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句话巧妙辞退了功臣,功臣竟毫无怨言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但自从他登基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整日愁眉苦脸心事都写在了脸上,大臣们看到君主这个样子议论纷纷,都在揣摩皇帝的心理。

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句话巧妙辞退了功臣,功臣竟毫无怨言

同大臣们一样的还有刘秀的一个宠妃,刘秀自然不会将心理的话对大臣们讲,但妃子属于“自家人”,有什么心里话还是能坦言相对的。

一日刘秀的宠妃见刘秀郁闷异常,便担心的问道:“陛下为何愁眉不展?妾身或许可以分忧。”,刘秀眉头皱了皱道:“朕忧心的是国事,你一个妇道人家如何分忧?”,但刘秀心中有事不吐不快,又道:“治理天下当用治天下之材,如今朝中功臣武将颇多,但是能治理天下的太少了,这种状况若是不变该如何是好?”

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句话巧妙辞退了功臣,功臣竟毫无怨言

宠妃闻言笑道:“天下这么多名士大儒,陛下只需招贤纳士,何必愁这么许多?”,刘秀深以为然,便派人多方寻访,果然招来了许多治国儒士,其中就包括卓茂、伏湛等名士。

刘秀封卓茂为太傅,食两千户,大肆封赏,又封其长子为太中大夫,次子为中郎;伏湛本就是西汉的旧臣,被任命为尚书,掌管朝廷的制度。

皇帝如此封赏势必会引起那些功臣的不满,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到头来却让这些没有出一分力的人爬到了自己头上,仍谁心中也会有几分恼火,但碍于皇帝的面子隐忍不发,最多上书表达自己的不满。

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句话巧妙辞退了功臣,功臣竟毫无怨言

卓茂、伏湛深知这点主动请刘秀降自己的官职,并表示一定会忠心耿耿竭力而为,刘秀不肯,并表示让他们放心。

刘秀见面前如山般的文书也是头疼,这其中大多数都是那些功臣表达的不满,对他任用儒臣显然都是不理解。

事实上刘秀在继位的第二年便开始封赏有功之臣,被封候的都有极大的荣誉,但都没有什么实权,手里有实权的权力也会被逐渐削弱,这是每一个皇帝肯定会做的事,没什么好说的。

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句话巧妙辞退了功臣,功臣竟毫无怨言

一日,刘秀将大将军邓禹叫来,这个邓禹不仅被封为梁侯,还在朝中任大司马一职,地位乃是功臣中最高的。

刘秀叹息道:“自古功臣多无善终,但朕不想这样,你智勇双全,应该知道朕的苦心!”

邓禹对刘秀的话深有感触,回到家中与家人们商量,亲眷都认为他趁早辞官为好,邓禹却说:“皇上能对我直言,说明他心中还是有我们这些功臣的,而且用意绝非是让我辞官那么简单,而是让我再去说服他人。”

于是邓禹对那些武将功臣逐一说服,又在朝堂上主动辞去大司马的职位,其他功臣见此也纷纷效仿。

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句话巧妙辞退了功臣,功臣竟毫无怨言

刘秀大喜,立马任命伏湛接替邓禹大司马的位置,功臣也没有丝毫怨言,此后刘秀便让他们养尊处优,基极尽优待,同时也避免了功臣干涉朝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