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和卡扎菲的獨裁是怎麼形成的?

Y不必完美

這個問題要回答清楚,真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遊牧部落制度。中東地區雖然多土豪國家,但是整體的思想發展水平還停留在部落社會。比如說利比亞,伊拉克等,都是由幾十上百個部落組成的。具有天然的分裂和分離趨勢,因此在二戰後,利比亞,伊拉克獨立後都是成立的君主制度國家,實行的是封建的家天下體制。而只有這樣俄獨裁政體,才能將分散的遊牧部落集合在一起,組成國家。這可以說是現代中東多獨裁,君主制度的基礎。而卡扎菲和薩達姆的獨裁建立,也是以此為基礎的。



第二,政變上臺。薩達姆和卡扎菲,都是通過政變,打破原來的統治秩序,清除反對自己的力量才逐步發展起來的。而兩人都有一個強力的統治集團,如薩達姆是阿拉伯社會復興黨,薩達姆逐步控制這個黨,然後發動政變,以這個黨為基礎,建立自己的穩固統治。而卡扎菲在20多歲就建立自由軍官組織,組織其利比亞具有先進自由思想的年輕軍官,並且在國王出去訪問後,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然後以自由軍官組織為基礎,建立穩固的統治。

第三,掌握軍事。薩達姆,卡扎菲獨裁統治建立的穩固基礎之一就是軍事力量。薩達姆,卡扎菲無論何時,都牢牢控制軍隊,抓住軍隊然後實行全國威權統治,哪裡不服就打那裡,如薩達姆對庫爾德人的打擊,卡扎菲對於國內部落的打擊。同時利用軍隊控制國家的方方面面,這樣能夠穩定統治秩序,跟其他軍事獨裁國家一樣。薩達姆曾經幾次粉碎軍事政變,被殺的軍官數以百計。

第四,獨裁對不對?從中東來看,沙特,阿聯酋等美國盟友比伊拉克更加獨裁,但是,這些國家長期受到美國的誇讚,美國甚至都不會說他們獨裁,說他們的人權。但是薩達姆和卡扎菲,因為獨裁,美國就推翻了他們。將兩個穩定的國家,打成混亂失敗國家,典型的雙重標準。因此,獨裁本身不好,但是對於伊拉克,利比亞等部落制度,民族,教派複雜的國家來說,可能真的只有威權,強權統治才能穩定國家,發展經濟。一旦盲目推翻,只會產生更多軍閥,更多流血,更多裂痕。


歷史真相背後

這兩個國家在擺脫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之後,都是類似沙特一樣的君主專制國家。後來都是爆發了革命(就是軍事政變),推翻了君主專制建立了共和政體,但是也僅僅實現了名義上的共和,實質上是軍事獨裁統治,也就是權威主義集權政治。這是與阿拉伯地區的歷史傳統和近代化程度有直接關係,這一地區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基本處於遊牧部落的狀態,這樣的條件下不可能產生民主政體,所以權威主義和宗教勢力對人的思想束縛很緊。推翻了君主專制,也僅僅是擺脫了宗教神權的影響,實現了世俗化,而權威主義下的獨裁專制觀念依然根深蒂固。


那麼問題來了,不是君主,沒有神權加持(宗教的力量),想憑藉個人實現獨裁統治這基本不可能的,那這兩位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其必須依靠政治勢力才能夠登上高位,先實現一群人對國家的統治,然後再統治這群人,就完成了獨裁。對於伊拉克的薩達姆而言,其所依靠的就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伊拉克支部),而對於卡扎菲而言則依靠“自由軍官組織”這麼一個類似政黨的團體。薩達姆和卡扎菲都不是像巴沙爾▪阿薩德這樣的“二代”,而是靠自身的政治鬥爭取得黨內的領導權,然後再攫取國家的領導權。兩者的經歷也不是很相同。薩達姆是先參加復興社會黨,再推翻了推翻國王專制的軍事獨裁政權後,通過黨內鬥爭,建立的獨裁統治(有點繞)。卡扎菲則直接指揮軍事獨裁集團推翻國王專制統治,並且一直實施軍事獨裁。所以說不要看薩達姆經常穿一身軍裝,薩達姆並不是一個軍人,充其量是一個軍事愛好者。(難怪仗打的都很水)反而經常一身民族服飾的卡扎菲卻是一個純粹的軍人。


結語

薩達姆和卡扎菲都有著傳奇的一生,都有過輝煌的人生巔峰,正是這一巔峰才讓他們變得“瘋癲”。在攏權之初也都有著兼濟天下,反對集權腐敗的人生理想,可悲的是一旦當權之後就開始排除異己,成為了一個標準的獨裁者。他們愚弄百姓,壓制民意,鼓動民粹,製造對立,轉移國內矛盾,進行政治宣傳,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然而,天理昭彰一代梟雄,一個死於正義的審判,一個死於人民的搶下。有人可能會為二者叫屈,說是他們都是美國人推翻的,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兩個人真是深得民心的話,那麼美國人還可能有機會推翻他們麼?人是可以被殺死的,民心是不會死的,獨裁就是少數統治多數,才能稱得上是獨裁,他們的權力都不是人民賦予的,而是通過政治手段奪取的。不要因為獨裁者一時的施捨而心存感激,那是奴性,因為政治沒有包容性,不存在任何道德相對論,一個政策的失敗毀掉的就可能是一個國家前途。



古姿


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全名叫做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他統治利比亞全國長達42年之久,卻不幸於2011年被國內的反對派武裝虐殺。從當年公佈的一段視頻中來看,卡扎菲父子被當地的反對派武裝瘋狂虐待,最後被槍殺。臨死之前,卡扎菲驚恐不安,苦苦哀求活命,不斷遭到毒打,這很難讓人想到他是曾經國際社會上那個雷厲風行的利比亞梟雄。


長期以來,美國人口中的卡扎菲領導下的“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是北非最大的流氓國家,不過卡扎菲已去世多年,利比亞至今仍動盪不安。不可否認,卡扎菲這個名字對於利比亞的意義正在逐漸地淡去,但是相信無論如何,利比亞人民都很難抹去那段卡扎菲執政時代的記憶。

卡扎菲的出身並不顯貴,他於1942年出生於一個利比亞的普通牧民家庭。當時的利比亞還是意大利的殖民地之一,國內積貧積弱、動盪不安。少年時代的卡扎菲親眼目睹了國家內亂、百姓困苦的現狀,決心要改變自己家庭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1951年利比亞獲得獨立,成為主權國家。

卡扎菲的大學時代是在利比亞的班加西度過的,他本人酷愛歷史考古專業,有些近乎痴迷的學習熱情。也許是出於生活壓力所迫,卡扎菲最終還是放棄了所學專業,並進入利比亞軍隊服役。在這裡,他得到了前往歐洲學習的機會。卡扎菲接受了西式軍官教育,併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軍人。不過,他目睹了歐洲國家繁榮與利比亞國內的貧窮之後,更加堅定了要改革的決心。

(1969年,卡扎菲與穆斯林)

當時的利比亞政權由伊德里斯王朝的掌握,是一個保守的君主制國家。可是在上個世界5、60年代,世界各國先後掀起了風起雲湧的變革,許多國家由老舊的君主制過渡到民主的共和制,這對卡扎菲的思想而言影響深遠。特別是伊拉克的“7.14革命”,是卡扎菲後來發動政變的參照。

接受了西式教育的卡扎菲不滿伊德里斯王朝的保守統治,他認為國王伊德里斯一世膽小懦弱,一昧親近西方,不顧國內民生。1969年,27歲的卡扎菲聯絡“自由軍官”組織的成員和一些軍隊中的激進派士兵發動了政變,他們首先控制了禁衛軍,然後聰明地利用電視臺與廣播欄目向全國人民造成了革命既成事實的假象。一夜之間,伊德里斯王朝垮臺,軍官代表卡扎菲成為了一號人物。

(1971年,卡扎菲向支持者揮手)

卡扎菲執政以後,利比亞與北約國家關係惡化,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一方面是國家領袖的個人意志作祟,一方面是美國霸權的蠻橫不講理,利比亞曾與美國鬧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後來,利比亞雖然改善了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但北約組織無時不刻不想顛覆這個卡扎菲政權。美國和歐洲國家一直把他拒之門外,用“武器禁運”、“輿論指責”、“財富凍結”等一系列手段來限制卡扎菲政府。

卡扎菲的獨裁統治是建立在部落聯盟的基礎上的,他曾經試圖整合利比亞國內的地方部落勢力,但是沒有成功,並且導致了1993年的瓦法拉部落公開叛亂事件。最後,卡扎菲不得不做出讓步,在維持各部落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自己的統治。利比亞是北非有名的石油大國之一,東部廣袤的油田是利比亞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可是卡扎菲一方面打壓東部的部落,另一方面又抽榨他們寶貴的石油,導致利比亞東部許多部落不滿,“錫蘭尼加”地區的自治運動就是反對派抨擊卡扎菲的表現。


利比亞利用石油出口賺得缽滿盆盈,搖身一變成了北非第一富國。經濟狀況良好的卡扎菲在國內興辦教育、提高女權,取得的成就是可圈可點的。不過個性張揚的他處處以非洲地區最高領導人自居,一方面聯絡俄羅斯、伊朗等國,一方面又與中東的反美武裝勢力糾纏不清,觸動了美國人敏感的神經。可是,俄羅斯並不信賴卡扎菲,所以沒有伸出援手。

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卡扎菲試圖以“泛阿拉伯主義”推動全非洲國家進行聯合,直接損害了美國的核心利益(軍事基地、油田、政治干涉)。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石油價格暴跌只是引發利比亞國內動盪的導火索而已,動盪的背後是北約組織在煽動。等到後期,法國軍隊和美國軍隊的加入重創了利比亞的海、空軍。大勢已去的卡扎菲不顧形象落荒而逃,畢竟他已經不再是42年前那個年輕的小夥子了。


中外歷史

關於薩達姆與卡扎菲兩人,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看法,個人以為這兩個人的‘獨裁’的帽子戴的有點冤,自古以來無論那個國家無論怎樣的分分合合,最後都是強勢的個人或是利益集團掌權,薩、卡二人遵循的正是這一法則,而這兩個人所謂的獨裁帽子都是美國及其一幫狗腿子強行給他們戴上的,如果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劃分,那麼中東地區的幾個產油國毫無疑問也可稱之為獨裁統治,怎麼不見美國和它的狗腿子們去推翻?雙重標準,臉腚一體,這就是美國及其狗腿子小弟的醜惡嘴臉。至於薩、卡二人統治下的國民可以說應該算是幸運的,他們只是對政敵狠了一點而已,那時的伊拉克、利比亞人生活在和平時代,沒有戰亂,沒有饑荒,再看看現在,所謂的獨裁統治被推翻了,按理說人民生活應該更好了吧,事實恰恰相反,每天都在打仗,每天都在死人,而美國及其狗腿子們又在做什麼,所以看問題不能人云亦云,薩、卡二人只是成王敗寇的後一種結果罷了。


屠倭奴殺美狗

落後國家和地區才有的想象!

①中世紀的歐洲也是獨裁者是不是?過去皇權至上,打下天下不容易,可不得多作一下嗎?

②後來那個說,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是誰來著?

③法國的共和,美國的廢奴,都是民主進步的體現,死了那麼多人,如果兩國復辟了,那革命要再來一次嗎?

③獨裁者只是自身得利,甚至對子孫後代不利,所以思維縝密者並不願意做這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