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事 古人的奇技绝艺和工匠精神(下)

木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木结构建筑。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唐代笔记资料《朝野佥载》中记载的几个唐代人出神入化的木匠手艺。

(一)

有个叫殷文亮的人,曾经当过县令,他心思巧妙,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喝点小酒。

这一日,在家自饮自酌的殷文亮颇感无趣,就想着如何能让酒桌热闹起来。

他端着酒杯,呷了一小口,瞥见屋角的几块木头,眼中立即放出光亮来。

殷文亮拿起一块木头,施展起自己的木工手艺,片刻功夫,便刻出了一个木人来。他给这个木人穿上华丽的衣服。这个木人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酌酒敬酒。

奇闻奇事 古人的奇技绝艺和工匠精神(下)

殷文亮觉得不过瘾,又用木头刻了几个歌妓。这几个歌妓分工不同:有的负责跳舞,有的负责唱歌,还有的手捧笙竹之类的乐器伴奏。殷文亮给她们穿上裙裳之后,这些木人美女们看起来秀美婀娜,十分养眼。机关启动,这些木人又唱又跳,好不热闹。

如果你杯中的酒没有喝干净,敬酒的木头小人就不会再给你酌酒;如果你桌上酒坛里的酒还很多,木头歌妓们就会一直又唱又跳,直到你喝完为止。

(二)

再来看看这位叫杨务廉的人的本事。

杨务廉是将作大匠。将作大匠是专门负责营建宫殿楼台等官方大型建筑的。因此,杨务廉无疑是木工方面的专家了。

他的代表作之一便是一个木刻的手里端着碗的和尚。平日里,杨务廉常常带着这个木和尚来到闹市之中。在人流汇集处,杨务廉把木和尚往地上一放,启动机关,这木和尚就双手举碗,边走边点头,向路过的人行乞。

奇闻奇事 古人的奇技绝艺和工匠精神(下)

路人觉得希奇,便开始往碗里投钱。投钱的人越来越多,很快,碗里的钱币就满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这个木和尚突然开口发声,清晰地说出“布施”两个字。

街市上的人们见所未见,大为惊奇,呼啦一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杨务廉将碗里的钱取净。人们争先恐后地再次往木和尚的碗里投钱,只为碗里钱满后听一声木和尚的声音。杨务廉靠着这个木和尚,一天能赚好几千钱。

这家伙可真是生财有道啊。

(三)

有一个叫王琚的郴州刺史,也有自己独门的木工绝活。

奇闻奇事 古人的奇技绝艺和工匠精神(下)

王琚平时喜欢吃鱼。但他吃的鱼并非是买的,而是自己捕捞的。他的捕捞方法与众不同——先找几块合适的木头,把木头刻成水獭的样子,然后把木水獭沉入湖水之中。这木水獭的口中有王琚精心设计的机关:一旦鱼吃了木水獭口中的鱼饵,木水獭的嘴就会紧紧合拢,把鱼衔住,同时自己浮出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