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哀哉!又一名扶貧幹部倒在脫貧路上,年僅32歲…………

2018年4月26日,掛在辦公室門口人員去向牌上的這五個字定格了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湯丹鎮扶貧辦副主任吳國良最後的工作軌跡。東川區湯丹鎮脫貧摘帽倒計時時鐘正在一分一秒倒數,這一天,距離2018年12月31日昆明市脫貧摘帽僅有248天。

嗚呼哀哉!又一名扶貧幹部倒在脫貧路上,年僅32歲…………

吳國良生前照片。劉凱達攝

這一天,這名有著11年黨齡的優秀共產黨員,將32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下村途中。吳國良的親人、同事、朋友們沉浸在悲慟中,曾得到過他幫助的扶貧對象也揪著心,流著淚……

一棟棟新建成的宜居農房,一條條水泥硬化的路面,一個個精準的數據,一項項富民的產業,吳國良在扶貧的路上,用真情真心溫暖了群眾的心窩,用實幹擔當詮釋著黨員的風采,用忘我工作抒寫著生命的華章,用無私奉獻成就著脫貧群眾的幸福。

噩耗

32歲的生命

永遠停在扶貧下村途中

2018年4月26日一早,僅睡了幾個小時,沒來得及好好休整,東川區湯丹鎮扶貧辦副主任吳國良簡單洗漱,穿上幾天沒換的外衣,把提前整理好的資料裝進公文包,從單位宿舍出發。按計劃,這一天,他要到大地坡村、達朵村、三家村和灑海村這4個村子對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兌付情況進行排查。

吳國良父母住在達朵村。吳國良來到達朵村已臨近中午,家裡原已備好飯菜,但因工作原因吳國良沒有回家,在村上食堂草草吃完飯後便開始工作。吃飯時,他和身為村監委會主任的父親吳正雲相對而坐。“最近工作怎麼樣?”“很忙,比較累。”本還想多聊幾句,看他匆匆吃飯的樣子,父親也沒再說。

最後一站是三家村,從唐元龍家出來時接近下午5點。村民唐元龍說:“在家裡吃飯吧,都到飯點了。”吳國良說:“不了,還要到下一戶農戶家,我們就不打擾了。把身份證和資料都收好,以後還用得著。”看著唐元龍家新建的房子、新裝的太陽能,吳國良會心一笑。誰也沒想到,這是吳國良留下的最後話語。

幾分鐘後,吳國良乘坐的車輛墜下山坡。救上來時,他已停止心跳,年僅32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下村途中。

吳國良出生於1986年,在昆明學院學習期間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和團幹部,教書期間被校黨支部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在湯丹鎮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被考核為優秀工作者,2017年被中共東川區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在他辦公室的電腦上,“掛鉤幫扶責任體系”文檔才剛寫了兩行,光標還在閃動;辦公室門外的人員去向牌上,“吳國良、下村”幾個字定格了他最後的工作軌跡。

得知噩耗後,鎮上安排與吳國良父親共同工作過的鎮人大主席湯濤將吳國良出事的消息告訴家屬。湯濤在震驚之餘,更多的是考慮怎麼把這一不幸的消息告訴吳國良年紀已大、身體不太好的父母。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老吳知道兒子離世後只問了我這兩句,瘦弱的身體一直顫抖,先後趕到的國良的母親、妻子、堂兄妹和鎮上的同事得知消息後都悲痛欲絕。”湯濤說,那一夜大家都是在悲傷中度過。

嗚呼哀哉!又一名扶貧幹部倒在脫貧路上,年僅32歲…………

吳國良的隨身公文包裝滿了與扶貧相關的材料。張星宇攝

失約

快遷新居的村民

還想請他吃頓飯

灑海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建榮帶著我們來到吳國良曾工作過的地方——灑海村烏龜山農村危房改造搬遷點。

這裡,新房建設正如火如荼。“斜頂、灰瓦白牆,之後畫上民族圖案,每戶門前種樹栽花,當時吳國良這樣設計,我們現在也按這個思路在做。”望著忙碌的施工現場,李建榮回憶起當時建房的情景。

“看到山對面的老房子了嗎?那一片就是灑海村關上一、二小組的原址。”順著李建榮手指的方向,陡峭的山坡上零星分佈著一些農房,旁邊樹木不多,進村路彎彎繞繞地“趴”在房屋旁邊。

關上一、二小組屬於地質災害隱患區,老房子是土坯構造,進村路沒有硬化,村民出行不便,生活物資靠人背馬駝運回家裡。

“搬遷可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搬去哪、怎麼搬,搬遷完成後村民靠什麼發展,這些問題亟待解決。考察了很多地方都不合適,當我還在猶豫,國良就毅然決定,必須搬。”搬遷地最終確定在烏龜山,從高空俯瞰,烏龜山因為像一隻趴著的大龜而得名,龜背處較為平坦具備建房條件。

確定搬遷點後,吳國良便開始入戶宣傳。很多老鄉都問他:“咋搬啊,烏龜山路不通、水不方便,房子咋蓋,搬過去咱們搞啥?”吳國良總是耐心回答,把蓋房子的補貼政策一項項詳細說明,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擔心,我會為大家協調解決好建房問題”。

“我也問過國良同樣的問題,當時他只說了幾個字‘剷平這座山頭,給大夥重建新家’,眼睛裡透著堅定。”2016年,關上一、二小組集中建房項目被納入省級農村危房改造示範村項目。2017年,烏龜山搬遷點房屋建造工程動工。

徵地、規劃、招投標、看圖紙、抓工程建設,吳國良一件都沒落下。“不僅如此,每戶的搬遷申請表他都要看,稍有不對就直接去老鄉家問。建房那段時間,只要路過這裡他就進來看兩眼,每天都要打幾個電話給我。”李建榮回憶。

新房建設預計在今年6月底完成,村民們抽籤後將陸續搬入。灑海村也將在現有西瓜種植的基礎上,發展芒果種植,讓村民不出遠門就能就業。“吳國良曾經承諾過的,我們會一一兌現。”李建榮說。

“他把房屋建設最困難的問題解決了,卻沒能看到村民搬遷後的樣子。大夥還想著在新房子裡請他吃頓飯,好好感謝他,可現在沒機會了。國良,你怎麼能不守約呢?”李建榮緊緊握住手中的圖紙,看著塗塗畫畫的痕跡,那是吳國良在上面改了又改留下的。

嗚呼哀哉!又一名扶貧幹部倒在脫貧路上,年僅32歲…………

吳國良曾工作過的地方——烏龜山農村危房改造搬遷點。 張星宇攝

擔當

為早日脫貧摘帽

不眠不休幹工作

五樓左手邊第一間,就是吳國良的辦公室。“湯丹鎮扶貧工作隊員管理辦法”三塊大標牌佔據了半面牆,兩盞頂燈有一盞壞了,吳國良便在旁邊接根線,掛了只節能燈。飲水機裡有空紙杯,卻不見茶罐。“國良不喜歡喝茶,平時喝白水,他說這樣方便。我從沒見過辦公室水桶空著,他總會提前把水搬上來換好。”同事周明回憶,有一次兩人加班,吳國良幫他打好飯放在桌上,直到下班時他才發現吳國良自己都沒吃飯。

吳國良的辦公桌上堆滿材料,“農危改推進情況統計表”“動態管理基本情況統計表”整整兩摞,三本工作記錄本其中兩本已經記滿。如果不仔細觀察,桌角邊的藥盒很難被發現,裡面放著各種藥,有些吃了大半,有些還未拆封。

2012年7月,吳國良到湯丹鎮工作,任黨政辦主任助理、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主任。

“黨政辦嘛,鎮上大事小事都要管,同事們的瑣事他也要管。”楊秀萍回憶,當時和吳國良一間辦公室,她負責日常文件接收和打印工作。“辦公室裡沒打印機,文件來了我就要跑到樓下去打,一天上下很多次,國良把這些都看在眼裡。一天我對他說,咱們辦公室要是有臺打印機就好了,隔天,我桌子上就放了臺打印機。”還有一次,楊秀萍在回家路上車胎爆了,便發了條朋友圈詢問修車廠電話。“我才發出去幾分鐘,就接到國良的電話,他告訴我已經幫忙聯繫修車廠了。我當時非常感動,有這樣的同事真是幸福。”

2014年8月,吳國良任湯丹鎮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主任、黨政辦主任、中河村黨支部書記。

2017年9月,吳國良任湯丹鎮扶貧辦副主任、中河村黨支部書記。

“我們曾和國良開玩笑,你辦公室在旁邊,別總往我們這裡跑。”吳國良辦公室旁邊一間,是全鎮大數據錄入平臺辦公室。有時錄入的時間長,他便會搬個凳子坐在裡面,一待就是很長時間。代坤介紹,大數據錄入需要非常細緻,在吳國良的努力下,湯丹鎮順利完成動態管理和大排查工作,清洗大數據4748條。這些數據的完成,來自吳國良和同事們一個個通宵達旦、不眠不休的夜晚。

“自吳國良任扶貧辦副主任以來,他盡職盡責,抓項目實施,抓新房建設,抓產業增收,落實政策保障,全鎮脫貧攻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湯丹鎮鎮長羅雄介紹,去年,鎮上集中資金解決一批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人民群眾出行難、用水難和無文化活動場所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扶貧工作基礎條件進一步夯實。

提升

讓黨支部強起來

帶著群眾脫貧致富

2014年,吳國良到中河村任黨支部書記,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整頓班子軟弱渙散問題,提升班子能力建設。

新官上任三把火,吳國良“這把火”可謂“燒”得徹底。“他果斷把辦公室設在為民服務站大廳的一個角落裡,經常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中河村黨支部副書記楊燕華回憶,那段時間,吳國良經常帶領班子去各處學習,深夜把大夥從家裡叫回來開會也是家常便飯。

中河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手冊”上,每一頁都寫著吳國良的名字。他有時是主持人,有時是主要發言人,從交納黨費到建房修路,每次會議的議題不少於4個。開會時,在場的班子成員都要發言,若對情況不清楚或是說不出來,吳國良就限時讓他摸清情況,回來彙報。通過抓黨建,中河村班子的凝聚力加強了,全村工作從雜亂無章變得有條不紊。

“你說要是沒了這領頭雁,其他的該怎麼飛。他叫我哥,但他才是我學習的對象。”楊燕華哽咽了。

吳國良在中河村的宿舍就在為民服務站對門,說是宿舍,其實只有一張床。駐村第一書記佟雲明回憶:“天冷的時候我讓他多鋪點在下面,他總說不冷,天熱時讓他掛蚊帳,他又說沒有蚊子。哎,累到倒頭就睡的人肯定不會覺得冷,也不怕叮。”

在中河村,有300戶農戶需進行C、D級危房改造,吳國良帶著班子成員一戶一戶摸情況,一家一家說政策。目前,中河村僅剩3戶未完成危房改造。

村民劉太清是吳國良的幫扶對象,吳國良不僅幫她解決蓋房問題,還幫她女兒實現大學夢。“那時蓋房,他三天兩頭就往家裡跑,沙土拉來沒有、牆刷了多少都會問。我家有兩個娃娃,一個大學畢業時他帶去鎮上實習,每個月能拿2000元工資。另一個正在讀大學,助學貸款也是他幫忙弄的。”2015年,劉太清家脫貧摘帽,按“脫貧不脫政策”的規定,吳國良仍是她家的幫扶責任人。

“我想著這樣的好人要是一輩子掛我們家、幫我們家該多好,現在他走了,我要把在湖南上大學的女兒喊回來,一起參加他的告別儀式。”劉太清抹抹淚,拿起手機給女兒打電話。

73歲的陳發明也是吳國良的幫扶對象。老兩口原來住在破舊的老房子裡,生活無人照顧。吳國良不僅幫助他家蓋好新房,還說動兒子把老兩口接到家裡住。“他每次來我家都不吃飯,只顧一個勁說事情。他說不僅要幫我們住上新房,還要讓我家通水、通電,現在啥都實現了。我和老伴盼著這樣的好人能活到100歲,聽到人沒了,心裡‘辣疼’。”

村民羅天存的家在進村路旁邊,每次吳國良路過他家,就要打個招呼。“他有時問娃娃的事情,有時問用水通不通暢。那天晚上聽到他出事,我心裡真是難受極了,‘貼’在門口的好人不在了。”在羅天存家門口的“掛鉤幫扶牌”上,依然寫著“吳國良”。

中河村外,是一片青山綠水,村內道路清潔、民風淳樸。那一片片青椒地裡,有吳國良帶領村民種下的“致富果”。

嗚呼哀哉!又一名扶貧幹部倒在脫貧路上,年僅32歲…………

吳國良辦公桌上的小藥箱。 劉凱達攝

簡樸

生活滿是書香

關懷是最大的浪漫

吳國良在東川城區的家並不大,家裡佈置得也很簡單,除了一些石頭和結婚照,基本沒有其他擺設。“我們原本的房子比這個大,但父母親住不習慣,就換了這裡,有個小花園可以出來曬太陽,跟鄉下很接近。房子裝修時他沒說什麼,讓我按自己的喜好來弄,給他留個書櫃就行。”妻子李梅指著吳國良的書櫃,裡面擺滿了各種書籍。“他會從網上淘一些舊書來看,什麼類型的都有。我不懂的知識也問他,他總能答上來。”

書櫃旁邊,便是吳國良的“辦公區”。一張木製四方桌,上面擺著一臺電腦、厚厚一摞資料,《東川區脫貧攻堅責任書》壓放在鍵盤上,似乎是剛翻開過。

“別人的妻子過生日、過情人節,都能收到花和禮物,國良從沒送過我。他的浪漫,是悄悄地幫我報一些考試。他覺得我哪方面知識欠缺就幫我報名,臨近考試還督促我學習,這算是獨有的浪漫吧。”李梅說,她最看中的是吳國良的真誠和善良。

2010年,李梅到拖布卡中學工作時認識吳國良,那時候她工資低,吳國良常在生活上幫助她。“後來國良去湯丹鎮,我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那裡。我被分配到彎腰樹村駐村,他在中河,兩個村單邊一趟就是兩小時。”李梅的手機通話記錄裡,很少有吳國良的來電,兩人每次通話不會超過30秒。“不接電話、不回短信是經常的事,接起來他也說在開會或是下村路上,匆匆兩句就掛斷了。”

2014年,吳國良和李梅登記結婚,至今沒有孩子。“我們原本打算明年幹完脫貧這個事後就要孩子。家裡沙發上擺著給侄兒子的玩具,他是個愛孩子的人。”李梅遺憾地說。

隨評

接過接力棒

打贏攻堅戰

勝利的曙光在望,而英雄倒下了,讓人扼腕嘆息。

脫貧攻堅這個戰場上,雖然沒有槍林彈雨,卻同樣有衝鋒陷陣,不僅流汗流淚,甚至要流血犧牲。據統計,近3年,全國已經有100多名幹部在脫貧攻堅中犧牲,優秀共產黨員吳國良就是其中之一,他將最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紅土地,獻給了扶貧事業。我們向吳國良致以崇高的敬意!

吳國良聽從黨的號召,深入農村、深入群眾,盡心盡力盡責地當好一名扶貧幹部。他的身上,體現了一名扶貧幹部堅忍不拔的高貴品質和勇於擔當的使命精神。在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不辱使命,把責任擔在肩上,把使命牢記心中。他下得去待得住,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用一片真心對待群眾,把群眾當親人,幫貧困群眾辦實事、謀發展。通過服務貼近群眾、團結群眾、引導群眾、贏得群眾,樹立起崇高的威信,贏得群眾的好口碑,同時錘鍊了自己的黨性。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

吳國良忠實履行黨旗下的誓言,忠實履行職責,無私奉獻,把服務作為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傾聽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利益,實實在在為群眾想辦法,為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提供服務和幫助,紮紮實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一棟棟新建成的宜居農房、一條條水泥硬化的路面、一個個精準的數據、一項項富民的產業……默默見證著他的工作業績。

誓言無聲,但他用心踐行,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得到提升,密切了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繫。

吳國良抱憾而去,但他的精神永駐,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追思、緬懷像吳國良一樣抱憾而去的眾多扶貧幹部,就是要向他們學習,接好接力棒,完成英雄們捨命去奮鬥的偉大事業,告慰忠魂。

抓好扶貧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好貧困人口生產生活問題,滿足貧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

當前,昆明的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還有一塊塊硬骨頭要啃下,還有一個個“堡壘”待攻克,期待更多的扶貧幹部以英雄為榜樣,學習英雄不惜流血流汗、脫皮掉肉的拼搏精神,以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的使命感,以群眾不富、寢食難安的責任感,以決戰決勝的勇氣,以釘釘子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硬仗。

脫貧攻堅這個戰場上,雖然沒有槍林彈雨,卻同樣有衝鋒陷陣,不僅流汗流淚,甚至要流血犧牲。據統計,近3年,全國已經有100多名幹部在脫貧攻堅中犧牲,優秀共產黨員吳國良就是其中之一,他將最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紅土地,獻給了扶貧事業。我們向吳國良致以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