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台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網友爭論不休,事實很扎心也很無奈

在這樣手機連接一切的時代,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很多普通人創造了就業機會。無論是快車司機,還是快遞小哥抑或是外賣騎手,雖然沒有像程序員和工程師一樣出眾的學歷和技術,但是隻要能夠付出努力,依然能夠在互聯網時代取得不菲的收入。

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網友爭論不休,事實很扎心也很無奈

說起外賣騎手這個職業,可能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雖然辛苦,但只有努力,收入自然會和付出成正比。但是最近,有網友反應,幾大外賣平臺的騎手註冊標準中,都疑似拒錄乙肝攜帶者當騎手,這也在網絡上掀起了一陣熱議。

根據媒體親自體驗後曬出的圖片可以看出,“美團眾包平臺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病毒性肝炎”患者騎手用戶不具備美團眾包正式註冊的資格。而在滴滴外賣配送平臺的用戶資格標準中,“病毒性肝炎”人群也在不得註冊人群之列。

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網友爭論不休,事實很扎心也很無奈

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網友爭論不休,事實很扎心也很無奈

雖然在註冊標準中,只是用“病毒性肝炎”這一籠統的標準拒絕了患病人群,但並未細化說明甲型和戊型不得註冊,媒體和網友們比較關注的乙肝人群也同樣不在此列。乙肝公益組織“億友公益”就因此向媒體表示表示,部分外賣平臺騎手註冊中的此項標準,對於乙肝人群卻、有歧視之嫌。

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網友爭論不休,事實很扎心也很無奈

在現行的《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中,確實將“病毒性肝炎(甲型和戊型)”列在其中,但是乙肝卻排除在外。但是外賣平臺的註冊規定中,卻並未對“病毒性肝炎”的具體類型加以描述,據此也有網友認為此舉不僅涉嫌拒錄乙肝攜帶者、歧視乙肝群體,同時也會助長社會對乙肝群體的偏見,無形中加深了“乙肝不能從事食品行業”這種錯誤理念。

由於餐飲行業本身的特殊性質,所以對於食品安全這個問題,無論是消費者本身還是餐飲商家,以及作為中間商的外賣平臺來說,都一直將其看做重中之重。食品安全大於天,外賣平臺嚴格把控騎手註冊標準,似乎並未有什麼不妥,尤其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潛在觀念,似乎對於此舉也是默認為支持的。

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網友爭論不休,事實很扎心也很無奈

但是在從另一方面來說,現有的官方文件中,均未限制乙肝攜帶者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而且相關衛生部門也一再宣導,乙肝是血源性傳播性疾病,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乙肝病毒。對於很多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本就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收到了諸多若有若無的排斥和歧視,而如果在就業門檻相對較低的外賣騎手行業,也因為相同原因被拒之門外,無疑對於他們的生活又是一次打擊。

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對於此事又有什麼看法呢,是支持外賣平臺的類似規定,還是覺得可以用更加合理的方法處置雙方矛盾,歡迎在評論區下你的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