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終於要上市,一輪輪的鉅額互聯網投資是如何影響了人們的線下消費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本週一,香港聯交所公佈了美團點評的招股書。成立 8 年的美團終於要上市了。

整個 2017 年,3.1 億用戶與 440 萬商家在美團上產生了 3570 億元的交易,美團通過向商家收取佣金、提供營銷廣告服務、外賣配送費等方式,獲得了 339 億元的收入——同時也虧損了 38 億。

外賣大戰導致它過去三年合共虧損 142 億元,但虧損已經在減少。過去一年美團的大筆融資都還沒有花。招股書數據顯示,美團手持著 452 億人民幣現金,即使按照過去三年的速度、全都燒在外賣上,也夠花好幾年。

成功上市將為美團帶來可觀的資金,但這不太可能結束持續 8 年一輪一輪的燒錢。

燒錢的結果關係著美團投資方的回報,它將決定過去 8 年的投資和補貼是不是一個大泡沫。

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也確實受到了影響,上百萬送餐騎手每天在路上來回,佔據著午休時間的寫字樓電梯。餐廳需要擔心的也不只有線下客流,還有線上的流量。

對商家、對用戶、對送餐員,美團在 8 年前獲得的百億投資無疑造成了顛覆性的影響。

這份招股書給了我們一個機會,真正瞭解美團各項業務的進展,以及它所代表的 O2O (線上到線下)、共享經濟等對各行各業究竟帶來了什麼。

倒貼三年後,用戶習慣養成了拿起手機點外賣的習慣

2010 年美團還是一家精品團購網站,每個工作日只推一款折扣消費服務商品,四年過去,超過 5000 個競爭對手消失了,美團點評是僅存的團購網站。

如今的美團,團購已經是相對次要的存在。創始人王興將美團定義成“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招股書中,美團稱自己用科技連接消費者與商家,提供服務以滿足人們日常“吃”的需求,並進一步擴展之多種生活和旅遊服務。

用王興的話說:“想要下館子的、點外賣的、看電影的、旅遊的、租車的,基本上是同一個群體。”

現在美團的業務分為三大部分: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新業務及其他。其中,2015、2016、2017 年美團點評餐飲外賣營收分別為 17.5 億、53.0 億、210.3 億元。到 2017 年,餐飲外賣業務的營收佔美團整體營收的 61.9%。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2017 年,這個部門的毛利率為 8.1%

雖說我們對外賣已經相當熟悉,但把外賣當作生活習慣的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美團招股書顯示,2017 年,點外賣最頻繁的前 10% 消費者這一年平均點了 98 單。以美團的用戶量計算,14 億人中的 3000 萬而已,而美團已經佔據半個外賣市場。

而如果平攤到所有消費者身上,每人每年只點了 18.8 單外賣。

這個頻次不算高,美團一直把自己的收入模型和淘寶類比,但早在 2014 年,中國就有 1/3 的互聯網用戶在淘寶上買東西,他們平均每人每年下單 52 次。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招股書的數據顯示,美團開始做外賣的 2015 年,這部分業務的毛利率為 -123.7%,也就是說美團外賣每從用戶那裡獲得 100 元,就要付出 123.7 元的成本。

在外賣這件事上,美團的運營效率逐漸提高,外賣業務的虧損情況在接下來兩年逐漸好轉,到了 2017 年,還有了毛利,美團外賣業務的毛利率達到了 8.1%,也帶來全年超過 1700 億元的交易額。

美團的效率還體現在變現率上。變現率指的是一筆交易中有多少錢變成了美團的收入。2015 年到 2017 年,美團變現率逐漸上升,從 2015 年的 3% 上升到了 2017 年的 9.5%。

相比被阿里巴巴收購的餓了麼,美團無疑是效率高得多的一家公司,只要外賣不再補貼,它就可以盈利,哪怕只是很微薄的盈利。

每天有 53 萬人幫美團送餐,但這個新職業平均收入並不比富士康高

外賣創造了騎手這個以前完全不存在的職業,並且提供了數量可觀的工作崗位。

中國互聯網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在 2017 年發佈的一份共享經濟報告中稱有 4000 萬人從事這類職業。這個數字相當於 4% 的中國勞動力人口。

他們成為新經濟中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部分,外賣配送員的數量隨著早期的瘋狂補貼大戰而增長,補貼帶來更多訂單,騎手們也獲得了更多的收入。

和所有靠補貼增長的生意一樣,這種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曾經做過調查,隨著競爭升級和巨頭的合併,外賣員的底薪、提成和獎勵也不斷縮水。到 2017 年年底,北京的平均水平已經縮水到每月 5000-6000 元。

招股書顯示,2017 年美團共有活躍騎手 53.1 萬人。更多的註冊了卻沒怎麼接過配送訂單的騎手,被美團稱作“為 500 萬人提供就業機會”,餓了麼公佈的官方數字則是 300 萬。加在一起、即使完全算重複註冊的,中國的外賣配送員也不過 800 萬人,而且絕大多數已經不再做這行。

2017 年,美團騎手付出的成本為 183 億元,算下來每個騎手每年總收入在 3.4 萬元左右。

相比之下,鄭州富士康新員工一年包括加班費在內的工資為在 4.5 萬到 5.4 萬元之間,這還不包括富士康為員工提供的住宿和年終獎。

美團騎手的工資可能也不及快遞員,中通快遞招聘啟事顯示,一名在北京工作的中通快遞員年薪在 6 萬元到 9.6 萬元之間。

3.4 萬元的外賣騎手平均收入與二、三線城市配送員大量增加,規模都超過一線城市有關。

還有自營轉外包的影響。今年美團公佈的騎手群體報告稱,自營騎手的收入最為可觀,多在每月 6000 - 8000 之間。但通過代理商招納、不直接和美團簽約的騎手近半數月入不到 4000 元。至於自助註冊的眾包騎手,由於接單量少就更低了。

招股書沒有公佈自營配送員、代理商運營配送員和眾包配送員的比例。但從各種報道和抗議可以看到,競爭穩定後,美團和餓了麼都在收縮直營的規模。今年 3 月,美團點評被曝光實行裁員方案,全國 1.5 萬名自營配送員將全數辭退,崗位空缺交由代理商招募的運力填補。美團回應,在個別城市的部分站點進行混合經營的調整是正常管理手段。

根據《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5 月的調查,美團在上海已經不再招聘直營騎手了。

這很容易理解,自營的外賣員相當於外賣公司自己的員工,給代理商運營意味著節省大量的管理成本。

但作為一個並不需要技術門檻的職業,這些在共享經濟裡找到工作機會的外賣騎手,只能被動接受並不公平的安排。

53 萬人不是小數目,這還只是美團。作為對比,富士康在中國一共也只有 130 萬人。

但在這樣一個新行業,從業者的收入和保障反倒不及人們通常認為的“血汗工廠”。

帶人去餐廳的團購和到店業務還在,但外賣補貼實際上減少了餐廳人流

美團自己不開餐廳,團購和外賣這兩塊業務同樣都依靠本地服務商家,但有些諷刺的是團購和外賣對商家的意義截然不同。

團購(點評)業務的意思是,餐廳、景點、酒店都在美團這個平臺上展示信息,用戶在這裡消費、留下評價,更多用戶據此選擇去哪裡消費。店鋪的客流因為線上曝光而增加,而美團建立了這個展示評價和信息的“市場”,繼而收起了廣告費。

按照美團在招股書裡引用的數據,全中國有 1180 萬本地服務商家,440 萬美團活躍商家佔比 37%。

外賣的邏輯不同,這 440 萬家餐廳更像是美團的供應商,人們在美團下單點單,美團騎手取貨送貨,整個過程讓用戶習慣於不用出現在餐廳享用食物,所謂“線下流量”被美團截走。

根據調研機構 Trustdata 的統計,中國餐飲行業外賣覆蓋率(外賣商家總量/餐廳數總量)從 17 年的 17%,增長到今年第一季度的 37%,一線城市則達到了 48%。外賣建立了一套基礎設施,改變的是餐飲業從獲客到流量的全部過程,餐飲業中的大小品牌無一例外無法忽視外賣的渠道。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實體商業艱難日子和外賣的快速興起不無關係。匯納數據的報告顯示,2013- 2016 年實體商業日均客流的環比增長速度一直在變慢,那正是外賣公司開始燒錢換市場的幾年。

2017 年因為市場趨於穩定,幾家都開始收縮補貼規模,實體商業的各項數字也開始回升。

根據美團研究院的報告,2017年全國餐飲業關店數是開店數的 91.6%。也就是說每新開 100 家餐廳,就有約 92 家餐廳以關張告終,其中全國川菜店一年減少了 4 萬家。

這種重塑帶來新的市場和競爭規則,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用戶在手機上可以輕而易舉瀏覽幾十、數百個餐廳,而不再只看見目光所及的臨近餐廳。

對於商戶來說,實體店成本也可以降低一些——你也一定見過位置偏避,只做外賣的餐飲品牌。

因為外賣突破了實體餐廳的面積與區位限制,理論上說,新餐廳因此獲得了增長機會,但是與此同時,人們在手機上瀏覽餐廳時,用戶選擇哪一家就完全取決於信息曝光度,品牌也因此被削弱。

想把人拉回來,除了更好的菜品,餐廳還得支付廣告費用,讓用戶不斷看到自己。在這個博弈中,商戶相對於平臺,顯然是弱勢的一方。

上美團和點評找線下店還是一個習慣,但它們的收入更多來自向新業務導流

2017 年全年,美團餐飲外賣的年度交易金額為 1710 億元。

而作為餐飲信息陳列的團購業務卻越來越像美團的巨大流量入口。

在招股書中,美團表示 2017 年,酒店預訂業務 80%的新增用戶來自外賣和到店餐飲交易用戶。這些新增用戶最終讓美團酒店業務在去年全年完成了 2.05 億間夜的酒店銷售,僅次於攜程。

但是美團沒有公佈酒店業務的平均客單價,也迴避了這 440 萬商家在美團上獲得的收入規模。

商家收入因為美團的平臺獲得多大的變化,這是美團避而不談的。而作為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京東乃至亞馬遜倒是很願意談幫助第三方商家獲得了多少交易。

美團和京東有差不多的成本模型。美團目前估值在 600 億美元左右,和京東的 583 億美元差不多。2017 年,京東成交額為 10000 多億元,淨利潤 50 億元;美團成交額為 3570 億元,虧損 28 億元。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美團新進入的共享單車市場已經打破了傳統自行車公司的線下網絡

在招股書的《風險》一節,美團稱:“我們歷史上產生了較大虧損,未來我們可能會繼續產生較大虧損。”

緊跟著的還有:“我們在2018 年4 月收購的摩拜單車自成立以來已產生虧損。我們無法保證摩拜或我們的整體業務在未來能獲得盈利。”

雖然共享單車不賺錢,但它也讓自行車行業賺的錢變少了。

當大街小巷停滿了共享單車,人們便不再需要通勤使用的自行車。在 ofo 和摩拜進入了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後,捷安特、喜德盛、美利達等連鎖自行車專賣店大量關閉,有品牌甚至一年關店“超過上千家”。

捷安特公司直接將“受到共享單車影響”寫進了年報。2017 年,捷安特的產量比一年前減少了 10.5%,銷售額更是下滑 14%——這家老牌自行車公司不得不降價維持銷量。與此同時,捷安特的工廠只能以 82% 產能運轉——一年前還是 93%。

捷安特沒有接到共享單車的訂單,而接了單的自行車公司也面臨著危機。

沒有哪個行業能像共享單車一樣迅速聚集鉅額的資本,ofo 累計融資額超過 40 億美元,摩拜被美團收購前有差不多的融資規模,也只花了兩年多的時間。

摩拜的供應商是富士康,2017 年中,富士康稱已經達到了 3650 萬輛年生產量,接近全球自行車生產總量的一半。

2017 年 5 月,老牌自行車廠商上海鳳凰接了 ofo 500 萬的大單。

“好像洪水爆發一樣,我只要做多少他們就要多少。”一位代工企業的老闆說。配件企業也“接單接到手軟”。

ofo 成了鳳凰第一大客戶,幫 ofo 造低價自行車迅速給鳳凰帶來可觀的收入,2017 年財報顯示鳳凰營收 14.28 億元,同比增加 126.63%。其中自行車生產銷售 11.42 億佔到 8 成,這部分收入相比上一年增長近 60%。

每造一輛共享單車,鳳凰的利潤有 8 元人民幣。不多,但也有數千萬的利潤增長。

只是好景不長。共享單車的泡泡也很快吹破,鳳凰 2018 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營收為 1.64 億元,同比減少 42.75%。

因為 ofo 去年承諾一年採購 500 萬輛單車,最終只兌現了 178 萬,剩下的基本告吹。而鳳凰已經在為大單的生產招人、開產線、買設備。這些投入最終還得自行車公司自己承擔。

這還是情況最好的共享單車公司 ofo。貨款和押金都退不出來的二線共享單車就更多了。共享單車為自行車業帶來了一些銷售額,但最終還是一次打擊。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共享單車減少擁堵、方便了出行,但隨著燒錢放慢也帶來了新問題

最初的時候,共享單車和網約車一樣,都講了一個關於交通新形態的故事。

2017 年,ofo 說他們的共享單車共計減少碳排放超 216 萬噸,相當於為社會節約了 61515 萬升汽油、減少了 103.5萬噸 PM2.5 排放。

摩拜也說,摩拜單車出現後,廣州市 82% 的市民放棄乘坐黑車,深圳公交盲區減少 99.34%。共享單車出現後,在摩拜投放單車的 50 座城市中,小汽車出行佔總出行量的比例下降超過 3%。

阿里的高德地圖去年 4 月的一份報告稱,北京 5 公里以下出行量減少了 3.8%;上海 5 公里以下出行量也減少了 3.2%,共享單車在“最後 5 公里”的短途交通上起到替代作用,同時熱點路段的擁堵狀況也在共享單車出現後有所緩解。

共享單車看上去帶來了好的變化。但由於缺少具體的測算細節,實際效果很難量化。

但隨著投資枯竭,路上無人處理的損壞車輛也在影響著公共空間。人們對被共享單車填滿的人行道已經見多不怪。各大城市周邊都出現了共享單車墳場。

去年底開始,北上廣等城市相繼禁止共享單車企業繼續投放新車。有消息稱 2017 年全年共享單車投放總量預計將近 2000 萬輛,報廢之後會產生近 30 萬噸廢金屬。

共享單車商業模式根本沒有計算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和公共安全可能帶來的成本。不盈利還沒關係,如果有一天摩拜能盈利,多的是各種稅收和政策在前方等著。

在那之前,共享單車的問題,還是由社會來承擔。

ofo 的初衷是在學校裡回收廢棄自行車再利用。摩拜的初衷是造可以四年免維護的共享單車。它們曾經是面對社會問題的聰明解決方案。

一輪輪資本的推動之下,一切都變了。

美團的八年,創業公司與資本被彼此改造

美團剛剛建立的時候不是一個喜歡用錢來解決問題的公司。

美團在 2010 年 3 月上線,當時王興給美團的定位是 “新型團購網站”:每天只賣一件商品,原價 100 元的紅酒品嚐套餐以五折的價格出售。當對手們已經開始瘋狂燒錢地推做廣告時,王興還沒拿到新融資,並且堅持要 “自營”:一家家商家去拜訪,每天雖然只上一單團購,但是保證質量,流量也一次導入一個商家。

到美團拿到 B 輪融資的時候,A 輪的錢都還沒用完。

但後來美團還是被資本推著往前走了。4 年團購燒錢的結果是美團巨資併購了大眾點評、壟斷團購市場。這背後是資本的支持。

之後美團為了支撐龐大的估值,也不能停留在只是做團購,它開始做了外賣。

接下來美團在外賣市場燒了三年,成本控制住了,但從招股書來看,那微薄的利潤並不是燒掉上 142 億人民幣之後能接受的數字。

美團在 2017 年 10 月拿了 40 億美元融資,兩個月後,美團宣佈正式進入打車市場。

類似的,滴滴在打車市場燒了三年,開始進入美團的外賣。滴滴在 2018 年 4 月宣佈試點外賣,在南京等地直接向用戶塞 100 元紅包,折扣下來一頓午飯 3 元就可以解決。

兩個公司主業的壁壘都建立在壁壘而非技術之上。當增長出現問題,就各自撲向了對手的市場。

美團、滴滴這樣的規模超大的新公司也影響著資本佈局:越來越多的錢像向美團這樣的行業頭部公司集中,快速催長、然後找騰訊或阿里入股支持。

小公司拿錢更難了。曾經軟銀一筆幾千萬的投資給阿里巴巴就能變成幾百億美元。現在為了支持一個新公司,幾千萬遠遠不夠。

投中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18 年 4 月中國投資規模達到 94.36 億美元,同比翻了 4 倍以上,但同時,今年 4 月被投的公司數量卻從 2017 年 4 月的 256 起下降到了 240 起,錢都在往大公司集中。

互聯網公司追逐增長和估值,無法放慢步伐、停止虧損的問題不只存在於中國。絕大多數高估值的硅谷新公司也是一樣,現在已經到了遛狗應用也要一次融資 3 億美元的地步。【link】

軟銀孫正義的千億美元基金、紅杉新的 2000 億基金都是對此的回應。

公司燒錢成長、資本越來越大越來越集中。這是公司和資本相互作用後一同發生變化的結果。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美团终于要上市,一轮轮的巨额互联网投资是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线下消费

進入網約車生意,美團已經非上市不可

從團購、外賣,美團複製著用大量資金砸出市場習慣、最後壟斷它的故事。

這些業務的啟動門檻都相對更低,不需要像京東一樣全國建倉庫、或者像亞馬遜一樣花幾年時間建數據中心做雲計算。

各業務之間的關聯能說的卻不多,儘管美團試圖在招股書裡說明外賣和點評為酒店帶去了流量。

但從團購轉向外賣的情況來看,美團各業務間的關聯沒有那麼強。儘管美團有了多年“地推鐵軍”的積累,又是在餐飲這同一個行業裡,美團也還是要從頭補貼起,每收 100 元反貼 123.7 元。

進入網約車生意也是如此。美團去年年底在美團和點評主應用首頁推廣打車——北京、上海、杭州、廈門、福州和溫州六個城市,每個城市要湊到 20 萬人“報名”,美團就在該城市開通打車業務。結果號稱一年有 3 億多用戶的美團,在北京、上海都用了兩天才湊到 20 萬人打開互動頁面點一下。

因為在美團叫外賣,於是就會用美團打車,這本來是個挺奇怪的邏輯。

但美團進入網約車市場還是改變了之後的競爭格局。

滴滴在一輪輪燒錢與合併後已經拿了市場上各路資本的錢,阿里、騰訊、軟銀、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淡馬錫等都在其中,這些投資者不太可能再花大筆錢去投滴滴的競爭對手美團:當資本將幾十上百億壓在滴滴上的時候,不太可能再去支持美團挑戰滴滴、威脅自己的投資。

另一方面,美團在銀行也不容易借到錢。截止 2018 年 4 月,美團一共向銀行借了 9.17 億元,其中一筆 1.62 億元人民幣的借款,是美團用 2.5 億美元的理財保險產品作為抵押才借到的,抵押金的賬面價值大約是借貸款項的 10 倍。

雖然美團還有 452 億現金,但打車是個無底洞。美團招股書顯示,面對滴滴的鉅額補貼反擊,2017 年美團網約車在南京上線十個月,包括補貼在內的銷售費用支出接近 9 億元。

這僅僅是在南京一個 800 多萬常住人口的二線城市,10 個月裡燒掉的錢。北京、上海各自的常住人口按保守的官方口徑都是南京的 3 倍。

如果要在全國數十個二線城市和滴滴燒錢搶市場,452 億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上市對於美團來說,是美團獲得資金、與滴滴繼續競爭的機會。

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外賣市場有阿里巴巴,之後 ofo 也可能被競爭對手收購。接下來美團線下超市“小象生鮮”還要和盒馬展開競爭。在招股書中我們還在“公司擬投資”列表裡發現了未透露具體名稱的“公司 D”,從目前已有的信息來看,這家美團將收購不到 5%股份的公司是連鎖超市,並且還是已經上市的連鎖超市。

1 個月前,小象生鮮正式開業,這離美團的第一家線下生鮮超市“掌魚生鮮”開業,已經過去將近 1 年。

王興自己做過解釋,美團要做成一顆“恆星”,因為“一顆流星燒完就燒完了,行星可以長久存在,但它不會自己發光……只有恆星是靠核聚變,所以恆星必須夠大。”

在騰訊投資的眾多公司中,美團算是非常特殊的一個。

在資本的夾縫裡,如今美團與騰訊投出來的幾個大公司都有競爭。數年前,這個競爭格局並不存在,只是在越長越大的過程中,美團逐漸將業務擴大到了酒店、打車等原本騰訊就已經有投資對象的領域。

美團本身的流量獲取成本也較滴滴來的低。

接近美團的知情人士向《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表示,美團打車在上海的數據顯示,打車業務對平臺新增用戶的拉動作用明顯,用戶從打車業務向其他業務的導流、轉化效率相當不錯,公司並不僅僅將打車補貼視作是為一個新業務砸錢,它同時也能夠為美團現有的業務帶來新的流量。

在成立數年時間裡,美團作為一個快速長大的互聯網公司,積累了相對高效的內部組織效率,這讓美團在全行業補貼的情況下,成為勝出的一個。但美團此刻需要通過上市來籌集大筆資金,繼續用來參與競爭、擴大優勢,也是毫無疑問的。

追逐大規模的美團最後或許能夠說明,8 年間資本推動的互聯網創業潮,究竟是一個王興所說的亞馬遜式的平臺、一個包羅生活服務的另一個淘寶,還是中國互聯網一系列巨大泡沫的集合。

而此番赴香港上市並不是這個故事的結束,只是下一輪競爭的開始。

題圖來自 Visual hunt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好奇心日報出品,首發於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