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又一次半夜雞叫!歷史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假如A股重回2638點,會是又一次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嗎?

凌晨,又一次半夜雞叫!歷史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2016年1月27日,滬市創出2638.30調整新低,這也是2015年槓桿牛市見頂以來的調整新低點。然而,對於這一調整低點,已經較5178高點下跌49%左右的空間。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後,A股市場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近50%的累計最大跌幅。

然而,時隔兩年半的時間,A股市場又一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且有逐漸接近2800點的趨勢。但,時至目前,雖然市場仍未出現有效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多項指標已經發生了不少本質性的變化影響。甚至,目前已有大半個股的股票價格已經跌破了2638調整低點的水平,更有甚者,其價格水平已經跌破了1849點的位置。

由此可見,在當前多數個股創出調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場指數反而並未失守2800點的位置,實際上也說明了市場指數有逐漸失真的意味。確實,縱觀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價格表現,依舊離不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在多數個股價格跌破2638低點的同時,卻有部分白馬藍籌股的價格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附近,兩極分化局面非常明顯。

時至目前,滬深主板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狀態,滬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與港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有逐漸縮減的趨勢。與此同時,對於A股市場破淨股情況,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的破淨股數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極端熊市的破淨股數量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運行狀態分析,多項市場指標似乎有逐漸步入歷史低估值的狀態水平,而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分析,只要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發生實質性惡化的問題,那麼市場估值壓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

即使當前股票市場已經跌至2800多點的位置水平,但從政策環境下,似乎仍未顯示出明確性、有針對性的救市信號。其中,以IPO發行節奏來看,依舊維繫一週一批次的IPO發行速度,但從單批次的IPO募資規模來看,有重返至個位數的募資規模水平。至於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似乎有逐漸往多領域的方向延續去槓桿的趨勢,而資金端、資產端乃至其餘領域的去槓桿化舉動,也給了資本市場不少的不確定風險。

或許,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依舊未能夠走出股市築底的謎局,而熊市築底週期以及調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數。此外,對於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創出了15年下半年以來調整行情的新低點,而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也於近年來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與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漸接近的趨勢。

假如A股市場重回2638點,或許市場會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後加速下行的過程,而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部,與2013年6月下旬錢荒風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現類似。至於另一種可能,則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穩,而之前市場的強勢股加速補跌,由此導致市場指數加速下行的表現,但此時可能會存在個股明顯分化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場再度重返2638點,那麼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以及破淨率水平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運行狀態,而一旦股票市場的估值狀態被大幅壓低,這或許給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抄底機會。

在股市重融資升溫、金融市場延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往往會加劇股票市場的波動風險。假如A股市場再一次重回2638點,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中長期抄底佈局機會,但對不少人來說,卻談不上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當前的政策環境對高槓杆工具的厭惡感較強,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動性補充的前提下,槓桿工具的熄火,卻大大減弱了槓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另一方面則在於熊市築底以及金融市場去槓桿往往會是一個比較煎熬與漫長的過程,即使市場估值足夠低、市場指數足夠便宜,但距離下一輪牛市啟動恐怕仍有較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在股市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長期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個股分化加劇也是在所難免。換言之,即使未來市場有重返3000點乃至3500點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會遠遠跑輸同期的市場指數。由此可見,即使股市重回2638點,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長期戰略投資機會,但投資策略不正確,往往還是很難享受到後續市場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與價格得以大幅壓低之際,或許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有準備的人、留給有足夠耐心的人,但這類群體的實際佔比卻非常低。


為什麼中國股市只跟著外國股市大跌,卻不跟著大漲?

中國股市已經成長28年,真正全民共贏年份區區只有三四年時間,而三四年賺錢效益兌現後沒有及時鎖住利潤,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麼漲上去就怎麼跌回來,導致中國股市10年過去指數還倒跌沒了3000指數,這樣的市場股民沒有怨氣才怪,不罵都不正常

中國股市主要還是散戶市場,散戶為主體角色,但往往主體角色卻把主力機構當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時候就連都配合他們想要連根拔起(去散戶化);這樣散戶化怨氣更加濃,罵聲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拿題主的問題來分析,為什麼指數上漲,股票卻在跌呢?這是描述了2017年藍籌慢牛行情,個股嚴重分化,指數在“漂亮50”帶動下上漲,個股卻賺了指數虧了錢;“買的假股票”“買在2600套在3500”“牛頭熊身”等等罵聲一片;中國股市確實走出了這麼的行情,指數連漲,個股連續陰跌破了2600的股價,甚至有些跌破了歷史新低;中國股民罵股市我覺得非常正常,就連我都想要罵中國股市,但是罵有什麼用,只能面對事實,我們改變不了市場,吃啞巴虧吧!

中國股市確實問題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國十年還在熊市中沒有走出來,指數倒跌一半;這些都是問題是主要原因,投機性太強,肉弱強食,把散戶當韭菜收割,為何不能和平相處呢?退市企業沒有幾家,上市企業每週十家!上市圈錢後業績360度轉變,馬上翻臉不認人,留下垃圾股份給散戶們自己買賣,自由發揮等等的一個市場,試問又有幾個股民能受的住這個怨氣呢?只能用罵聲一片來發洩散戶們的情緒!中國股民們只能吃啞巴虧!

股市就是一個大型遊戲,有的人在這裡實現了財務自由,有的人在這裡傾家蕩產,還有的人啥也沒得到,也沒留下什麼。作為散戶,都很崇拜所謂的“股神”,其實更多的是嚮往造富的故事。如今中國股市巨大的賺錢效應,吸引著大量的淘金者,但這些淘金者同時又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最終在股市裡只有20%的人能賺錢,而80%的人都是虧損。因為他們多數都不瞭解中國股市的遊戲規則。


中國股市為什麼跌?

答案是唯一的,缺錢。

股市是一個流動性支撐的市場,只要缺錢,缺少流動性,股市十有八成就會下跌,但很多人會反問,中國真的缺錢嗎?發了那麼多錢,還缺錢?!其實很簡單,錢這個東西,跟其他的東西完全不同,發的越多越缺,因為發的越多,錢就越不值錢,越不值錢的話想要用錢去購買更多的東西,就越需要更多的錢,也就是越缺錢。

缺錢不是問題,問題是為什麼缺錢?

我總結了三大原因,這三大原因你肯定沒有聽說過。

第一,中國要高成本發展

我告訴大家一個數據,我國單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印度(專題)的2.8倍,生產全球5%的GDP卻消耗了全球近70%的水泥、40%的鋼材及10%的原油。中國每增加單位GDP的廢水排放量比發達國家高4倍,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比發達國家高10多倍。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中國只要發展,就是要比別人花更多的環境、人力和資金成本。也可以這麼說,美國人和日本人想要掙10塊錢,可能只需要花2塊錢的成本,而中國需要花12塊錢。在這種情況下,整個中國都處在缺錢的狀態,而且會越來越缺,因為很多過去所欠的環境、資源等債,都必須要還了,“缺錢”基數越來越大。

第二,美國小試牛刀,中國地動山搖

缺錢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自己不敢多發錢了,那這是怎麼造成的呢?我覺得這還得“感謝”美國。

關於中國收緊貨幣,去槓桿等金融監管加強的問題,真正刺激到監管層面的,實際上是2014年至2016年的一輪人民幣(專題)貶值,三年間,人民幣貶值超過15%,這個數字看上去並不是很大,但要知道在此期間,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從3.9萬億跌到了2.9萬億,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蒸發”。

其實蒸發的外匯儲備不只有1萬億美元,因為這三年時間,如果按照2013年新增4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增速看,在人民幣大幅貶值的2014至2016年,中國至少流失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全世界除了中國,只有日本的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

凌晨,又一次半夜雞叫!歷史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現在中國跟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的糾紛,實際上很顯然是非常表象的問題,2013年至2016年中國蒸發的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實際上至少有一半流入了美國,流入了美國資本市場,而美國對中國的實體貿易出口,每年僅僅只有1300億美元,也就是說,2013年至2016年人民幣的貶值,帶來的中國外匯儲備直接流入美國的額度,如果按照貿易來算,相當於美國突然間給中國出口增長了8到10倍。

因此,才有了這樣一個段子:

如何轉移資產去美國?

說實話,現在管制比較嚴,真是難辦。 但也不是沒辦法,比如你現在已經有點境外資產了,要轉移境內資產就比較好辦了。舉個例子,你只需要分別在美股和A股買它一百萬美元的股票,什麼動作都不要做,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哎,資產就轉移過去了。 很神奇是吧?

所以,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僅僅是一個表象,只要美國人在金融領域稍微佔點便宜,其實比什麼幾百億美元懲罰性關稅啊獲益巨大得多,只是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以為美國人真的在乎那點貿易利益。

正因為2013年至2016年外匯儲備的蒸發給中國整個金融體系,以及國家金融戰略帶來了衝擊,才有了後來的徹底的政策反思。中國開始反思地方債務,反思貨幣發行量,反思對各類金融機構的監管,等等,因為這些東西對於人民幣信用來說,都埋下了巨大的坑,如果再來個人民幣二次貶值,外匯儲備還不消耗殆盡。而後才有了貨幣發行量的持續下降,才有了對各類金融機構的嚴厲監管,很多金融投資集團都遭到調查等等,以及對各類金融形式的去槓桿。

因此如果不能長期的製造出人民幣的稀缺效應,人民幣的信用就隨時可能會遭到衝擊,中國幾十年積攢下來的那點財富,那點以美元為核心存在的財富,很短的時間內都有可能被蒸發。所以說,控制人民幣的供給量,製造缺錢這種感覺,可能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第三,房地產這個吸血鬼還活著,而且更加嗜血

高房價為什麼會引起缺錢呢?因為房子已經變成了一個基本保障性需求,在很多民眾眼裡,可以沒有養老金,可以沒有其他資產,可以沒有存款,但不能沒有房子,這個就導致所有人的收入,都在衡量能不能買得起房,而隨著房價的上漲,會導致缺錢效應更加明顯,再加上信貸和諸多金融資源房地產佔了一大半,房地產領域的需求推升了各類利率,這也是造成整個市場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

好,我們再說回股市,那中國股市到底是個啥東西?

說到股市,不得不說說中國的金融問題,實際上中國是一個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國家,想做什麼,就希望做到最好,做到最強。中國有了股市,大家就開始對標美國,但實際上你去回看全球股票市場,也只有美國把股票市場做成了,其他國家基本上都還處在探索的狀態,就連歐洲幾個強國,比如英國、德國等,在發展股市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侷限性,也沒有做出什麼令全球值得學習的東西。

因此,股市這個東西,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它甚至跟一個國家的所有戰略和發展方向有很大的關係。美國是金融立國,所有問題的思考點和落腳點,都會站在美元和全球金融的角度去實施,美國從來不會喊出“脫虛向實”這種口號,上次所謂的製造業迴歸的口號,也並沒有以犧牲金融的發展為代價,反而在特朗普(專題)上臺之後,逼退了美聯儲主席耶倫,正準備進一步放鬆對華爾街的監管(廢除多德弗蘭克法案)。

而且美國所謂的製造業迴歸,更多的是考慮一些選民的利益和情緒,而並不是真的要不惜一切代價去迴歸製造業。因為美國人非常清楚,製造業除了就業,其創造出來的利潤,跟金融是沒法比的,你不能說我做金融賺的100美金,就不如你賣汽車賺的10美金,這個邏輯是不對的。

中國現在的問題是,想發展金融,想做強金融,但都站在道德的高地,或者說用淺薄的想法,表象的邏輯,認為只有製造業創造的利潤才是根本,但我想說的是,你製造業創造了三年的利潤,如果你金融領域不夠強大,可能只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你創造的那點利潤,就會瞬間裝到美國人的口袋裡。

凌晨,又一次半夜雞叫!歷史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2013年至2016年中國所蒸發的2萬億美元外儲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舉一個例子,就是同期2013年至2016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造的總利潤,還不到2萬億美元。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相當於中國工業企業三年白乾了,你製造業強大,出口強大,有什麼用呢?

當然,很多人說,這些外匯儲備蒸發之後,也有很多變成了中國的海外資產,這個我是同意的,但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你是拿美元去購買海外資產,不是人民幣,而且這些美元一旦出去,再回來的概率不大,你還要考慮你賺美元的成本,以及美元本身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跟你什麼關係等等你都要考慮。說白了,你不僅在玩人家設計好的遊戲,而且你還在幫人家設計遊戲,導致自己更加痴迷於這個遊戲。

你去看俄羅斯股市的上一輪大跌,俄羅斯RTS指數,從2014年開始下跌,一直跌到了2016年,指數從1500點一直跌到了500點,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恰恰就是從2014年開始的,直到特朗普上臺才有所減弱。貿易這個東西,跟金融沒法比,實際上就是看得見的利益,但大部分投資者恰恰對這個非常關心,所以貿易戰對股市信心的衝擊是最大的,其實股市裡面隨便轉移點資產,從A股轉移到美股,量可能都比多徵收的那點稅高,所以人家可能就是聲東擊西。

另外,這次股市的大調整,跟另一個因素有很強的關係,就是中國的稅務改革,以及對整個產業結構的中心化指導、規劃等這些都有關係。未來支撐中國股市的,應該是更多的服務業企業,消費類企業,但諸多服務類企業,比如文化、娛樂、體育、金融等,其實中國從政策面講,現在是一個特殊時期,要糾正很多東西,要扶持很多東西,這就導致很多企業不再是市場企業,很多企業不能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這對於整個產業是一個重構,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也不傻,很多服務類的產品,符合政策面的需求,但市場並不買賬,這樣就會導致整個服務業陷入一個重構狀態,對股市整個的戰略資金進入帶來壓力。

但請不要低估中國投資者的情緒,這種對財富的追求一旦被激活,就需要一個又一個的出口,未來很多投資標的都有可能會被中國的投資者炒一遍(好好去找吧)。

也許一年半載後,當大家發現,股市被冷落了這麼久,應該有反彈了,大家會再回到股市,來一波大行情。

如果一定要判斷一下,我覺得階段性已經跌出了底部,然後會有反彈,反彈到3000點上方,然後再重新開始跌,進入一個漫長的小熊市,但整體來說,未來的下跌不會過於猛烈,就是會熬人,建議如果一定要持有股票資產,還是買指數基金,長線投資者的風險並不會太大,畢竟中國那麼多人要消費,很多企業已經形成了壟斷,不管未來發生什麼,這些企業的利潤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其實令我很困惑的是,未來中國到底想要什麼?這個東西決定了所有的戰略和路徑,以及整個投資市場的發展,散戶在這期間,只能被時代裹挾,而無法改變時代。

當中國需要一個特殊的金融市場,特殊的經濟運作模式,而這種模式並不符合未來大眾的消費和投資意願,那麼民眾對美國,甚至海外各類資產和消費形式的需求反而會更加強烈,這個時候就會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中國正在開放金融市場,各類海外金融機構都在進入,而中國又在對國內的金融機構進行手術刀式的再造,使其符合政府要求,而不是市場需求,那麼海外金融機構和國內金融機構兩者對市場的理解,對用戶的理解,其差距可能會越拉越大,後果就是等到下一輪人民幣貶值的時候,外匯儲備流失得更快。

解決問題的核心點在哪?還是那句話,要有符合人類發展的戰略,從金融的角度入手,調動全球資源,尋找人民幣國際化的突破點,不要再鄙視和用低級趣味無知的眼光去看金融,如果人民幣國際化沒有本質性突破,你永遠玩的是別人的遊戲。


看到有幾位老股民,正在暢談各自的所謂炒股經驗,其中有人介紹到一些技術,然而都被這些人一一地否定掉了,結論就是一句——無用。

凌晨,又一次半夜雞叫!歷史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起初我還以為他們的確是經驗老到的人,因為他們所否定的幾個,就是當前網絡中傳得很火的幾個方法。的確那些是無用的,而且是坑爹忽悠人的,為什麼?因為其理論經不起推敲。但是很可惜,很多人盲目迷信加崇拜,還沒有認清那個本來的面目。

後來,發現他們居然連傳統經典的理論,如道氏、波浪、江恩、均線等等理論也都一一否定,總之一句話,都是無用的,在他們看來,這股沒法炒了,所有的技術都是無用的,學了也白學。

真的是這樣的嗎?他們為什麼會認定技術都是無用的?難道傳統經典的技術也是忽悠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1.所謂的有用與無用,都是依自己的那個標準在判定,然而若是自己的標準的那杆稱出了問題,就會錯得很離譜;

2.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所謂有用無用論,更不要太懶了總想聽人推薦。這種別人一個錯誤的結論就會誤導你進死同;

3.學習要重在去實證實修,不要迷信,要正信。什麼是迷信與正信?例如你問辣椒辣不辣?我吃過你沒吃過,我說辣,你就信這就是迷信;要你自己去吃一口,哦原來是這樣辣,這才是正信。這是佛學的觀點,在此引用一下。


贏家,就是多想半步的人

猶太人有這樣一個習俗: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就會把“聖經”翻開,在上面滴上蜂蜜,讓孩子去舔。

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著你。”

猶太人的商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圈裡。”

窮人讚羨富人積累財富的結果,卻忽略了富人通達財路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活的環境,環境和命運之間多數時候是互為因果的。窮人大多生活在窮人中間,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

一個生活在窮人堆中的窮人,要想成為富人,很多時候必須和自己這個階層說拜拜。這絕不是背叛,而是一種自我改造。

由窮到富的轉變是大多數人憧憬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實只能是聊以自慰的幻想。

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圈裡,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所謂命運的圈子定律,就是要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按不同的貧富貴賤劃定人類的不同圈子。富人有富人的圈子,窮人有窮人的圈子,有貴族圈子就有平民圈子,三六九等無窮無盡,並且往往按圈子獲得不同的恩惠。

因此,你想富貴,就要想辦法與富貴之人接觸交往,以便有機會進入他們的圈子裡;你本來在富貴的圈子裡,而整日與雞鳴狗盜者混在一起,放蕩不羈,就會使你散盡祖業,一貧如洗,落入貧窮的圈子。

不僅命運按圈子施報,而且生靈均按此行道。

從我們生活的圈子來看,如第一圈是你,第二圈是親,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鄰,第五圈本地人,第六圈本省人,第七圈本國人,第八圈人類,第九圈哺乳類,第十圈動物類......人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當自我被侵害時,也會六親不認;當鄰里欺負兄弟,又會先站在兄弟這邊;當外地人欺負本鄉人,你會站在本鄉這邊;當其他動物欺負人類,你又會站在人類這邊,不管他們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例如你觀看足球比賽,中國隊與日本隊踢球,你是中國人就會為中國隊喝彩;而當日本隊與美國隊比賽,你同日本隊都屬於亞洲人,又可能會為日本隊助威。

狼群之間為爭食會打鬥,一旦整個狼群受到老虎威脅時,又會群起攻之。可見圈子定律在大自然中的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當你進入富人的圈子,在你與這個圈子之外其他人發生爭執時,你現在的富人圈子會在冥冥之中資助你,因你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了求。財者與富人多交,升遷者與官相隨,嫖者與妓相伴,盜者與賊為友,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為什麼?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者明,近良者德,近愚者暗,近小人者也必為小人。‘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可見其理解相當深刻。

在股市中必須學會進入富人,主力的圈子,如何進入,必須學會早於別人半步早於別人一步,因為你來自圈子之外,會被拒之圈外;如與別人同步,蜂擁而上,圈子也不會對外開啟。就像在大劇場裡看了一場非常好的戲之後,要想快速地順利離開劇場,必須在精彩演出快要結束時,你就起身先退場,這樣才能避免結束時退場的麻煩。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老師讓每個學生從0〜100中任選一個數字,然後老師進行彙總並取出平均數。誰選的數字最接近全體平均數的1/2,誰就會成為贏家。一般情況,從0〜100中隨機選取若干個數,其平均值最接近50,那麼其1/2就是25,因而一般同學會選擇25.如果再多想一步,假如每個同學都這麼想,也就是說每個同學都照著25去選,那麼平均數就是25,而其1/2是12或13,所以,聰明些的人就會選擇12或13。

但是,更聰明的人又會想,如果大多數人都想到了上面的邏輯並選擇12或13,而選擇6或7的贏面也許就很大了。

當然,還有更為聰明的人。一個人如果按照上述的邏輯推理下去,認為最終所有同學都會選擇0,這最後的答案就是0。

那麼,誰是贏家?答案揭曉了,老師認為選擇0的學生是最聰明的,但贏家卻不是他們。因為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12或13中,只有少數幾個選擇6或7的學生獲得了最後勝利,成為贏家。最終獲勝的,是比群體中大多數人多想了半步的人,而比別人多想了若干步的學生卻沒有贏得比賽。因此,太聰明也不行。

在股票交易中,也是這樣。一隻股票你介入過早,主力資金就會發現散戶與自己的想法竟然一致,因此他不會讓大家與此同步,可能一段時間後才上漲。此時主力資金也不會現在拉昇,這樣你就會因為別的股票猛漲,從而亂了方寸。介入過遲,又會在大幅拉昇時錯過賺錢機會,所以最好是在剛好啟動之時介入當然。掌握這種時機還需要過硬的本領。但是,無論買入或賣出,必須對主力投資者的動向進行預測。

例如,若從100名參賽者中選出最漂亮的5名女孩,若你選的結果與最後得票結果一致,可獲得高額獎勵。這時,你一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審美眼光去選擇,如果那樣做的話,往往你的選擇與結果完全不一致。

為了勝出,必須預測出絕大多數人眼中的美女標準。也就是對他人的預測結果進行預測。因此,無論選擇什麼板塊或什麼股票,必須是下一步的炒作熱點,也就是近一年,最多近兩年發展較快的行業。你若研究選擇幾年後的事情,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認可。無論股票價值怎麼樣,有多好,得不到主流資金認可的股票就不是好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