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武器,日軍步兵聯隊才配備四個,他搶走一個,鬼子拚命也沒奪回

1940年12月21日下午1時許,駐黨城、王快的日軍荒井大隊約500餘人,正掩護馱載物資的騾馬200餘匹,由王快向阜平方向緩緩開進。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三分區二團團長肖思明和政委黃文明商量,認為這是殲敵的好機會,便一面命令三營派出小分隊遲滯敵人行動;一面請示分區,準備全團投入戰鬥,在東王林口一帶伏擊敵人。東王林口在阜平縣城東南約15公里處,距西北王快鎮10公里,是大沙河和板峪河的交匯處。南面是大沙河,西面是板峪河(時令河),東、北兩面都是山,是理想的伏擊地域。

此武器,日軍步兵聯隊才配備四個,他搶走一個,鬼子拼命也沒奪回

肖思明團長和黃政委帶領部隊迅速趕到劉家溝一帶查看地形,站在預伏地點的山頂上,肖團長向營以上幹部介紹了地形,並迅速確定了兵力部署。太陽西下,一縷霞光出現在天邊。敵人已進入戰士們的視線。挑著太陽旗的鬼子正向王林口走來。主力剛剛通過板峪河,三營戰士就如猛虎下山似的直撲公路,迅速將敵軍衝成兩截。敵一個步兵中隊、一個炮兵中隊和騾馬一部,被我堵在東王林口以東地區。被截住的敵人像一隻被打傷的瘋狗,瘋狂反撲。三營的戰士也瞪著血紅的眼睛,猛烈地向敵人射擊,在戰士們的勇猛打擊下,鬼子反撲了兩次都失敗了。為了能夠頑抗待援,狡猾的敵人像一支烏龜似的退縮到六家溝東南側的兩個小高地上。這時,在重機槍掩護下,一營副營長李澤揚帶領三、四連向敵人的一個小高地衝去。與此同時,一營教導員率一、二連沿上白岔西南無名高地,向敵人的另一個高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激戰20多分鐘,打死鬼子30餘人,繳獲四一式山炮1門。

此武器,日軍步兵聯隊才配備四個,他搶走一個,鬼子拼命也沒奪回

鬼子的中隊長見丟了山炮,急眼了。為啥?41式山炮是聯隊炮,當時日軍一個步兵聯隊才有4門41式山炮。為了奪回,居然發射了10餘發毒氣彈。一營的指戰員迅速用尿浸溼毛巾,捂著鼻子繼續同敵人頑強戰鬥。為接應同夥,敵人主力開始回援,狼群似的向三營陣地衝去。三營指戰員沉著應戰,先將敵放過峪河,待其距陣地只有50米遠時,輕重火器突然開火,密集的彈雨潑向敵群,鬼子的狼嚎也變成了哀嚎,四處逃躥。正面過不去,敵人就以一部分兵力在正面佯動,主力偷偷繞到三營的右翼進行迂迴。肖團長早就料到了敵人會來這一手,在鬼子還沒開始行動時,就把偵察連和特務連加強到三營右翼。鬼子連遭失敗還不死心,又沿河床向前嶺方向機動,企圖繞到二團側後,配合正面再進行攻擊。此時,打紅眼的戰士們見敵人向後迂迴,便飛奔而去,當頭就是一陣狂射,打得敵人寸步難行,只得退回原處。

此武器,日軍步兵聯隊才配備四個,他搶走一個,鬼子拼命也沒奪回

在三營截擊回援之敵時,一營圍殲被截之敵的戰鬥也打得異常激烈。特別是為了那門山炮,雙方展開了激烈爭奪。使得山炮已三次易手。為了減少傷亡,肖團長決定由白天戰鬥改為夜間戰鬥,同時啟用二梯隊。二營上來後,從六連挑選18名戰士組成一個突擊隊,由全團刺殺教練五連二排李排長擔任隊長。為了配合突擊隊奪回山炮,營長命五連向東王林口攻擊,七連向劉家溝以東攻擊,雙雙牽制敵人。五連、七連打響後,突擊隊就像猛虎下山一般從中間的夾縫裡竄出來,直撲溝底守炮的敵人。戰士劉佔標第一個衝到炮前,與敵人展開激烈搏鬥,在子彈打光,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發揚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三個鬼子同歸於盡。趁敵人慌亂時,李排長一個箭步跳到敵機槍手側後,一刺刀結束了他的狗命。突擊隊的戰士們奮勇作戰,左拚右殺,將守敵全部殲滅。山炮四次易手,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最終成了二團的戰利品。東王林口伏擊戰,全殲被截之敵130餘人,斃傷回援之敵170餘人,繳獲41式75毫米山炮1門和一批武器、彈藥、騾馬及其他軍用物品,這是晉察冀軍區首次繳獲敵人的重型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