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25億,中國“冰箱大王”轟然倒下,新飛為何窮途末路?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的廣告語,曾讓“新飛”這個名字紅遍祖國大江南北、家喻戶曉。然而曾經傲視群雄的國產冰箱“老大哥”最終在時代的浪潮裡,英雄末路。

欠債25億,中國“冰箱大王”轟然倒下,新飛為何窮途末路?

據悉,新飛破產重整中將清退所有員工,預計補償約1.58億,測算所得的債權申報總額超過25億,而新飛賬面總資產測算不到11億。

欠債25億,中國“冰箱大王”轟然倒下,新飛為何窮途末路?

據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消息,新飛全系品牌——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具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將於本月 28 日公開拍賣,起拍價 4.5 億元;另外,河南新飛電器名下部分土地、房產及建築將於 7 月 5 日開始拍賣,起拍價 1.15 億元。

欠債25億,中國“冰箱大王”轟然倒下,新飛為何窮途末路?

曾經輝煌,難逢對手

1984年,河南新鄉一個小鎮,誕生了一家未來中國家電的龍頭企業——新飛。在不按常理出牌的商業強人劉炳銀帶領下,從1996年開始,連續8年產銷電冰箱突破一百萬臺,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中國電冰箱行業前列,2002年9月,新飛冰箱、新飛冷櫃更是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成為全國屈指可數、中原唯一的擁有兩個“中國名牌產品”的家電企業。2002年,新飛冰箱的產銷總量躍居中國冰箱行業前兩強,扣除出口因素,僅國內市場佔有率就高達18.88%以上。

欠債25億,中國“冰箱大王”轟然倒下,新飛為何窮途末路?

2005年,新飛銷量一度達到300萬臺,市場佔有率高達20%。新飛一時成為了冰箱界的“四朵金花”之首,另外三個海爾、榮盛、美菱也只能排在它的後面,三星、西門子更遠不是對手。

盛世之下,走向沒落

1994年,中國正興起一場招商引資的大潮。河南省委、省政府借鑑沿海地區的經驗,制定了“引進外資嫁接和改造國有大中型企業”戰略,希望引進外資入股新飛。

在當地政府強制要求下,劉炳銀的拒絕顯得無力,隨即,新飛集團和新加坡豐隆集團、新加坡豫新電器三方合資,成立了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其中新飛集團佔股49%,後兩者分別佔股45%和6%。由於豫新電器由豐隆電器掌控,相當於豐隆電器掌握了新飛電器51%的控股權。

欠債25億,中國“冰箱大王”轟然倒下,新飛為何窮途末路?

然而,豐隆集團本身不做製造業務,又對中國家電市場不熟悉。在豐隆全面接管的幾年間,新飛業績急轉直下,關閉了空調線、新飛九廠、小冰箱線,還致使新飛錯過了多元化發展的機遇。

劉炳銀(此時的他大概跟健力寶創始人一樣感受)失去了新飛的主導能力,很多決策都被董事會否決,後來劉炳銀因胃癌病逝。自此,新飛徹底沒落。

淪落到被拍賣前,有何自救辦法

在過去的兩年中,新飛分別在2016和2017年出現了1.20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75億元)和1.28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6.13億元)的稅後淨虧損。

欠債25億,中國“冰箱大王”轟然倒下,新飛為何窮途末路?

隨著中國整體產能過剩以及競爭加劇,新飛的財務情況受到不利影響。當豐隆亞洲未能兌現承諾給予資金支持時,首先要想辦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其次是節省開支,通過NP-PEMS用電管理系統精算用電幫助公司避免因為復產持續運營等產生的電力費用方面的支出浪費,避免流動資金瀕於枯竭。

對於新飛冰箱的破產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