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脱下戎装还是兵,人民子弟兵,永远为人民!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前不久“川航备降事件”上了热搜:万米高空中,在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瞬间失压,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摄氏度等突发状况下,退伍军人、机长刘传健以过硬的心理、技术和超强的抗压能力成功迫降,拯救了机上128条生命,堪称航空界史诗般的奇迹。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随后又涌现了一波又一波退伍军人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正能量事件,随着这波持续的热度,“退伍军人”这个特殊群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眼帘:

1.老兵永不凋零

麦克阿瑟曾说:“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我想说:“只要军魂在,老兵不凋零。”

不到2岁的希希在河边玩耍时不慎坠入河中。在千钧一发之际,88岁的何友毅老人闻讯跑来,二话没说就冲到河里,使出全身的劲把孩子救了上来,之后在别人的帮助下气喘吁吁地上了岸。

这已不是退伍老兵何友毅第一次救人,早在15年前,他就在同样的地方救起过另外一名小孩。

不仅如此,老兵在战场上也曾立下过赫赫战功,由于在抗美援朝时表现突出,被授予三等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老兵心中始终存着军魂,身上带着正气,这种老兵精神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洗礼而褪色,却更像陈年的黄酒越加香醇。

老人家门正上方,那块刻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的牌匾正是其一生的写照。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2.未完成的马拉松

马超,曾是第一批进驻香港部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后一直坚持跑步,为了感受马拉松的氛围,他参加了今年的徐州半程马拉松比赛。

当马超跑完十七公里,快接近终点时,发现前面有个跑友被两个人架着。他立刻跑到跟前,发现这位女跑友已经没了意识。于是他赶紧叫停,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开始了急救;让她仰卧,掐人中,然后一直给她按摩肌肉直到救护车赶到陪同入院。

虽然还有4公里就到达终点,但为了救人,马超果断放弃了比赛。他说:“不过就是一场半程马拉松,哪有救人要紧!一点都不遗憾,因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

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有意义的停留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3.路见险情,跳海相助

90后退伍军人丁璇在马尔代夫旅游时,突遇暴风雨,他看到一对外国夫妇在海中浮潜,由于体力不支面临危险。

生命不等人,救人要紧!丁璇不假思索地一把拿过朋友手上的救生衣,跳入了海中。

他一手划水,一手夹着已经体力透支的女子。划水的时候,他的脚踩到了珊瑚礁被划开了一个不小的口子。忍着痛,他将这名外国女子救上了岸。这对外国夫妇紧紧拥抱着丁璇,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

丁璇回应道:“我不仅代表中国人,更是一名中国军人,不会见死不救的!”

这对外国夫妇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不仅脱离了险境,还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

一日为兵,终身为兵,虽然丁璇已经脱下了军装,但他的心依然是军绿色的,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发光发亮。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4. 人民的好卫士

“救命!我快坚持不住了!”一个小孩失足悬空在约10米高的塑料棚里,歇斯底里地喊着救命。

保安周明洪听到呼喊声,立即冲到三楼,爬上塑料棚,慢慢地向小孩靠近。当他小心翼翼抓紧小孩的手,准备将他揽入怀中时。意外发生了,脆弱的塑料棚突然坍塌,两人一同坠下。

下坠过程中,周明洪死死抱住孩子。幸运的是,孩子砸在了周明洪身上,得到了缓冲;不幸的是,周明洪甘当肉垫,当场牺牲。

退伍军人周明洪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另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老兵的字典里没有退缩。军装在身,他是意志坚强、品节刚毅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他依然是人民的守护神,忠诚的好卫士。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军人的心中就种下了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浇灌,这种情感和责任已经扎根心底,深入骨髓。即便有一天脱下了军装也不会改变,这就是为什么退伍军人每每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根本原因。

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士兵,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本色。面对紧急突发事件时,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以“舍我其谁”的姿态来处理各种危机,即使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退伍不褪色”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虽然他们年龄不一,区域不同,工作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脱下戎装还是兵,人民子弟兵,永远为人民!

他们的名字叫“退伍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