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阅人有术,识人观神,相由心生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识人阅人无数,选用人才无数,正是因为他独到的眼光,成就了很多人。

那么,他如何判定一个人呢?

曾国藩:阅人有术,识人观神,相由心生

我们先看看他笔记中怎么描述几位下属的:

刘长春,湘乡城里人,27岁,“面貌俗”,“聪明而滑”;

王品高,栗山铺人,31岁,“目下视,身长,结实,鼻好,耳好,目低”;

萧浮洒,“口拙讷,神不外散”;

刘湘南,“眼黄有神光,鼻梁平沓,口圆有童心”;

熊登武,“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色榫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纹俗”;

周惠堂,“颧骨高,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

曾国藩:阅人有术,识人观神,相由心生

关于阅人,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有提及:

杨镇南的哨官杨光宗,头发模而盘,吾早虑其不驯。杨镇南不善看人,又不善断事,弟若看有不妥洽之意,即饬令仍回兄处,另拨一营与弟换可耳。

大意是说,我看杨镇南的哨官杨光完,头发又横又盘,早就料到这是个桀骜不顺的主儿,所以怕自己的弟弟在调遣的时候杨光完不驯服,难免会贻误战机,影响战局。这个杨镇南不会看人,又不会决断,怕弟弟吃亏,所以让弟弟如果看到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马上将杨光完调回,再另外拨一个营给弟弟交换,以防不测。

在这里,曾国藩从杨光完的头发外形判断此人桀骜不顺,为了防止弟弟调动不了影响战局,所以建议弟弟看时机不对尽快调离此人,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曾国藩:阅人有术,识人观神,相由心生

曾国藩看人,还经常从对方的相貌、神态、言行上给人以基本的评价。

曾国藩第一次见到江忠源,就给出这样的评价:“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又说:“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烈死。”果然,在咸丰三年,太平军攻打合肥,已提任至巡抚的江忠源带病督战,最后投河自尽,曾国藩的观人之法可以说非常准确。

曾国藩是凭什么来判断江忠源会“立名天下,当悲壮惨节而死”?用现在的“科学”眼光看,自然缺少有力证据,但从相关记载看,这与他盯着看江忠源很久,不断观察其神态,加上从谈话中对江忠源的了解,这才有了这个论断。

总的来说,判断一个人,光凭相貌、神态等肯定不够,还要结合其学识、背景、成长环境等等,这样才会准确很多。这不是什么迷信,打个比方来说,跟综合素质测评差不多,要测试德育、智育、体育和能力,这样对一个人的评价才会客观很多。看人阅人也是如此,多方面参考才能更准确地认识一个人。

正由于曾国藩阅人无数,相才无数,所以他能够以万人平定十倍于己的太平军,使湘军声名威震一时。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封疆大吏中,竟然有一半是出自于曾国藩的门下,由此可见曾国藩阅人相人的高超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