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明朝的皇帝們,防止皇子對皇位的追求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

導語:清朝和明朝的皇帝們,防止皇子對皇位的追求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王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防止有人起兵造反,於是便對皇子採取了囚禁制。所謂的囚禁制就是不給皇子土地,也不許皇子們出城,皇子們必須把家安置在京城中,皇子們如果沒有理由就出京六十里,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所以說啊,清朝的皇子就像是籠中的鳥一樣,雖然過著舒適的生活,有著優厚的待遇,但卻沒了自由。

清朝和明朝的皇帝們,防止皇子對皇位的追求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

當然了,為了讓皇子瞭解百姓生活,每次皇帝出行的時候都會帶著皇子。本以為如此嚴加防守就能避免皇權之間得爭奪,但統治者還是輕看了權利對於人的誘惑力,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就發生了“九子奪嫡”的事情。後來雍正即位後,為防止這種事情再次發生,便改進了立儲制度,改為秘密立儲,禁止皇子之間結黨,但還是沒有改變皇子之間的爭鬥。

清朝和明朝的皇帝們,防止皇子對皇位的追求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

其實清朝之所以如此重視對皇子的控制,和它的上一個王朝明朝有著很大的關係,自從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以後,就一直想著怎麼將自己的天下一直延長下去,他左思右想,終於有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到全國各地去當藩王,當朱元璋把自己的這個決定告訴他的臣子時,立馬就遭到了反對。

清朝和明朝的皇帝們,防止皇子對皇位的追求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

雖然說將皇子們派到各國做藩王可以幫助國君鎮守疆土,但隨著藩王勢力的強大,朝廷一定會失去對其的控制,到時候必定會發生叛亂的。畢竟西漢當年的“七國之亂”可謂是讓人汗顏啊。可朱元璋才不管這些呢,現在他最想要的就是讓自己的天下可以延續,於是他便把除了大兒子朱標以外的其餘25個兒子全都派到全國各地去當藩王了。

清朝和明朝的皇帝們,防止皇子對皇位的追求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

不僅如此他還把很多開國大將給殺了,所以他只能依靠他的兒子來幫他守住天下。終於該來的還是來了,由於藩王的勢力越來越大,朝廷越來越控制不住他們了,朱元璋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他臨死的時候留下的遺照,不準這些藩王回京,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他們造反,後來的君王為了想要控制他們想要將他們的權利收回來,這下可把他們惹急了,才導致了朱棣的造反。

清朝和明朝的皇帝們,防止皇子對皇位的追求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

清朝也就是看到了明朝前車之鑑才會對皇子如此的控制,就是為了防止皇子之間的爭奪,可是還是未能阻止。明清兩個朝代截然不同的政策,都未能避免悲劇的發生,畢竟在權力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