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男人有錢也不會買?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男人有錢也不會買?

01

看微博的時候,正好看到這麼一個視頻。

一個83年的高學歷未婚女藝術家,前前後後去到相親角體驗了10多次,歷時兩年,將這次體驗拍攝下來,作為她調研的攝影作品,取名為《順從的幸福》。

在視頻中,女藝術家舉著自己的徵婚廣告,在其中放了一個小攝像機,去記錄一些父母真實的對話和想法。

她的徵婚廣告上也模仿著,寫明瞭自己的條件:

遼寧人,獨生女,英國高等藝術學府

藝術碩士畢業,一等榮譽學位

性格獨立,風趣幽默;父母均為知識分子

欲尋經濟、思想均獨立的對象

前來詢問的父母很多,但見到女藝術家的徵婚廣告沒有年齡,無一例外都是開口問她那一年的,聽她說是83年的後,反應就很有意思了。

有的人意味深長哦了一聲後,說她勇氣可嘉。

有的人會直接說:年齡不行。

更誇張的是,他們得出了一個:讀書讀的太多了不好的說法來。

“本科畢業就行了。”

“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孩優秀的太多了,拿一萬、兩萬的工資,男孩三千、四千的工資,她不願意。”

“肯定有50%的女孩,35歲以上的,終身是要單身的,因為沒有人可以配啊。”

他們把男人比作銀行卡,把女人比作房子,年輕就是地段好,漂亮就是房型好。

他們說女藝術家沒結過婚,是個不錯的房型,但是年紀大了,就好比是郊區房。

聽完這些評價,女藝術家也會有些納悶,這樣條件好的她,竟然已經被貶值到這種程度了嗎?

02

在這次相親體驗中,女藝術家拍攝到了一些家長的肖像,他們很焦慮,很不開心。

她說:她並不反對婚姻,只是反對這樣一種衡量幸福的標準。

好像到了規定的年紀就一定要結婚,不結婚就好像過得很悲慘,人生就是失敗的一樣。

而之前出於巧合,我也有幸去了這邊的相親角逛了一圈。

相親角範圍不大,但是很顯眼,周圍不管是樹木還是休憩凳,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徵婚廣告。

家長們來來往往穿梭,熱鬧得像是菜市場,而那些徵婚廣告就像他們的商品,一件件被展覽被觀看,然後任人挑選。

或許在這當中,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父母在幫自己相親。

現如今,晚婚晚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父母越來越急切,以至於相親角盛行。

這是新舊觀念的衝突,想要改變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03

難道女人過了30歲就真的貶值了嗎?

素黑 的《好好愛自己》有句話說:女人的自我價值,從來不需要由男人賦予。

同樣的,女人的自我價值,也不需要靠年齡、靠婚姻來衡量。

過了30歲,甚至40歲的女人,照樣能活出別樣的風采。

就拿前段時間網上很火的《淑女的品格》來說。

這是由網友根據韓劇《紳士的品格》提出來的腦洞。

這個腦洞一經提出,就獲得了很多人的青睞。

四個美麗、有錢、自由的女人,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誰能說她們的人生是失敗的呢?

有人或許又會說了,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像她們那樣啊,現實中大多數的女人都是極其普通的,她們最終只能將就,妥協於現實。

確實,這才是大多數女人的命運,但如果你真的不甘願就這麼結束自己的一生,真的可以再固執一點,堅持自己的追求。

04

《剩者為王》裡,金士傑扮演的父親,說了一段很感人的話。

我是她父親,三十幾年前是她來了,才讓我成為一個父親,我也是希望她能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夠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

對很多人來說,愛情和婚姻都不是百分百對等的,這我相信,但對她來說,就像堅持了很久很久的一個準則,作為父親,我就應該跟她一起去守護,只要她認定了,我就陪著她。

她不應該為父母親結婚,她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瘋言瘋語,聽多了就想著要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去結婚,昂手挺胸的,要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有一天就突然帶著男方出現在我面前,指著他告訴我說,爸你看,我找到了,就這個人,我非他不嫁!

那天什麼時候會到來我不知道,但我會和她站在一起,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裡,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這是一個我做父親的心願。

其實真的不用著急,結了婚不一定幸福,不結婚的也不一定就是失敗。

人的一生,總是容易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卻很難堅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願你能走過歲月風霜,找到那個想要攜手餘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