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轎車還高!

汽車的風直接影響車輛前進的速度以及燃油經濟性,很多人都希望愛車的風阻越小越好,低風阻也是各大汽車廠商幾乎一致的追求,這裡不少人又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一些跑車的風阻係數卻比很多轎車還要高,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超跑的風阻可不低

通常情況下,我們覺得跑車的風阻係數應該很低的。作為一輛超跑,挖空心思去增加它的速度是重中之重,除了深度挖掘機械潛能之外,還包括想盡一切辦法將它的風阻降到極致等等。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畢竟超跑的加速過程中每一個阻礙都影響它的性能發揮,正因為這樣,大部分超跑都鍾愛於碳纖維材質,整體車身重量減少,發動機的動力增加,自然在速度上會有不俗的表現。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可事實上,現實中的超跑由於性能比普通車高出不少,它在設計上自然也就不能像家用車那樣設定200公里/時的最大速度了,這樣也就會帶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高速行駛時如何去克服大量氣流帶來發飄?同時還要保證過彎的穩定性和操控性!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所以超跑上很多花心思的設計其實是提高了風阻。比如為了保障輪胎的抓地力,匹配了更寬大的輪胎,擾流板的加裝提供了更大的下壓力,這些都是為了增加風阻,即便是大功率的發動機需要更多的空氣通過散熱器去散熱,發動機艙也就收集了更多空氣來增加風阻。這些都是為了性能作出的調整,至於大家關心的油耗,你覺得會是超跑們會在乎這個麼?

越扁平不代表風阻越小

在大家的觀念中,認為越扁平的東西風阻就越小,車想跑得快,就一定要扁平低矮的車身,這個按道理講是沒錯的,但是你知道嗎,像高爾夫球這樣的甚至比超級跑車風阻更低,最重要的是它根本就不是扁的!像翔哥當初跑出了跨欄冠軍是不是也是因為他臉上的坑窪?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高爾夫球上的這些坑能讓氣流更快地通過

如果你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們再來看看世界上風阻係數最低的車是個什麼樣?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這是一臺來自德國的實驗車Schlörwagen,它的風阻係數達到了驚人的0.15,是已知的風阻係數最小的車,它的外觀也因此像個蛋。如果所有的跑車都造成這樣你還會喜歡麼 ?要知道,目前網絡上可以找到量產車風阻係數的排名,排名前5看不到一輛超級跑車!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上圖中排名前三的還是常見的BBA之流,而那些超跑的風阻一般是多少呢?就以這個級別中的三大神車為例吧。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邁凱倫 P1的風阻係數約0.34,而它的百公里加速僅有2.8秒。剛剛被拉下紐北量產車圈速王的保時捷918,它的風阻係數為0.35,百公里加速也僅有2.6秒。而法拉利的旗艦LaFerrari接近0.3已經屬於奇蹟了,但是意大利人說的話,你能全信麼?

F1賽車的風阻大到嚇人

另外,我們熟知的F1賽車,它的風阻則達到了 0.6-1.3(在不同設定下),甚至超過了一塊木板的迎風面風阻(木板的迎風風阻是1)!儘管F1賽車各部件的風阻係數都不小,但是因其頭部投影面積非常小,所以F1賽車仍然可以在賽場上保持高速行駛。

你們上當了,很多跑車的風阻比輛車還高!

從上圖可以看到,風阻係數最低的是水滴形狀,而不是扁平狀。其實這個可以理解為,水在往下滴的時候被風捏出了阻力最小的形狀。排名第二的是半個水滴形,也就是上面那臺實驗車型的原型,再然後就是圓形,我們不難發現,風阻係數的越大氣流通過的就越慢。

所以再來看跑車和家用車就不奇怪了,普通家用車對空氣動力學的用武之地相對較少,圓潤平滑的線條反而能將空氣阻力降到很低的水平,加上沒有空氣動力組件,許多家用車跑高速時也更容易發飄,這也是超跑與家用車的明顯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