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袁紹起兵打董卓時,不把他的叔父袁隗帶走?

元元小鬧鬧

袁紹起兵反董之時,他的叔父,太傅袁隗還是留在朝廷之中,等董卓反應過來,就把袁隗一家人給殺了,同時還有袁紹的從兄袁基一家人。

第二年(191年),公孫瓚在冀州發佈討伐袁紹檄文時,就給袁紹列出十宗罪,其中第三條提到:

(袁)紹為勃海,當攻董卓,而默選戎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一門,累然同斃。不仁不孝,紹罪三也。

其實在中平六年(189年),回到袁紹與董卓決裂的當時,袁隗也不可能跟隨袁紹離開。袁紹在董卓決定廢立之時就逃出京師來的,在所有反董的英雄當中,他是先行第一人。

當時袁家人在朝廷中當官的還有太傅袁隗、太僕袁基,虎賁中郎將袁術,他們都沒有離開朝廷;其中袁隗是同意董卓的廢立提案,並參與主持了廢立儀式,袁基和袁術的態度未明,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也只有袁術逃離了京師。

也就是說,袁隗、袁基本人不離開,這是與他們自己的意願有關,跟袁紹、袁術無關。


初平元年(190年),袁紹在勃海起兵反董。雖然他是反董先行者,但是起兵這事,他並不是第一個,在袁紹之前,就有張楊、曹操、衛茲、鮑信、橋瑁等人起兵了,袁紹則是被冀州牧韓馥派人軟禁監視,無法有所動作。後來,橋瑁偽造三公書信送到各地州郡政府,韓馥這才召集幕僚商議對策,最後選擇了起兵反董,所以說,袁紹起兵是在其他人之後。

至於袁紹為什麼不去通知袁隗、袁基離開朝廷,筆者以為,這本身就是很難說得清的事。袁紹當初就是反對廢立而離開朝廷,袁隗不離開,甚至參與廢立,可見袁隗和袁紹的政見本來就不同,兩人沒有共同的政治目標,也可以理解為袁紹與袁隗的決裂。

在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下詔責備袁紹不肯來迎駕,袁紹在回信裡理解自己的忠誠之外,也提到了當年的事,他寫道:

會董卓乘虛,所圖不軌。臣父兄親從,並當大位,不憚一室之禍,苟惟寧國之義,故遂解節出奔,創謀河外。

在這裡,袁紹就說叔父袁隗,從兄袁基,都在朝廷擔任高官,而袁紹自己不畏懼一門會遭受災禍,之為了維護朝廷的穩定,所以逃離京師,在外地密謀反董。

所以由此看來,袁紹和袁隗本來就是決裂了的,他決心反董之時,已不在乎袁隗是否會遭到董卓的報復。


(不想聽我胡扯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加粗字部分)

由於演義和正史上都是一筆帶過,我們也無從得知這其中的原因,包括網上和書上討論這件事的也很少。我們可以根據前後故事情節的脈絡推測,得出一個比較靠譜的結論:袁隗就是在等死,但他是不知情的!

下面請聽我以嚴謹的態度,跟大家YY一下當時的情景。

話說那日董卓趁著酒性,首次當著百官提出要廢帝立陳留王,他心裡還是有點小忐忑的,看到大臣們都不敢言語,董卓自我感覺還不錯,正準備得意時,荊州刺史丁原突然站出來反對,董卓很生氣:媽的,別人都沒意見,就你屁事多。於是掏槍就要幹,哪知一個穿著齊天大聖同款披掛的魁梧大漢衝上來,這人正是呂布,乖乖,這下可把把董卓給鎮住了。董卓想好漢不吃眼前虧,改天收拾你丫的。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丁原被幹掉,還把呂布給策反了,董卓是大獲全勝受益頗多。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於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卓視之,乃荊州刺史丁原也。卓怒叱曰:“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劍欲斬丁原。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又一次董卓看時機成熟了,再次在酒宴上提出來,要廢帝改立陳留王,滿以為這次該沒人反對了吧,哪知道關鍵時候總有人跳出來反對,這次就是袁紹了。袁紹跟董卓槓上後氣呼呼的摔門就走了,誰叫人家袁紹家四世三公,名望太高,董卓也不敢隨便動他。

袁紹走後,董卓想找個臺階下,就對袁紹叔叔袁隗說: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跟這小屁孩一般見識了,那個,廢皇帝的事你怎麼看啊!袁隗戰戰兢兢的說:董事長您說話太有水平了,就按您說的辦吧!過後董卓對袁紹的事還是有些耿耿於懷,這時尚書周毖對董卓說:袁紹這人沒什麼主見,幹不成什麼事的,但是他家名望太高,要是把他逼急了怕把事鬧大,不如給他升個官安撫好,就沒事了。董卓同意了。

於是大家都以為董卓既然同意了,袁紹也升官了,皆大歡喜,那就是沒什麼事啦,大家都可以開心過自己的小日子了。

且說董卓欲殺袁紹,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殺。”袁紹手提寶劍,辭別百官而出,懸節東門,奔冀州去了。卓謂太傅袁隗曰:“汝侄無禮,吾看汝面,姑恕之。廢立之事若何?”隗曰:“太尉所見是也。”卓曰:“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群臣震恐,皆雲一聽尊命。
哪知道袁紹卻召集各路諸侯,組成討伐董卓的大軍,準備跟董卓真刀真槍幹。但是董卓已經把控朝廷了,名聲已經造起來了,袁紹的部隊名義上成了是造反的叛軍。

都造反了,這麼大的事袁紹居然不提前跟他的叔叔一家人通知聲嗎?

因為袁紹還真不想他叔叔知道,本來跟他叔叔關係就不好,(袁紹在酒宴上跟董卓反目的時候,兩個人槍都上膛了,形勢危急,當時袁隗也在場,居然什麼表示都沒有,就讓袁紹孤零零一人跟董卓對峙),可見兩人名義上是一家人,實際上心不在一處了。如果提前告訴他,他準會不顧袁紹的處境而去告密。
現在袁隗是袁氏家族資歷最高的領頭人,而袁紹本人還是有些野心的,於是跟他弟袁術商量:如果袁隗和那一大家子不在了,我和你就成了袁氏家族的領頭人,那麼袁氏家族的主角光環就會降臨到我們兩人的身上,到時候做什麼事都會一呼百應,你想不想體驗開掛的感覺啊?袁術一聽就心動了:“好啊,但是要做的隱秘點,不然會被封號的”。於是兩人心照不宣,就這麼辦。
結果是消息是先傳到董卓的耳朵裡的,等到袁隗一家人都知道時,董卓的大軍已經把袁府包了餃子。

有人問:董卓為什麼不把袁隗帶到軍前脅迫袁紹呢?

不是董卓不想用袁隗當人質來制約袁紹,而是董卓知道這兩叔侄不對付,袁紹巴不得袁隗死在別人手上,所以威脅沒用。而且這兩人又是一個家的,萬一自己出去平叛時,以袁隗的影響力突然在自己窩裡鬧起來那就虧大了,所以還是把這些人統統切西瓜算了,於是袁隗一家無論老幼全被處理了。

叔父一家被殺的消息傳到袁紹耳朵裡,袁紹拿出能得奧斯卡的演技,哭的肝腸寸斷,不過馬上就化悲憤為力量了,這轉變也是忒快了,心理素質很過硬啊!

這事之後很快袁紹就感受到了主角光環加身的優勢了,越來越多的粉絲投奔他而來,有很多袁氏家族的故交要來幫袁紹報仇,還有其他吃瓜群眾也雄心壯志的想跟著大V袁紹幹事業!終於袁紹憑藉著主角光環,成了幾路諸侯中最強大的了。

好的,YY完了!總結一下:袁隗之所以會死,是因為袁紹故意不把起兵的事告訴他。而不告訴他的原因是:袁紹他叔感情破裂了,他叔不在了,他就成了袁氏家族的代表,可以一呼百應實現自己的抱負了。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原因說也簡單,就是袁紹和叔叔袁隗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就是袁紹想帶,袁隗也根本不會跟他走的。



先得說袁隗這個人是真不咋地。

  • 大家都知道一說袁紹就是

    四世三公,門人故吏遍佈天下。這袁隗和袁紹他爹袁逢同列三公之位,袁隗做三公比袁逢還要早很多,先後擔任太尉、太傅。可謂深受漢室厚恩。

  • 可就是這麼個三公,卻是個尸位素餐,只知逢迎權臣的軟骨頭。早在袁紹積極活動,組織反宦官的勢力集團時,袁隗就對袁紹大加斥責,認為他會給整個家族帶來災禍。殊不知,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就是桓靈二帝大肆寵信宦官,禍國殃民造成的。袁紹謀誅宦官確實意在匡扶國家,是佔了大義名分的。袁隗的反對就是其只顧私利、枉顧國家的表現。


  • 後來董卓弄權,以人臣而逆謀廢立之事。袁隗身為太傅,不但沒有發出一絲反對的聲音阻止,反而就是他親手從被廢為弘農王的少帝身上,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劉協。代表劉協繼位,是為漢獻帝。又是袁隗把被廢的漢少帝從殿上扶了下去。足見,如果不是袁隗已經向董卓投誠,董卓又怎麼會派他做這樣的事。這更是等於袁隗在向逆臣董卓表功輸誠。可以想象少帝被他曾經的重臣太傅左右擺佈時,心裡是何等的悲涼無奈和憤恨。

  • 就袁隗乾的這些事兒而言,他實在是愧對漢室曾經給的厚恩和權位。到這裡,其實已經和他的侄子袁紹分道揚鑣了。袁紹可是反董的代表人物。


再就說袁紹。

  • 袁紹本身也是個刻薄寡恩、外寬內忌的人物。他在董卓開大會提議廢立之事時,公然站出來直接撕破臉懟了董卓。袁紹本來就挺害怕董卓強大的軍事實力。當時洛陽可謂在被董卓一手遮天的籠罩下,且董卓實行殘暴血腥的恐怖政策。袁紹突然腦子一熱放了話挑釁,接下來不跑就是等著被活生生弄死。所以他的逃跑是非常倉促的,根本來不及轉移袁氏龐大的家族。

  • 更何況,袁紹顧不顧他老叔一家還兩說呢。這種逃命自然是越快越好,越隱蔽越好。袁紹是把朝廷所頒符節掛在上東門上不告而別的。陰暗點猜度一下,說不定袁紹正是要把叔父一家當做幌子,留作安董卓之心的人質,更便於自己安全隱蔽的快速逃跑。


最後想說,袁隗戀棧權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 在袁隗看來只要順從當權者,以自己的資歷、朝中的聲望、袁家雄厚的底蘊,保全性命甚至延續富貴是沒有問題的。他一個只想安穩在朝中混日子,保住性命家族享受榮華富貴的老官油子,怎麼可能隨著年輕衝動的侄子去吃苦玩命呢?

所以說袁紹不帶袁隗一家很可能是,既不想帶,也帶不動。可能他和袁隗都沒想到董卓敢於簡單直接的粗暴幹掉了袁隗一家,這是十足洩憤的舉動。說袁隗自己找死其實一點不冤枉他。


如切如磨

袁紹出自汝南袁氏,自其祖父起袁家四世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上。所以《三國演義》中說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說法,並非虛言。袁紹,袁術是袁逢之子。袁紹庶出過繼給叔父袁成。袁隗是袁逢的弟弟,官居太傅比袁逢早三年進入三公,很有點資本的。自東漢建立以後,光武帝把中央機構進行改革,設尚書檯。司徒,司空,太傅被架空,只是個虛職,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有資格作的。袁隗為太傅,袁逢為司空是借了袁家壘世為公所殷。東漢時期,外戚,宦官專權導至社會動盪不安。袁紹是外戚和宦官的掘墓人,也是導至東漢滅滅亡的真正推手。只不過這兩股勢力倒臺之後,桃子讓權臣董卓摘了,袁紹領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天下分崩離析了。袁紹生的資貌偉儀,有大志和曹操,許悠都是黨人立志要剪除宦官勢力,為此中常侍趙忠質問太傅袁隗。袁紹沽名釣譽,召而不來抬高聲價,暗中結黨,想要幹什麼?袁隗跑去問袁紹,你想讓我們全家都死光嗎?,袁紹沉默不語,不久出來做官了。袁紹和外戚何進結黨,要滅掉官宦勢力。向天下諸侯發詔了詔書滅十常本身有著巨大的陰謀,結果十常侍提前發難,外戚和宦官被一同消滅。董卓乘擊控制了朝政。董卓欲廢弘農王立陳留王,把奏儀給袁隗看,袁隗害怕董卓的勢力,居然同意了,親自上前把弘農王身上的璽綬摘下來,給陳留王戴上,親自把弘農王扶下保座面北稱臣。這裡董卓是實力派,沒有把四世三公袁氏放在眼裡,袁隗則完全是討好,或明哲保身的意思,只是想保住袁家的利益,至於說三公的職責和操手蕩然矣!袁紹不服董卓的勢力,只得逃出京城獨自發展去了。董卓此時也不想和袁家龐大勢力翻臉,還給逃跑的袁紹一個渤海太守的官,任期到地方稱王稱霸去了。袁紹到了河北憑藉袁家聲望很快拉起反董卓勢力,成為十八路諸侯盟主。董卓害怕袁隗做內應。把袁氏二十多人全部斬首示眾,眾到一網打盡。袁隗空有三公之名而無三公之能,不用管住桀驁不馴的侄子袁紹和袁術,也沒做好退路,只懂得名哲保身,保住三公的位子,結果身死族滅徒為世人笑耳!



關東俠客

袁家家族是四世三公,非常的有名望,袁紹起兵沒有將袁隗帶走,這不僅因為袁紹在家族中出身低微不受待見,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袁紹與袁隗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間隙,故意為之。因此袁紹並不在乎袁隗的死活,但沒想到,連自己的親弟弟也搭上了。

史書上記載是袁紹起兵之後,董卓為了以儆效尤,於是將袁隗一家殺害以防萬一。但是實際上袁紹起兵之後,完全可以想到將袁隗一家留在故地,董卓定會誅殺之。但是袁紹並沒有這麼做,究其原因,我們還得從兩者之間的關係來看。

袁隗是在接替了哥哥袁逢之任後才得以晉升為漢朝三公的,袁家在朝廷也是一個大戶。袁紹出身低微,因此在袁隗眼中,如果沒有家族的支持,這個侄子未來並不會有什麼前途。就連袁紹不應徵,也成為了袁隗批評的理由,給他扣上拉家族下水的大帽子,而在那個不應徵為常態的時代,袁隗的這種做法並不是一個家族長輩對晚輩關愛的表現。更何況袁紹袁術還是強於袁隗的幾個孩子的。

其實,袁紹此人還是很有野心和抱負的,但是在家中卻表現的很低調,因此袁隗也想不到他的侄子真的敢於起兵謀反,在袁紹藉助袁家的地位和聲望,被推舉為聯軍盟主的時候,董卓才真的起了殺心,可袁隗等人明明有時間選擇逃離洛陽,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守故土,或許他也沒想到殺機來的這麼快吧。

對於袁紹來說,袁隗這樣一個跟他不待見的家族第一人被殺,恰恰能夠更好地推波助瀾,壯大自己的聲勢。因為袁隗的死已經斷了袁家的退路,唯有起兵奪權,才能在新一輪權利的遊戲中翻身做主。


楓橋不夜泊

袁紹即便是走,也是一個人走,帶著叔父一家出城,只能說明,他要反董卓。董卓,在廢漢少帝立獻帝的朝會上,招到袁紹的反對,起了言語衝突,袁紹是提著劍出去的。這種情況,只能是此地不宜久留。走的匆忙,沒來得及告訴叔父,另一情況就是是他要帶叔父走,叔父把他賣了,大義滅親的事,歷史上又不是沒有。況且,袁隗對董卓廢少帝的提議上是支持的。袁紹帶他叔走,他叔賣他的概率很大。曹操,逃命的時候,還殺了故人呂伯奢一家,亂世中哪有什麼信任可言。


1成亮1




袁紹這個人來那個買在創業畢竟是初期的時候還是比較有機子阿基德,有幾張理想,不僅僅是做一直鹹魚,真體育這對於現如今的我們來說真的是很有意思了,不僅僅是他們的餓了幾塊了的海軍,袁紹的叔父沒有帶走,但是導致被人給找了。



格桑梅朵侃籃筐

袁隗是個明哲保身的人,董卓是奉袁紹的命令帶3000人馬進京的。何進死了,袁隗應該力挽狂瀾,而他選擇自保。董卓收呂布弄死丁原才控制了朝政。立劉協為帝他還投了贊成票。自以為和董卓很近乎,馬屁拍的很成功。似乎兩個侄兒造反和他沒關係,他是董卓團隊的。而董卓怕他是假招子,裡應外合。所以殺了袁隗全家。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新型職業農民示範戶

心態不一樣。

老袁考慮保住袁家的地位,因此選擇臣服董卓,並且也希望袁紹也這樣。

袁紹想法截然相反:我們袁家勢力那麼大,幹嘛要服你董卓一個山炮?

因此對於老袁,鬧不好還有瞧不起的心理。

誰也沒法說服誰,所以,才有了老袁最後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