,兩支傳控足球的代表相繼離開世界盃是否證明傳控打法已經落後,不在適合現代足球了?

在我看來,傳控足球是當今足壇最先進的打法,並不會因為西班牙和德國的失敗而失敗。傳控打法是瓜迪奧拉2008年接任巴薩主帥後將其推上了極致,2009年因傳控足球引領世界足球的潮流並獲得六冠王,在執教拜仁慕尼黑後將傳控足球帶去了德國,也因此幫助西班牙和德國成為傳控足球的代表並分別獲得2010年和2014年世界盃冠軍。如今,兩支球隊的失敗再次將傳控足球推到了輿論的中心,其實細觀西班牙和德國的世界盃之旅都是從開始就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可以說太多的外因影響了兩隊的正常發揮,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把責任推給傳控足球顯然是不合適的。西甲豪門皇馬在世界盃臨開幕前突然宣佈國家隊主帥洛佩特吉將成為下賽季俱樂部主帥,這一舉動嚴重打擊了西班牙國家隊的士氣,而西班牙在世界盃開幕前一天解聘洛佩特吉並任命耶羅為代理主帥,率隊參加世界盃的比賽更是讓球隊一片混亂,可以說比賽還沒開始西班牙敗像已露;而德國主帥勒夫在確定世界盃陣容時就已經引發了太多的爭議,如果說不帶薩內還情有可原的話,使用維爾納放棄瓦格納則是造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賽前中場核心厄齊爾和京多安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合影事件也對球隊的團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綜上,西班牙和德國隊的出局,各有各的原因,並不代表傳控足球的過時,剛剛結束的英超聯賽,瓜迪奧拉還率領曼城以100分的成績獲得聯賽冠軍,並且以18連勝創造了英超的記錄,事實上在他曾經執教過的西甲和德甲的連勝記錄也是瓜迪奧拉率隊創造的。


博格說球

傳控一直是最先進的足球打法。

傳控對球隊要求極高,要求球員有極強的個人能力,快速傳球,一腳傳球,利用超強的個人能力進行傳切,甚至是將球傳進對方球門。說起傳控不得不說說溫格和瓜迪奧拉,溫格是一直堅持傳控打法,當他在阿森納的前幾年,幾乎改變了那種高舉高打的英格蘭足球,讓足球在腳下不停的傳切、控制,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有人說現代足球的傳控始於溫格。

瓜迪奧拉讓傳控走向了巔峰,在巴薩羅那,瓜地奧拉打造了更加恐怕的傳控打法,超強的球隊掌控能力,讓巴西一直在歐洲足球的頂峰,打法很有觀賞性,也有統治力。西班牙的打法和瓜迪奧拉的巴薩打法基本是一樣,前幾年基本都靠傳切,整體突進,沒有所謂的正印前鋒,也取得了很好效果,西班牙2010年世界盃奪冠,在歐洲一直保持著最強競爭力。

瓜迪奧拉到了拜仁,拜仁也通過傳控改變了德甲的踢法,在拜仁中場囤積大量傳控型球員,通過傳控控制比賽,打起傳控足球的拜仁也是變得異常恐怖。以拜仁球員為主的德國隊也開始拜仁的打法,勒夫虛心的學習併成功的運用了強大的傳控足球,也讓德國在上屆世界盃中奪冠。

傳控一直都是強隊的玩法,因為他對球員要求極高,不是誰想傳就可以傳的了的。但隨著傳控足球的超強控制,各種針對傳控足球的方法也應運而出。這幾年最流行的三中衛體系實際上很大程度的剋制了強大的傳控足球。

三中衛體系,三個中衛加上邊路球員,在防守時就可以出現五後衛,三個中衛除了在定位球時,很少直接參與球隊進攻。三個中衛加上後腰協防,防守好的球隊中路沒有什麼空檔,幾乎鐵板一塊,很難通過傳切、直塞把球送入對手禁區,只能在外圍和側方進行攻門,直面球門的機會減少也是傳控只開花不結果的原因。

瓜迪奧拉在曼城的傳控又有了新的東西,這也是傳控足球的新的趨勢。就是傳控的同時還進行高強度的逼搶,丟球后就地高位逼搶,傳控結合利物浦、馬競等球隊的高強度的壓迫性打法,既有很強的球場控制能力,又有速度和強度變化,讓對手很難適應。

溫格曾經就傳控足球的質疑曾經說過,從長期發展來看,傳控將主導現代足球,但在沒有成功之前,一定會遭到質疑。


謀子

西班牙輸給了俄羅斯,讓球迷看到西班牙的控球率,以及在球場上的表現輸給俄羅斯是很難被接受。

以及小組賽當中,德國隊早早被淘汰,很多球迷說傳控足球是不是已經落後了?

我認為傳控足球並沒有過時,也不能因為西班牙被淘汰就否定了傳控足球。


西班牙的被淘汰,更多的是為了傳控而傳控。

從比賽一開始,西班牙隊就想將比賽的節奏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球隊從後場開始就進行短傳地面傳導,讓對方很難搶下皮球。

想要將比賽節奏,我只在自己喜歡的節奏裡是無可非議的。

但西班牙現在這種打法,只有在中後場才能進展順利。

一旦到了中前場,就會立刻被俄羅斯隊緊逼和反搶。

在比賽裡俄羅斯隊一旦緊逼和反搶,西班牙隊傳導就會出問題。

整個上半場比賽,西班牙有74%的控球率,但是射門球寥寥無幾,如此高的控球率,並沒有創造出足夠的威脅。

反而是俄羅斯隊簡單粗暴。


這讓我想起了,在籃球世界裡防守贏得總冠軍。

原來在足球世界裡,防守也能贏取勝利。

俄羅斯的打法簡單明瞭,輕快防反。

整個上半場比賽,就是一個沉迷於傳控的球隊的無奈。

而下半場比賽俄羅斯更加的堅決徹底。

西班牙不是喜歡控球嗎?俄羅斯收縮防守。

西班牙的傳控更沒有辦法尋找到機會,可以說俄羅斯用收縮防守針對西班牙的傳控。

但是並不能因為這一場輸球,就否定了傳控打法。

實際上整場比賽看下來,西班牙的優勢非常大,只不過是沒有轉化為比賽勝利。

西班牙和德國有些矯枉過正,太過於追求控球率和傳控。

實際上更需要在他們的陣容當中,以及某一時間段,有進攻的強點。

想一想,如果在這種傳控的體系下,擁有一個姆巴佩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追求控球率掌控節奏是對的,但也需要突然衝擊對方的防線。

如果只是無謂的傳控,那麼傳控足球的威力真是被降到了極點。

所以我不認為傳控的打法過時了,只要他們更正過來自己的打法,下一屆世界盃都是強隊。

大家是如何看待傳控目前這種打法呢?


懂籃球的赫本

西班牙、德國的傳控沒有錯,錯在C羅、梅西、萊萬是外國人!

在2018俄羅斯世界盃上,強調傳控的西班牙、德國紛紛出局,一時間,傳控打法成了千夫所指。

事實上,西班牙、德國的傳控沒有錯,錯在C羅、梅西、萊萬是外國人!

皇馬、巴薩、拜仁在本國聯賽和歐冠聯賽中的好成績有目共睹,而且,兩隻西班牙俱樂部球隊還表現出相當的統治力。對於這樣的成績,傳控打法功不可沒。

但是,到了世界盃,問題就來了,C羅、梅西、萊萬等等都是外國人,不能為西班牙、德國效力,這就相當於老虎沒了牙、戰列艦沒了主炮。因此,依舊堅持傳控的西班牙、德國就陷入了得勢不得分的窘境。

其實,C羅、梅西、萊萬多夫斯基等等大牌,何嘗不是苦惱至極?

這一邊,西班牙、德國在懊悔,本隊沒有C羅、梅西、萊萬那樣一錘定音的人物;

那一邊,C羅、梅西、萊萬在期盼著國家隊的隊友能像在俱樂部的隊友那樣提供支援。

所以說,西班牙、德國的傳控沒有錯,錯在C羅、梅西、萊萬是外國人!

或者說,是商業聯賽導致了兩國足球人才培養的錯配,這個鍋才是找到了正主。

話說“造不如買”,被證明是扯D,對於足球來說,也是如此~~~


阿道夫二世

首先,傳控足球的概念要弄清楚,傳控足球講究以本方控制足球和傳球調動為主,也就是說把追求傳控放在最主要地位,以此調動消耗對手並完成進攻和防守。

其次,說說其優缺點,優點是佔據控球優勢可消耗對方體力和精力,主導並按自己套路進攻,優勢控球也減輕防守壓力。缺點是影響速度,過度而複雜配合對球員要求高。

最後,任何一種打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對付傳控打法有兩種方式。一個打法是高效的防守反擊,大批防守能力出眾的球員後退在本方危險區域,壓縮防守空間拉近距離,消除對手在本方危險區域的傳控間隙,然後得球后高速反擊,使對手中場優勢失去作用。另一種打法是高位逼搶快速進攻,傳控打法配合度高而複雜,利用全場或關鍵部位的高強度逼搶,打亂傳控配合,一旦得球立刻全力衝擊以打亂傳控方的防守,也可使取得不錯效果。

當瓜式新傳控剛出現時,一度風靡並戰績出色,但之後針對它的打法也很快出現,如果傳控打法還是抱著不變,結果就很明顯了。


森林王子1991

14年冠軍德國小組未出線,10年冠軍西班牙止步16強

傳控足球兩大代表性球隊早早折戟沉沙

是傳控足球已死?是防反新王當立?

圖樣圖森破!

在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天下無敵的戰術,只有練至巔峰的人和火候

喬峰在聚賢莊讓群雄伏首,用的就是街邊練把勢都會的太祖長拳

而傳控足球的衰落,也是巔峰的人沒了,對付他們的方法也能被貫徹了

現在所說的傳控足球,大體指的是瓜迪奧拉提倡的極致控制球

他曾經曰過“少讓對手控制一秒鐘足球,就少一秒鐘被進球的可能”

這實際是基於防守和不敗一種足球哲學

但這種足球戰術遇到了最合適的土壤——

  • 足球比賽越來越激烈,跑動對足球變得越來越重要,傳控,可以更好的消耗對手,保存自己體能。所以,他們的對手往往在70分鐘後出現很大的防守問題。
  • 湧現了一批天才球員,特別是小白和哈維,在巴薩和西班牙的天才中的天才,在瘋狂逼搶中控得住球,突得了破,找得了空檔,進的了球;巴薩還有一個梅西。所以,那幾年的巴薩和西班牙,很具統治力。德國的傳控更加進行了改良,由於缺少像小白和梅西這樣的中路爆點,德國在控球基礎上追求邊路突擊,由於有k神這樣的支點和穆勒這樣的影子殺手,也得以睥睨天下。

在傳控足球輝煌閃耀了十年之後,本屆世界盃慘遭滑鐵盧,原因是什麼?土壤沒了——

  • 天才老了、退役了,哈維、k神退役了,小白年紀太大也只能替補了。繼任者?要是每個人都能如此,他們就不叫天才了。
  • 對手敢於擺大巴、樂於擺大巴了,看膩了傳控足球的大家也傾向於叫好了,面對西班牙和德國,自知實力較弱的球隊堅決的積極退防,三重防守是常態,傳控足球還是能傳能控,但是打不透了——畢竟,對於大巴,有時只能靠遠射和高中鋒(這也是本屆比賽突出的特點)

所以說,不是傳控足球已死,而是現在沒有人能做到以前的地步,對手,也不怎麼配合了。

我是瞎說韓

這是我的觀點

同或不同,期待您的評論。


瞎說韓

僅僅因為德國、西班牙、阿根廷出局就武斷地判定傳控已死???西班牙連奪大賽冠軍的時候也沒見防守反擊戰術之後就死了呀。

德國那場球沒看,不過阿根廷和西班牙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偽傳控——如果說阿根廷更多的是後場倒腳的話,西班牙則是完美演繹了什麼叫中後場倒腳。

縱觀昨晚的這場球,西班牙控球時間雖然極長,都是橫向和側後方的無效傳球;全場緊逼就地反搶、節奏變化、頻繁交叉換位、縱向直塞或過頂傳球、快速多點前插、二三人小範圍撞牆配合等等代表傳控流真正精髓的技戰術幾乎就見不著,這麼低劣的偽傳控怎麼可能破得了密集陣?

我總是說,傳控從來就不是目的,只是全攻全守自然演化的結果。全攻全守的法寶之一就是全場緊逼高位逼搶,全場緊逼高位逼搶執行到位自然球權就比對手多,同時也把對手擠壓成密集陣。這時候你開始面臨怎麼破密集陣的難題——你需要通過偶爾讓渡球權從而把對手吸引出來,你需要通過節奏變化、大範圍的轉移球和頻繁的交叉換位來攪動對方防線,你需要通過縱向直塞或過頂傳球、快速多點前插、二三人小範圍撞牆配合來滲透進禁區創造得分機會……上述這些都是所謂傳控流最基本的技戰術組合。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你在德國、西班牙、阿根廷身上看到了多少???這些你都沒做你也有臉說你是傳控流?

所以說不是傳控流已死,而是東施效顰必死!所以說這是傳控流被黑得最慘的一屆大賽!也造就了偽球迷的狂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