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蔣介石耿耿於懷的幾件事

令蒋介石耿耿于怀的几件事

來源|《鐘山風雨》2017年6期

作者|王慶順

令蒋介石耿耿于怀的几件事

蔣介石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對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在蔣介石一生中,下面幾件事令他耿耿於懷,感慨良多。

學歷是他心中之痛

蔣介石在弱冠時曾考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後因不守堂規而被除名,他為挽回影響而東渡日本求學。由於某些原因,他未能進入日本士官學校深造,而就讀於日本陸軍振武學校,接受軍士教育程度的訓練。這件事一直使他心中不快。

1928年7月,復出不久的蔣介石以總司令的名義駐節北平。他派人到米市衚衕南兵馬司,和士官學生總會的總召集人劉宗紀接洽,以蔣氏為日本士官第六期畢業生的名義捐款5萬元,作為同學會的經費。當時有些人向劉宗紀質問:從哪裡冒出這麼個叱吒風雲的貴同窗?劉宗紀說:“我們活動經費短缺,有人捐鉅款還不好嗎,何必深究呢?”

後來,李宗仁對此評價道:“英雄不問出身,蔣先生實在是多此一舉。”

批准戴笠為“黨外人士”

1938年3月,國民黨在重慶召開中央委員會臨時全體大會時,蔣介石欲圈定戴笠為中央委員。戴笠得知此事後,連忙向蔣介石報告:“我連國民黨黨員都不是,又怎能當中央委員呢?”蔣聽了非常驚奇,忙問:“你既是黃埔學生、復興社社員,又在我身邊幹了這麼多年,為何還不是黨員?”戴說:“我以往一心追隨校長(指蔣介石),不怕衣食有缺、前途無望,入黨不入黨,決不是學生要注意的事。高官厚祿,非我所求。”蔣介石聽了這番話非常高興,立刻寫了一張條子,戴笠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蔣中正介紹戴笠為中國國民黨黨員”幾個字,他連忙推辭,堅決表示終生只做蔣的“無名學生”,不當中央委員,“只要校長信任,就感到莫大的光榮了”。

後來,國民黨資深特工鄭介民在評價戴笠的為人時說:“雨農的鬼把戲,總是能討老頭子歡心,真是高人一籌。”

1945年,在重慶召開國民黨六大時,蔣介石又要圈定戴笠為中央委員候選人,戴又堅辭不受,並再三向蔣表示,“唯校長信任是圖,‘黨’‘官’二字是無所謂的”。蔣介石從此對戴更是格外垂青。

隱瞞密信鑄大錯

蔣介石是個很自負的人,他在一生中很少檢討自己。但有一次他卻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發自肺腑地向孫中山作檢討,雖然蔣介石最終得到了孫中山的諒解,但他卻始終不能原諒自己,按蔣介石當時的話來說,他腸子都悔青了。事隔多年,蔣介石在一次和宋美齡的談話中,還悔恨地追憶此事。當年這事發生後,孫中山也痛定思痛,發自肺腑地當著蔣介石的面反省自己,並與蔣約定:只此一次,下不為例!這是件什麼樣處置嚴重失當的經國大事,讓孫中山和蔣介石如此地刻骨銘心呢?

這事得從頭說起。1918年5月,歷時10個多月的護法戰爭失敗後,孫中山雖已開始認識到南北軍閥如一丘之貉,但由於手中沒有一支完全聽命於自己的“革命軍”,只得把統一中國、實現三民主義的希望寄託在援閩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的身上。然而,當時陳炯明正暗中和湖南水陸軍總司令趙恆惕(後任湖南省督軍、省長)勾結,擬暗中互相照應,一旦時機成熟即公開結成“陳趙聯盟”,軟禁或架空孫中山,實行“聯省自治”,稱雄一方。

誰知,趙恆惕在1921年8月間致陳炯明的一封密信被時任粵軍第二支隊司令官的蔣介石截獲。蔣介石本想將這封密信呈報給孫中山,突然“靈機一動”,想弄頂“大師”的桂冠戴戴。蔣介石為了顯示自己有超人的洞察力,在晉見孫中山時竟隱瞞了此事,故作先見之明地對孫中山說,陳炯明大奸似忠,乃心懷叵測之輩,應儘早設法削弱、解除其兵權。蔣介石暗忖,他的“遠見卓識”肯定能得到孫中山的賞識。可他沒想到,由於他隱瞞了足以證明陳炯明可能異動的密信,孫中山並沒重視他的意見。其時孫中山正坐鎮桂林,準備入湘北伐,他仍將留守廣東大本營的重任交給了陳炯明。陳炯明因此而贏得了時機,順利地於1922年6月公開發動武裝叛亂,致使孫中山領導的第二次護法戰爭歸於失敗。

據上述史料來看,倘若當年蔣介石能及時將截獲的密信呈送孫中山,孫中山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必定會重新進行戰略佈署,這樣一來,陳炯明叛變事件或許可以避免,第二次護法戰爭的歷史亦將改寫。

晚年被黃庭堅的《清明》詩打動

當時,精神不錯的蔣介石為了應景,請護士羅小姐念幾首與清明節有關的古詩給他聽。羅小姐找來唐詩宋詞,先念了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蔣介石對這首知名度極高的“清明詩”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他只聽了一遍,便叫羅小姐再念別的。當羅小姐唸到黃庭堅所寫《清明》詩的最後兩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時,蔣介石為之動容,他叫羅小姐多念幾遍給他聽。末了,蔣介石老淚縱橫。起初,羅小姐還不太懂這兩句詩的寓意,後來找來譯本,她才明白,“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的意思是說,不論你是聖賢高官還是庸夫俗子,當其生命終結後,都是一個長滿荒草的小墳堆。

據蔣介石的大公子蔣經國在一次與張學良談話時說,蔣介石在臨終前幾天曾說,1969年9月16日下午那場車禍使他少活20年。而如果他早一點讀到黃庭堅的那首《清明》,必將有助於他悟出人生三味,而悟出人生三味之後必能大悟大徹,將人生觀昇華到看破紅塵徹底“覺悟”之至高無上、至虛至空之境界,此境界有助於頤養天年。

令蒋介石耿耿于怀的几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