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出“王炸” 騰訊的底牌在哪裡?

阿里巴巴6月24日公佈了其新零售的王炸產品—釘釘。

阿里的基因,是To B的商家運營基因,是千錘百煉的小二,以及一輪一輪被炮火洗禮的大型傳統品牌商,淘品牌已經碩果僅存。

騰訊收入,來自遊戲,尤其是王者榮耀,但是遊戲再火爆,換膚和道具的收入再高,也終究是一個遊戲公司。而遊戲所面臨的道德壓力,非常之大。

而短視頻方面,抖音給了騰訊莫大的競爭壓力,霸佔了年輕族群的眼球時間。騰訊的微視,倉促應戰,可是消費者心智和習慣,已經被抖音佔據。騰訊希望靠微視來逆襲短視頻,而黃金時間窗口正在飄過。

2017年雙十一的二選一,徹底打醒了騰訊和京東,於是乎”智慧零售”橫空出世。如果沒有對商業,尤其是實體經濟的深度參與,騰訊就是一家遊戲公司,加上一個廣告部。智慧零售,是唯一可以支撐騰訊市值增長的要素。線上的零售格局,天貓/京東/唯品會,已成定局,與騰訊沒啥關係。因此騰訊智慧零售的焦點,必然是搶奪線下的場景。

成功=戰略*組織能力

先看戰略,騰訊成立了智慧零售戰略部,從俯視視角的“賦能”,改為了平等親民的“助手”的概念,騰訊放低了自己的姿態,這獲得了傳統零售的心理認同。騰訊重磅參與CCFA(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8年3月份的深圳論壇,數千元的入場券,一票難求,充分說明了實體零售對於騰訊智慧零售的殷切期望。

騰訊智慧零售提出“助手”的口號之後,問題也隨之而來:

1、騰訊理解實體商業嗎?

2、如果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怎麼做好”助手”?

阿里的商家事業部,除了原有的線上零售,更是招募了大批來自實體零售的精英專家,對於商業的理解較為深刻和透徹。

盒馬鮮生的成功,除了侯毅先生的商業智慧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核心團隊來自阿里巴巴的O2O事業部,帶著早期的經驗和教訓,近百人殺到上海,利用盒馬這個完全獨立的體外體系,進行創新。當盒馬獲得了成功後,馬雲先生才到盒馬上海張揚路店,滴血認子。阿里巴巴通過盒馬鮮生,通過天貓小店/親橙裡等等,空陸兩棲作戰模式,透徹理解和升級線下零售。

而騰訊的組織能力,則還需要進化:

2、騰訊社交廣告,也在做智慧零售;

5、京東無界零售是否與騰訊的深度協同,還是處在內部左手和右手博弈的過程。

那麼騰訊智慧零售的產品解決方案示範案例…….分別在哪裡呢?

To B,騰訊基本上三句話:1我很大很牛,2我有很多資源和社交數據,3請你掏錢做廣告。

全渠道模式下,零售的大致環節分解為:

1、內容;2流量(線上流量+線下門店客流);3、門店運營(線上門店+實體門店);4訂單(線上訂單+線下訂單+OMS);5收銀支付(聚合支付);6商品交付(用戶提袋+電商物流+門店發貨等)。

對應的,我們看阿里的線上路線:

數據銀行-阿里媽媽UniMarketing-品牌天貓旗艦店-收藏/訂單-支付寶-電商物流(菜鳥)

阿里的新零售線下路線:

品牌商-實體店客流-釘釘-訂單-支付寶-用戶自提(或門店發貨)

釘釘和支付寶,可以把品牌的天貓店鋪和線下全面打通,像一顆鋼釘,牢牢的掌控了實體門店的數據,從而實現了四個在線:1、顧客在線;2、店員在線;3、商品在線;4、管理在線。

而來自實體門店的數據,可以向上反哺阿里媽媽和天貓的數據,形成立體的用戶畫像。

再看看流量廣告部分:

阿里媽媽:銷售收入1000億/年vs騰訊社交廣告:330億/年。

從品牌商的視角,阿里有強大的數據銀行和UniMarketing,廣告直接跳到天貓旗艦店,直接CPS獲利,所以品牌商的營銷側是完整的全程數字鏈條,持續優化。

實體零售伸著脖子瞪大眼睛,看阿里新零售日新月異,焦慮感的同時,耐心承受著煎熬,等待著騰訊雲能夠落地,去深入骨髓的理解商業。騰訊與實體商業的距離,必然需要第三方來填空,所以扶持和賦能ISV,是必然選擇。而騰訊雲的渠道部門,強大的To C產品邏輯下,是否合理的To B,從商務上和資源上理解和支持ISV,都是一個挑戰。

基於保護頭部品牌商的數據安全,騰訊的Tencent Data Cloud採取了最嚴格的管控,導致了ISV無法形成對腰部和長尾客戶的深度創新。騰訊雲的渠道部門,要求ISV開放其產品進行評審,問題來了:To C的產品經理,是否有能力來評價To B的商業邏輯?

而ISV的那點行業know-how,隨時擔心被騰訊雲抄襲。騰訊的內部賽馬競爭模式,個別部門為了搶頭牌,把代理商的客戶撬掉,簽約成為直客,殺雞取卵,這種泣血祭天的方式,給合作伙伴和客戶帶來了驚慌和不安。騰訊顯然還需要加快其成人禮,才可以真正的形成和阿里的正面競爭。

我們來看一下騰訊智慧零售的發展進程:

2017年,提出智慧零售的口號;

2018年,智慧零售起步,入場;

2019年,對於騰訊,將是“決戰”的一年;人工智能的興起,將導致中場異常熱鬧;

2020年,或者稍晚,阿里騰訊的格局成型。

結論:留給騰訊智慧零售的時間,越來越緊張了。

對實體零售而言,除了數字化的影響之外,還有業態調整、競爭模式、人才組織等更深層次的問題迫切解決,否則給螞蟻插上A或T的翅膀,它仍然還是飛螞蟻,不是蝴蝶更不是小鳥。

阿里或騰訊的塵埃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絕大部分零售企業不在頭部,離阿里騰訊還有一段距離,讓阿里騰訊的方案再完善一會,讓子彈再飛一會。

阿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