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拿《牡丹亭》的這句題記,來形容張一白的執導經歷,再合適不過。

從1998年《將愛情進行到底》開始,張一白便在愛情這條路上紮下了根。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開往春天的地鐵](2002)、[匆匆那年](2014)、[從你的全世界路過](2016)

於是乎,“青春片教父”、“愛情片教父”,這些標籤悄然而至。

可他才不管“父不父”。

自己想拍什麼,或者“你認為自己的未來是什麼”,這是他拋給每個新人導演的問題,也是在拷問藏於深處的本心。

他覺得,喜歡哪種類型就拍,別把理由推給“我不得已是因為策略拍得第一部戲”。

“如果第一部很成功,那第二部,他想證明自己的時候,往往會事與願違。”

但這經驗之談,卻沒有說中他自己的軌跡。

身不由己也好,隨性而至也罷,拍完劇版的《將愛》,張一白真的“將愛情進行到底”。

或許觀念在變,或許時代在變,但那顆屬於愛情電影的心,一直沒變。

他的愛情路

張一白跟愛情電影的化學反應,不是日久生情,也不屬於一見鍾情,偶然的成分更多。

“幫謝雨欣拍MV的時候,她問‘你要不要拍電視劇’。”

“正好當年日本偶像劇火,我們離開學校的時間也不長,就覺得,不如把我們的生活經驗、情感經驗拍出來”。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這就有了《將愛》

巧的是,第一部電影[開往春天的地鐵]也是。

“劉奮鬥來找我,說劇本和錢都有了”,咋弄,拍唄,間接把搖擺的張一白拉進電影圈。

“說實在話,拍完之後,我才開始考慮要不要拍電影”。

有一便有二,可直到[好奇害死貓],張一白才發現,原來“偶然為之的東西成了命運使然”。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好奇害死貓]

“我更關注其中的男女關係、情感關係”,之後,一發而不可收拾,愛情成為張一白的主命題。

他的愛情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張一白的愛情電影,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

原先,還挺憤怒網上的差評甚至是謾罵的,但後來,他想明白了。

跟作品無關,是“彼此的人生觀、審美觀不一樣”。

而這恰恰也是愛情這個話題的微妙之處。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它真的跟看你這個電影、研究這個電影的人的心態一樣”

“實際上是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性別採取的態度,然後折射到你作品。”

“他說‘我真被感動了,真實,我那幾年就是這麼過來的’。”

監製[後來的我們]時,張一白曾為劉若英提出的三點建議。

一是他鼓勵劉若英拍北漂愛情故事,二是提出黑白與彩色,過去與現在的轉換設定。

但這兩點,都不如第三點來得更“張一白”:堅定地支持導演用父親這封信。

“那是愛情的昇華,愛情昇華到關於人生。”

“因為有了一封信,有了父親對他們愛情的旁觀而嘆謂的時候,這種愛情才能深深打動所有有愛情經歷的人。”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而張一白眼中,愛情這碼子事,本就不是簡單的男女談戀愛

“把我對那個時代和我所正在經歷的一些時代、人生,包括那個環境,希望能夠表達出來,或者希望放進去。”

當下性,是張一白電影的一個特性。

或者說,他在等一個瞬間。一個能觸發到他創作靈感的時刻。

“就像佈列松的攝影作品,他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抓取‘決定性的瞬間’”。

別人把這當做是“張一白的套路”、“你總是知道在哪兒把人弄哭”。

“你的這個作品本身碰到了他的一個嗨點,或者撓到他的一個癢點,或者是觸犯了他。”

“可作為藝術家,作為一個導演,難道不就是把人生中間那些決定性的一瞬間展現出來,引發大家的共鳴嗎?”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將愛情進行到底]

一如影版[將愛],那年,張一白準備著好幾個劇本,而某天坐在出租車上,他突然開始想:

“文慧和楊錚現在在幹嗎呢?”彷彿在思念一個遠方朋友,想象著他們現在的生活。

“為什麼不把這些拍出來呢?”停掉所有項目,影片就這樣出來了。

聽著很隨意,實則不然。因為時代變了,語境變了,經歷變了。

“如初戀一般美好,我不可能再去複製。我已經五十多歲了,我不會痴心妄想的覺得在這個年齡段複製那麼一段感情。”

“可能等我們再過十年八年,當我們真的進入老年的記憶的時候,再拍一個夕陽紅版的[將愛情進行到底],也有可能。”

就像[秘岸]。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一個少年對成年女性的一種肉體到心靈的一種迷戀

因為語境,要被迫寫成友情、親情,他不樂意。

“我不是那種反社會的人格,但這不意味著我就會去隨波逐流。”

“現在電影宣傳的時候老說‘我們這個青春片,沒有墮胎,沒有撕逼,沒有這個沒有那個’,那什麼都沒有了之後,你又是什麼呢?”

“電影,它的魅力,文學的魅力,藝術的魅力,就是人的掙扎、糾結,和戰勝這種掙扎、糾結做出的選擇。”

人物的多樣性沒了,也就沒意思了。

他眼中的中國愛情市場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愛情片就是類型片中的一個小偏門,小拼盤,小前菜。

七、八億的票房頂天了,不似喜劇,動輒可以過十億、出爆款。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即使是[前任3],也有不少喜劇成分在

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愛情電影吹響了前進的號角。

要知道,好萊塢超級英雄大片盛行前,愛情片也是很重要的類型之一。

不管是[前任3],還是[後來的我們],亦或是[超時空同居],都看得出來,“中國的愛情片在這兩年在進階。”

為了愛情而談愛情,已經過時,如今的愛情就是現實的話題。

“就是說愛情本來的樣子,它的遺憾、它的不完全、它的不完美。”

它不需要像喜劇那般需要有天賦的導演和演員。

“沒有徐崢、黃渤、王寶強、沈騰,你換一批演員來演,觀眾就不認為這是喜劇了。”

愛情電影,“只要有大家認可的有CP值或者CP感的演員,這個電影一定程度上就成了。”

張一白:抓住愛情“決定性瞬間”

▲雷佳音與佟麗婭

“然後你只要相信愛情,或者把你經歷的故事拍出來,你就可以拍出一個好的愛情片,會打動人心。”

“愛情必須植根於一種煙火的、現實的中間”,是他在拍[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時,感悟到的。

他也希望“能拍一部更現實、更底層、更極致的愛情故事”。

“萬事萬物都是有起有伏”,說不好,愛情電影的騰飛是何年何月,但至少,張一白一直在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