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沒有那麼壞,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奸雄漢賊?

文 | 江隱龍

曹操被定性為“奸絕”,是不是羅貫中在書中春秋筆法,將曹操暗自將神壇中拉下,並推向了奸邪的無間道?這卻是個誤會。

原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沒有那麼壞,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奸雄漢賊?

“帝蜀寇魏”與“尊劉抑曹”,均非自古以降的傳統,至少西晉緊承曹魏,是以後者為正朔的。《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曹操評價極高:“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原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沒有那麼壞,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奸雄漢賊?

《三國志》向有“良史”之謂,陳壽的“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八個字,從曹操功業的角度看也的確恰如其分。王沈《魏書》則言其文采,曰“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建安時期文化昌盛,但如孔融、陳琳、王粲等人本為文人,吟風弄月並不出奇;曹操終身戎馬,卻能有“登高必賦”的雅號,這幾乎能視為東漢諸侯中李尋歡一般的人物了。

原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沒有那麼壞,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奸雄漢賊?

兩晉之後,唐宋以來,士大夫階層對曹依然不乏景仰。裴松之的“機變無方,略不世出”、李世民的“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王勃的“信超然之雄傑”,司馬光的“芟刈群雄,幾平海內”,均是對曹操這位不世出的梟雄最好的腳註。然而,正是在北宋,與司馬光同時代的蘇軾,卻在其《東坡志林·懷古·塗巷小兒聽說三國語》中描寫了這樣的趣聞:

“王彭嘗雲:‘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塗巷即街巷之意。可以看出,就在司馬光們盛讚曹操功業的同時,民間已經出現了將曹操視為反派的傾向。宋朝都市瓦舍流行說話(說書),其話本中有一種只說不唱的平話,其中著名的《說三分》講的便是三國往事。平話流行於市井之家,正合“塗巷中小兒”;尋常百姓厭煩了這些調皮的孩子,給他們錢去聽平話,所以平話也起到一些啟蒙的作用。這些“薄劣”的孩子在平話價值觀的影響下能夠尊重劉備、鄙夷曹操,這顯然不是某一個說書人所能影響的。蘇軾引“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一句,足以說明在他的時代,民間對於劉備、曹操的正邪之分已經非常明顯——而此時距離《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年代,相距還在兩三百年。

原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沒有那麼壞,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奸雄漢賊?

元朝時,出現了《三國志話本》。這一話本集合了眾多三國民間傳說,“尊劉抑曹”的色彩之強烈,通過其結尾的一首詩便能看出:“漢君懦弱曹吳霸﹐昭烈英雄蜀帝都。司馬仲達平三國﹐劉淵興漢鞏皇圖”。“曹吳”自然是魏與吳,這兩者只是“霸”,劉備卻是“昭烈(帝)”;最後為了凸顯天命繫於劉氏,將假漢室之名的匈奴貴族劉淵也強行拉了進來,“帝蜀寇魏”的意味,十分明顯。

原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沒有那麼壞,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奸雄漢賊?

既是民間故事,自然少不了怪力亂神、虛構想像。士大夫階層需要正本清源,民間故事卻沒有這許多忌諱,於是“漢帝斬十常侍”、“劉玄德醉走黃鶴樓”、“三英戰呂布”等虛構的故事便漸漸流傳開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但羅貫中本是話本作者和小說家,出身商肆之中,自然要沾染上民間“尊劉抑曹”的傾向了。

原版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並沒有那麼壞,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奸雄漢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