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凭什么吸引陆奇?

陆奇加入拼多多这事挺让人意外的,很多人说可惜,我的感受反倒是真好。

这个“好”不是对路奇,拼多多的模式、产品设计确实都很厉害,我也跟风吹捧过两篇。我说的这个“好”是对拼多多,我昨天看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啊,可能要吸引路奇这样的人,不仅要许他一个足够光明的未来吧,还要暴露给他一个足够烂的摊子。

好产品和好公司是两码事,好产品不一定诞生于好公司,而好公司一定是在持续不断做出好产品,比如BAT、网易、头条、美团,他们背后都是一套高效的组织机制,在不断对人才吸引、碰撞、激励。头条内部沟通工具启动页的slogan就是“Developing a company as a product”,这一定不是一句空话。

拼多多凭什么吸引陆奇?

据我了解拼多多目前在公司层面还是个坏产品。要说明的是,本篇提供的信息都是主观片面的,大多来自几个我认识的在拼多多工作的朋友。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多多提供不同侧面;如果你是第一次了解拼多多这个组织,也请不要就着这篇下任何结论。

1、加班严重到变态。加班虽然是互联网公司常态了,但拼多多比较普遍的下班时间是晚上11点,很多技术甚至要到晚上1-2点。从脉脉和知乎的吐槽来看,拼多多这点几乎是互联网公司TOP1。拼多多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早9:00-晚8:00,据说某核心部门下班实在太晚,HR不得不把上班时间改到了早上11:00。

2、严格的上下班打卡制度,迟到1分钟也不行,扣3个小时时薪。晚下班没有加班费。

3、每周日加班,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节假日加班工资没有加倍,而且跟着年终奖一起发,如果提前离职的话加班费就呵呵了。

4、扩张极快极缺人,只好用远高于行业标准的薪酬挖人,另外就是大量招聘应届生。招股书里说拼多多平均年龄是26岁,但目测应届生占90%,有工作经验的挖过去基本都是做leader。

5、钱对于真正人才的吸引力不是排在首位的,有些时候甚至是负向的。高饱和工作量+高薪酬直接导致的是流水线工人心态,事情的推进也没什么解释和讨论,基本就是上传下达。拼多多招股书里公布了公司价值观“本分”,用这里倒也合适——别多想、老实本分拿钱干活,黄峥的访谈里我反正是看不出什么本分。我的几个朋友也都是想离开但又不得不接受降薪或无处可去的焦灼状态。

拼多多凭什么吸引陆奇?

6、内部非常不透明,大家只负责自己做的事,内部资料访问权限需要一个个申请。跨部门协同非常困难,他们使用的企业QQ组织架构是拼多多一组、二组、三组,按照入职时间划分,只有花名没有任何职位信息。

7、大多数人用台式机,很少开会,开的话就带上笔记本(纸质),如果搬工位需要自己把主机(嗯很久没见过了……)和显示器一起搬走。

只想到这些,可能也不至于差得要死,但我暂时不认为这样的组织机制能做成一家好公司。

PS:陆奇加入这事,后来仔细了解了下只是作为独立董事,并不参与公司管理,真心希望只是暂时避嫌吧。还是很期待有人收拾下拼多多这个烂摊子,起码让我的朋友们好过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