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战机的机炮在空战中的价值一直都颇有争议。当然,机炮必要论者似乎有一个无懈可击的观点,那就是越战时期美军F4战机被各种虐,然后在后期加装机炮。

其实,大家都回避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加装了机炮的F4,其实并没在空战中有用机炮击落敌机的任何战例。还有一个事实是,1972年以后,世界上没有任何空战中使用机炮击落敌机的案例......

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美海军装备AIM9D的F4J并没有机炮。请知道一个事实:美军舰载机部队是最重视格斗训练的

其实,美军为F4加装机炮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格斗弹(AIM9B)还不够成熟。AIM9B在使用中相当坑爹,1.5公里的射程在当时自然看似能秒杀机炮,但锁定目标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战机比较注重稳定盘旋的性能),而且导弹只能追踪战机高温尾流使得其无法进行迎头射击......最坑的是AIM9B容易受到阳光的干扰,实际上“战机飞向太阳能躲导弹”的说法就源于此......不得已之下,美军才为F4加装了机炮。

这里,大多数人又一次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事实:加装了机炮的F4战机称为F4E,而美军在同时期改进了AIM9导弹,并加装到了改进的F4J战机身上——F4J是没有机炮的....F4家族中,只有F4E装有机炮。

借用一下前空军上校戴旭在其著作中的观点吧:“越南战争最明白无误地昭示,几十年来主宰天空的机炮时代即将结束,导弹时代就要到来....”——《盛世狼烟》第四篇之四,“越南战争中美国是怎么运用空军的”。戴旭对于越战中美军对空中力量的使用有深入的研究,书中有许多非常独到的见解,大家不妨一阅,这些观点比网上无休止的嘴炮强多了。

F4在越战中暴露的问题,恰好给了美军一次绝好的改进其空空导弹的机会。我们千万不能只看到美军吃了点亏,就无视他们吸取教训后的进步。装备在F4J上的AIM9D导弹性能便有了大幅提升。而在空空导弹真正成熟之后,便再也没有机炮击落敌机的战例——比如英阿马岛战争。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在那场战争中,英军的海鹞战机总计用AIM9L导弹击落21架阿根廷战机。讽刺的是阿根廷空军甚至没有将海鹞纳入其机炮射击范围的记录,而海鹞自己的机炮也从未对空中目标开火的记录(对地支援倒依然是刚刚的)

以上只是一些历史事实,老托想说的是,许多看似无懈可击的论调实则漏洞百出。研究问题绝不能片面。

说回到歼20有没有装机炮。

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机腹和机背,所有可能的位置都没有安装机炮的痕迹

如果空战来到了第五代战机的时代,五代战机的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能力和高机动性决定了交战双方是几乎不可能相互进入机炮的射程的——或者说,能接近到这个距离,你的格斗弹早把敌人干掉了还憋着用机炮干啥.......以歼20使用的PL10E为例吧,它的总师梁晓庚在珠海航展上接受采访时明确地透露过PL10E的某些性能。“其最大过载在60G以上,最大攻角达到了气动设计的极限......” “最大离轴角可达第三代空空导弹的数倍....”(这段采访记录被记载于2016年12月的某期《世界军事》杂志上,有兴趣的看官可自行了解)。好了,说到这里,在现代空战中,你确定格斗弹搞不定的事你能用机炮搞定?

何况在未来,换装WS15的歼20会与F22一样具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在这个状态下机炮格斗简直是天方夜谭。

补充一句,五代机的隐身能力可以压缩双方互相发现的距离,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距离会被压缩到机炮射程以内......再怎么压缩,十来公里的距离还是有的,而这恰好是PL10E或AIM132施展的距离,机炮这种短腿依然是够不着的。

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梁总是PL10E的总师,他对于空战的理解和研究不知到比网上那些嘴炮大师强到哪去了.....

有个观点十分有意思:空战中导弹打完了怎么办?这个问题老托给予两个字评价:抬扛。打完了就撤呗.......那机炮弹打完了怎么办?您是不是还得给战机加装把刺刀??

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现代格斗弹动辄十几公里的射程,而机炮撑死500米,怎么也轮不到机炮捡漏。
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用机炮对地火力压制倒是挺管用,但要实现这个功能加装个机炮吊舱就可以了,为此付出宝贵的重量代价你确定会更有利于空战?关于歼20有无加装机炮,这些事实可供参考

F35B/C都没有安装机炮,但可以根据需要选装机炮吊舱。请不要忽视F35的定位:联合攻击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