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的人」之走進南展區:南展區的前世今生

“黄河岸边的人”之走进南展区:南展区的前世今生

房臺村舊貌 (程永鋒/攝)

“黄河岸边的人”之走进南展区:南展区的前世今生

楊廟社區全景 (程永鋒/攝)

仲夏時節,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又發生了可喜的新變化。新修的社區公路已現出“雛形”,公交車通到了家門口,多年前那個交通不便的“南展區”,已經成為居民們心中難忘的鄉村記憶。

“黃河南展區”是一個在特殊歷史時期形成的獨特名詞。黃河在東營淤積了成方連片的平坦土地,但她在歷史上也曾不時肆溢而出,下游窄河段的防洪、防凌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題。1971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推動下,黃河南展寬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由此形成了黃河南展區。

直到今天,已經從“房臺村”搬遷到敞亮樓房的村民們,還時常聚在一起,談論著南展區的“前世今生”。

黃河南展區的形成

黃河流入東營後,河道左轉彎近90度折向東北,進入南起東營區龍居鎮麻灣、北至利津縣利津街道王莊長達30公里的“窄衚衕”。

有關資料記載,這段河道於1951年和1955年先後在利津王莊和利津五莊發生決口,給灘區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利津縣政協的丁世華說,“究其原因,堤防單薄與措施不力並存,但河道狹窄確是一個重要因素。”

河道狹窄既不利於保障沿黃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又對勝利油田能否能順利開發推進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在充分社會調查以及認真勘測規劃的基礎上,1971年,以防凌為主,結合防洪、放淤和灌溉,保障沿黃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及勝利油田開發、工農業生產發展和改善展區生產條件為主旨的黃河南展寬工程正式開建,1978年,南展寬工程基本完工。

新修建的南展大堤上接東營區龍居鎮老於家村臨黃堤,下接墾利區西馮村東側臨黃堤,總長38.165公里,總面積123.3平方公里。黃河大堤與南展大堤圍攏,形成了狀似彎月的黃河南展區。

從南展區搬上房臺

作為黃河下游的蓄滯洪區,南展區涉及我市東營區龍居鎮和墾利區墾利街道、勝坨鎮、董集鎮4個鎮(街),83個行政村,18416戶、57569人,就近遷移到臨黃大堤的房臺成為他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年過花甲的楊學讓在墾利區董集鎮楊廟村幹了40多年黨支部書記,親歷了黃河大堤上修築房臺的“大會戰”。

“當時來了好多人,濱州的、壽光的、廣饒的,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像樣的機械,很多都是人力用推車推出來的。”楊學讓說,38個房臺中有35個靠人工修築、3個是機械淤築,“從1973年開始,築臺用了三年時間,建土坯房又用了三年時間。1979年搬上了房臺。”

所謂房臺,就是就地取土建成的蓋房用的宅基地,高於行洪水位,低於黃河大堤。當年,董集鎮統一修築的房臺南北寬13米,東西長度人均只有2.8米,受制於瘦長的房臺,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0平方米,最緊張的時候,人均居住面積更是達到了不足6平方米。

“我們的‘新村子’往東是行洪的展區沒有路,往西緊臨黃河,整個村子被隔成了‘孤島’,鄉親們就這樣窩在家裡,守著人均不足2畝的土地,靠天吃飯,大夥兒在這樣的環境裡一住就是近40年。”墾利區董集鎮宣傳文化中心主任程永鋒是地地道道的楊廟村人,1979年出生的他有個乳名“新房”。記憶中的房臺村,狹窄的衚衕僅能通過一輛板車,逼仄房間內燃著一盞昏黃的油燈,一家人擠在一起,連轉身都很困難。

“黄河岸边的人”之走进南展区:南展区的前世今生

分得新房

南展區成歷史

1999年10月,黃河小浪底工程投入運行,通過與三門峽水庫聯合調度,黃河下游的凌汛威脅基本得以解除,因解決黃河三角洲凌汛分洪問題而建的黃河南展區工程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2008年7月,國務院在批覆《黃河流域防洪規劃》中,做出了“大功、南展寬區、北展寬區3個蓄洪區防凌運用幾率稀少,予以取消”的規定。

摘掉蓄滯洪區“帽子”的黃河南展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013年,東營市和墾利區、東營區政府將黃河南展區農村住房拆遷改造及水利設施建設列入重點推動實施的民生實事,計劃用3年時間,推進南展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生態建設和產業提升四大工程。規劃建設11個新型農村社區,其中2013年至2015年重點建設8個新型農村社區,基本完成南展區66個房臺村搬遷改造任務。

同年5月8日,市委、市政府先期啟動勝利社區、龍居社區、楊廟社區等3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並配套完善相關設施,改變南展區貧困落後面貌。

楊廟社區在全市率先整建制完成黃河南展區房臺村搬遷改造工作。“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還能住上樓房!”楊廟社區不少村民如是感慨。

如今,站在黃河大堤上側目望去,新修建的楊廟社區83棟搬遷樓房錯落有致,掩映在一片綠色的樹木之中,儼然一座城市社區。而在它的北面,則是房臺村的舊址,依稀可見只有幾面低矮的、土坯的斷壁殘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