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擁抱區塊鏈?看完這篇海外的評論也許你會有答案

當區塊鏈技術在短短一段時間內創造出了一批百萬富翁後,這灘原本就不太平靜的水變得更加魚龍混雜。“區塊鏈”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大眾耳中的熱門詞彙。

要不要擁抱區塊鏈?看完這篇海外的評論也許你會有答案

區塊鏈是一項具有分散性、可拓展性和安全性的技術,它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成為了數字化轉型的強力推動器,並且創造了一個新的就業經濟。有悲觀人士者宣稱,區塊鏈技術將會擾亂原有的工業供應鏈,將房地產交易變成流水線,甚至還會重新定義媒體行業。MadHive 的首席技術官 Tom Bollich 則表示,“我認為區塊鏈就是下一個互聯網時代的主導。過去,超文本傳輸協議使人類擁有了網站…而現在我們迎來了區塊鏈,就像是迎來了計算機的新篇章一樣。”

就業數據似乎證實了區塊鏈正處於上升和發展的階段。谷歌的調查數據表明,該技術當前正在享受一輪又一輪的興趣熱潮的追捧。indeed.com 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區塊鏈相關的工作崗位自 2015 年以來激增了將近 1000%。像美國投資國際集團 Capital One、德勤、有限電視聯播網 ESPN 和 eBay 這類企業組織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向外招聘區塊鏈工程師,對內則大力開發項目經理的有關培訓,甚至還在尋找專業的律師團隊。

要不要擁抱區塊鏈?看完這篇海外的評論也許你會有答案

儘管這項技術的應用看似充滿了無限可能,但對於所有人來說,理解區塊鏈的運作和它的重要性都是一件困難的事。區塊鏈在根本上就是一個不斷擴大的數據庫。類似於銀行記錄,每筆交易都被記錄在案,隨後向公眾開放。數據庫依賴於一種新的加密方式,允許開發人員驗證每筆交易的真實性。

每筆交易都加強了數據庫,為了激勵礦工(使用強大的圖形處理器 GPUs 解決運算難題的個體或者組織),每個鏈都會發放一個電子硬幣,也就是所謂的虛擬貨幣。每 8 至 10 分鐘,比特幣區塊鏈就會釋放交易的節點或者區塊。礦工只要努力就能獲得一枚硬幣,在這個過程中鏈的加密性也隨之增強。因為代碼是向所有人的電腦開放的,這種可視性和公共性也常常讓區塊鏈技術被稱為活動的“公共分類賬”。

Bollich 的合夥人 Riot Blockchain 的首席執行官認為,儘管區塊鏈與比特幣具有高度聯繫,它卻擁有大量的標記數據。John O'Rourke 還在 TechRepublic 的採訪中表示,“區塊鏈主要建立在數學基礎上,而不是有概率被黑客入侵的事務。區塊鏈可以將所有活動數字化,並保障分類賬上的所有獨立交易。”

要不要擁抱區塊鏈?看完這篇海外的評論也許你會有答案

區塊鏈技術並不侷限於比特幣,它的代碼也非常容易分叉。這也導致了虛擬貨幣作為鏈的副產品迅速發展。比如大名鼎鼎的以太坊,這個公共區塊鏈平臺創造了一種特有的虛擬貨幣,名為以太幣。還有像門羅幣這樣著重隱私交易的虛擬貨幣,也在市面上擁有一定的粉絲數量。目前,已經有許多公司引入了區塊鏈技術,微軟和亞馬遜這類公司利用鏈驗證雲數據,谷歌在無人駕駛技術上大顯身手,遊戲商則用它辨別電子產品的真實性。

對於一些人來說,源於算法的自動分配和政府的零控制使虛擬貨幣極富魅力。在 2017 年的下半年以及 2018 年的上半年,首次幣發行 ICOs 就籌集到了數億美元的投機資金。

不過,智者也曾勸誡過世人,“切莫輕信炒作和泡沫。”我們應該學習 Flavor Flav 不變的智慧,重新審視虛擬貨幣和區塊鏈這股熱潮。想要準確評估虛擬貨幣的價值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同時,一些虛擬貨幣極易被黑客入侵,它們大多數都猶如強弩之末,有些甚至永遠淹沒在茫茫的市場中,無法發出聲響。就算是比特幣和以太幣這樣有一定基礎的虛擬貨幣也經常在價格上大幅波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欺詐交易人的打壓更是使政府的介入無可避免的進入了這個世界。

儘管看漲區塊鏈技術未來長期的表現,調查公司 Gartner 的分析師還是馬上意識到,企業集成並不是十分輕鬆。近期有告顯示,14% 的首席戰略官擔心這項技術將會顛覆IT部門內部重大的組織和文化。還有 77% 的首席信息官表示,他們的機構在短期內沒有接觸區塊鏈技術的打算。

不過,谷歌前高管和 Petram Security 的首席運營官 Alex Feinberg 對區塊鏈技術未來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他強調,區塊鏈初創公司正在崛起,對於那些天賦過人的程序員和集成專家而言,就業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Feinberg 還表示,“當我逐漸瞭解投資銀行的工作和銀行系統的構造時,我很清楚地看到,美國政府和美國銀行體系正深陷泥潭之中。”他認為方法在於“分散”,而區塊鏈正是創造這種“分散”的關鍵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