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止損,能讓你跑贏大盤「心態」

及時止損,能讓你跑贏大盤「心態」

在交易中,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要學會止損,即使是最優秀的操盤手,也會犯錯誤,但是,高手和菜鳥最大的區別在於,高手在有盈利時,能夠讓利潤奔跑,一旦發生虧損時,如果達到止損線,能夠及時出局,避免更大的損失,而菜鳥往往相反,有一點點小利潤時,就獲利出局,有很大虧損時,卻死扛到底。這種操作如果用在期貨或者外匯市場,往往都是以爆倉收場。

不論是投資還是生活,學會止損都是必修課,為什麼我們無法做到止損,在很多無意義的事情和活動中投入太多的時間和努力,而不是斬倉止損。最大的因素是:我們無法忽略沉默成本

何為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Sunk cost)是指已發生或承諾、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資。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

前幾年,老家流行買六合彩,有很多玩法,買單雙號的,買大小的,買生肖的,我親眼看過有的人追單雙號,但是好幾期都不中,繼續死扛,但是連開了十幾期雙號,最後不得不借錢去追單號,越陷越深,只是為了彌補前期損失。

寫這個例子不是鼓勵大家買六合彩,而是說,我們在某一件事情上投入越多,就越想破釜沉舟堅持到底,直到投資獲得回報。你是否也曾在沒有前途的道路上不撞南牆不回頭,因為不想承認自己一開始就選錯了方向?你是否曾經在成功無望的投資上越砸越多,而不是收手脫身?

非精要主義:認為:如果我堅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我願意承認錯誤

精要主義:認為:如果我現在就此罷休,這些時間可以用在何處?願意脫手止損

沉沒成本在生活中實在是太普遍了,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陷入一些小陷阱裡,

陷阱1 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行為金融學的一個詞,簡單理解,就是當一個人沒有擁有某件物品的時候,他就傾向於低估這件物品的價值,而當他一旦擁有這件物品時,就會高估他的價值。

在生活中,一些閒置的物品,沒有用到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發現其價值,但是,一旦有人打算把這些物品扔掉的時候,忽然就感覺這件物品有了價值,又捨不得扔掉。

同樣,當你還沒有持有數字貨幣的時候,感覺這些東西都與你無關,可是,一旦你開始持有某種數字貨幣,這些東西就開始變得有價值,我曾經接觸一個朋友,做傳統的基金投資,後來轉行投資數字貨幣,由於以前沒有接觸過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在朋友的帶領下買了某種數字貨幣A(90%的人都沒有聽說過,AlphaBo目測是偽區塊鏈項目),聊天時,極力給我推薦這個項目,似乎她的世界只有A才是最有價值的數字貨幣。實際上她接盤的價格已經是A眾籌成本的30倍了,關鍵是這個幣還沒有上任何交易所。

所以,一旦你擁有某些東西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些東西比不屬於你的時候更有價值。

對策1 :假裝你還不曾擁有它

如何克服稟賦效應,有一種簡單的方法,不用問自己:這件物品我估值多少?

而是問:如果手頭沒有,我願意花多少錢來得到它?

對於機會、義務、投資,這種方法同樣適用。

不要問:如果我錯失了這個機會,我會怎麼做?

而是問:如果我不是已經參與了這個項目,我願意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在裡面?

如果前面那個朋友能夠冷靜的問這樣幾個問題,我相信她是不會做出那樣的決定的。

陷阱2 :對浪費的恐懼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不要浪費”,這種思想根深蒂固,以至於成年後,我們做任何判斷的時候,這條標準都對我們的決策產生影響。

舉例: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看到三分之一,發現電影實在是太爛了,昏昏欲睡,如果按照理性的決策,應該馬上走人,把剩下的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才對,可是,事實上,很多人的選擇時:硬著頭皮看完。

原因何在,我們不想浪費,既然都花錢了,再看看吧,萬一後面的會好看呢?從概率的角度來看,這個決策也不科學,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硬撐著看完,發現後面的劇情越來越爛,把整個人的情緒弄得越來越差。

對策2:承認失敗,讓成功開始

由於人的損失厭惡心理,導致我們不斷的陷在沉默成本效應中無法自拔。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犯錯誤,才會讓錯誤停留在過去,承認錯誤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因為我們真正承認的,是自己比現在更聰明。

非精要主義者往往會陷入為了想補償損失而損失更多的怪圈

而精要主義者卻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而脫身抽離。

區塊鏈世界簡明生活指南這個系列每週一持續更新,這個系列旨在平衡工作和生活,在區塊鏈的世界中,節奏變化太快,這種平衡顯得尤其困難,但是,我相信,這種平衡感通過刻意練習是能夠習得的,除了投資,也不要忘記還有生活。

END

--------------------------------------------------------------------------------

直到所持幣種徹底回本,甚至全部盈利5倍以上,甚至很多人還成為了現實生活中的好友,時不時一起聚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