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比“女人”本身還重要?

英國知名作家William Golding寫過這樣一段話:

無論你給一個女人什麼,你都會得到更多回報。

如果你給她一個精子,她會給你一個孩子。

如果你給她一個房子,她會給你一個家。

如果你給她一堆食材,她會給你一頓美餐。

如果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給你一整顆心。

她會使你給她的東西放大和倍增。

那如果你給她,她自己呢?

她好像忘了她自己。

有人說,男人遇到坎了可以一死了之。

但女人遇到坎了想死都不能死,

因為她一睜開眼睛,周圍全是需要她照顧的人。

每個成年女性,可以為所有人活,唯獨不能為自己。

有什麼比“女人”本身還重要?

有人說,中國女人有四大不幸:

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有多少女性,回到家後會遇到這樣的情景:

“今天吃什麼”、“燒水了麼”、“我的襪子你收哪了”……

有位作家曾這樣描述中國式的丈夫:

他們認為家裡的地板永遠是乾淨的,飯菜永遠都是自己香的,衣服永遠都是自己洗乾淨碼放整齊的,家裡什麼東西沒有了,或者找不到,只需大叫一聲老婆就可以了。

張泉靈曾經說,

最沒用的嬰兒用品,就是爸爸。

父愛如山,就是爸爸像山一樣一動不動。

有什麼比“女人”本身還重要?

總有人說,中國女性地位很高。

但是我卻覺得,

我們這個社會,對女性的關注真的做得太少了。

連孩子都可以在作文中寫“我的媽媽是一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連一個孕婦的命也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連生完孩子出去找工作都要被指責沒有好好帶孩子……

有數據表明,全球患抑鬱症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多一倍。

而在婚姻中,女性承擔的婚姻壓力比男性高三倍。

就是這樣,我們依舊在要求女人,要美,要瘦,要懂事;

要識大局,要有經濟能力,要讓著婆婆,要孝順,要賢惠。

有什麼比“女人”本身還重要?

《神秘巨星》有一幕特別打動我。

片子裡的媽媽,天天被家暴,但是不敢離婚。

女兒說你必須離婚,我帶你走。

媽媽說了一句話:

我的父親沒有問過我就把我嫁給了你的父親,現在我的女兒也沒有問過我的意見,

就要我和我的丈夫離婚!

我的人生有人問過我的意見嗎?

每個女人,走著走著,過著過著,就變成了妻子、兒媳、媽媽。

好像也沒有走錯。

可是這些身份,為什麼比“女人”本身還要重要?

親愛的,我們都知道,你是好女兒,好媽媽,好妻子。

可是,請永遠記得,在這些身份下,你先是一個人,一個女人。

你可以不用為了父母和社會壓力去結婚,

不用為了照顧家庭而犧牲自己,

不用為了孩子而忍耐一段不幸福的婚姻。

你有權利擁有自己的人生。

有什麼比“女人”本身還重要?

生而為人,其實都會受困於生活中那些無聊、噁心、齷齪、孤獨……

我見過看似美滿的家庭背後一個女人的哭泣,

也聽過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得了抑鬱症,

還知道很多人其實過得並不開心。

與其說我們害怕生活,不如說

我們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如果一個女人,總是把自己定位在那些所謂的社會身份中,

那麼,早晚會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令自己淹沒在無窮無盡的焦慮中。

你追趕的,永遠是別人定義給你的人生,而做不了自己。

有什麼比“女人”本身還重要?

最後送給所有的姑娘:

請珍惜你的脆弱,你的直覺,你的悲憫,你的純淨。珍惜自己。

沒有一個女人存在的意義是繁衍下一代。

上帝讓女人生育,是因為我們的身體裡蘊涵著最寶貴的力量—— 愛。

如果愛讓人有了軟肋,

那她也一定賦予了我們鎧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