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東湖綠道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湖北省博物館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楚河漢街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歸元禪寺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武漢站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武漢天地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沙湖公園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武漢長江大橋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漢口江灘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東湖櫻花園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湖北省圖書館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古德寺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曇華林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江漢路新貌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東湖落雁島

張敏耀水彩畫作品賞讀

張敏耀近照

彭年生 攝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黃鶴一去不復返,唯留仙境在人間。

武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名歷史建築古琴臺、洪山寶塔、江漢關鐘樓、首義廣場、長江大橋、歸元禪寺、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等;還有東湖綠道、漢口江灘、湖北省博物館、楚河漢街、江漢路步行街、新長江大橋、武漢站、琴臺音樂廳等諸多的人文景觀數不勝數。

作為一個藝術家,張敏耀以敏銳的眼光和武漢人對這座城市的熱愛,用手中的畫筆,一一記錄了武漢這座城的美好景色。

近期,張敏耀水彩畫系列“江城如畫”一百幅作品已經完成。

在他的作品中,這些武漢的景觀都以唯美的方式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水彩畫是表達風景,傳遞情感的良好方式。張敏耀從事藝術創作幾十年,以水彩畫創作為主,書寫和謳歌祖國大好河山,他的足跡踏遍祖國大江南北,風景名勝,為的是寫生創作,收集素材。從藝術名家對他的畫作點評中,我們也能瞭解一二。

近幾年,武漢的城市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越來越美,綠水青山,高樓林立,名勝古蹟越顯突出。

城市的人文景觀,彰顯的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歷史和氣質。記錄好這些景色,張敏耀做了有心人。

看張敏耀寫生的水彩畫作品,充滿了人文氣息,清新淡雅的色彩,豐富的畫面感,城市建築主題的唯美呈現,讓人們在瀏覽的過程中瞭解到了武漢這座城市魅力所在。

張敏耀,1957年生於武漢市,1988年畢業於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書法藝委會委員、中國美協湖北分會會員、武漢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武漢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水彩畫研究會副秘書長,現為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1982年—2018年,水彩畫作品在美術報、新民晚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報紙雜誌上發表百餘幅。

1982年—2018年水彩畫作品參加了中國水彩畫大展及省、市美術作品展並獲獎。

藝術家點評>>>

張善平

(原武漢美術家協會主席,武漢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綜觀張敏耀的水彩畫作品,對自然景色有著自己的獨特感受,為達到寫意鑄情,能在刪繁就簡中飽含著筆情墨趣;景物誇張變形,不失其質和客觀存在;設色明快豔麗,不失之浮華。如《牧歌》《彩雲白帝》《蒼山人家》等作品。而《夕照圖》《殘雪》《又見炊煙》,則表現了情洩筆端,膽識俱見;在《蘇州水巷》《芙蓉鎮》等畫作裡,則用中西結合的藝術手法,來展現自己在不同感受下,駕馭水彩技法多樣性的能力。

張敏耀諸多作品,顯現了他熱愛生活,勤于思考,勇於實踐。沿著以自然為師的源頭活水,必將創作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

魯慕迅

(國家一級美術師,著名國畫家、藝術評論家)

畫家是無聲的詩人,是以畫筆為喉舌、色彩為語言的無聲詩人。我在看敏耀的水彩畫時,就彷彿看到他在三峽、在灕江、在版納、在海濱、在水鄉、在山村,或引吭高歌,或輕吟低唱。在我到過的許多地方,重新引起我美好的回憶。像《牧歌》這樣的田園小景,它本身就是一首詩,作者的表現單純、明快,而又質樸自然,達到了情與景的和諧統一。白帝城、張家界、蘇州水巷、芙蓉鎮,都是我熟悉的地方,看了感到親切,是因為作者揭示了它本質的美;版納我不曾到過,但也感到親切,這就完全是藝術本身的魅力了。

陳少平

(已故著名水彩畫家)

張敏耀的水彩畫具有中國畫的寫意水彩風格。特色其一,寫意性強。他巧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將西洋色彩盡情揮灑,其審美情趣與當代人的審美意識有機融合,筆到意到,畫外有畫。用筆則大處著手,高度概括,乾淨、利落,以求神韻之效,如《牧歌》《晴雪》;其二,水色交融。從許多畫中不難看出他把握水分的功力,作品既酣暢淋漓又清新自如,其虛實濃淡恰到好處,色彩滲透併兼,渾然成趣,如《夕照圖》《彎彎的小路》;其三,意境深邃。他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認真推敲,每幅畫意在筆先,如《獨釣寒江雪》《白雲生處》等作品都力圖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白統緒

(已故著名水彩畫家、原湖北省水彩畫研究會會長)

我與張敏耀先生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他是一位寫意水彩畫家,我對他的水彩畫很有感觸。他的水彩畫是非常成熟的,對水的駕馭能力強,水、色掌握得非常到位,其藝術特點鮮明,是大寫意的水彩畫風格,用筆大氣中又見含蓄,作品富有詩意,有中國畫的元素。張敏耀深知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他從1982年起自費到三峽、灕江、西雙版納、江南水鄉、黃山等名山大川寫生創作,其作品飽含作者的真情實感,他幾十年如一日,非常執著,是個畫痴,因此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是難能可貴的,可喜可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