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國內AI專業高考報考指南

獨家|國內AI專業高考報考指南

2018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選擇什麼大學、報考什麼專業又將成為考生和家長的另一場“鏖戰”。近些年來,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日漸火熱,很多媒體也將AI領域相關專業稱為“爆款專業”。那麼這個專業的發展前景如何?有哪些學校開設了相關專業?今年的招生計劃是什麼樣的?今後的培養方向又是哪些?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份AI專業報考指南,希望可以為考生和家長提供一點幫助。

AI行業現狀

據《人民日報》報道,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AI)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如此快速的增長和發展必然會產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1. AI人才需求狀況

根據騰訊研究院發佈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顯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僅約30萬人,截止到2017年10月,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已經達到了百萬級。

獨家|國內AI專業高考報考指南

2. AI薪資狀況

根據獵聘聯合GMIC北京2018大會發布的《AI人才競爭力報告》顯示,AI領域平均年薪約33萬,穩超互聯網人才平均年薪。由於AI相關行業近幾年迅速崛起,人才總體而言較為稀缺,所以企業願意花重金招攬人才。

獨家|國內AI專業高考報考指南

國內AI專業招生盤點

目前,開設人工智能學院已成高校中的一股熱潮,僅在今年5月,就有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本科招生)、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四所高校舉行了人工智能學院的揭牌儀式。

此外,據目前統計來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蘇州大學(本科招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重慶郵電大學、湖南工業大學、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等高校開設了人工智能學院或相關專業。下面為大家梳理一下這些國內最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學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 ,以及各大院校的AI專業招生計劃。

1. 清華大學

AI相關專業介紹: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鎮。清華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中在計算機系、交叉信息研究院、軟件學院和自動化系。2014年4月26日,清華大學成立了“數據科學研究院”,依託信息學院、經管學院、公管學院、社科學院、交叉信息研究院、五道口金融學院等6個院系協同共建。大數據研究院暫不招收本科生。

招生條件:高考分數698以上

培養方向:開展階梯式培養——前兩年著眼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強化訓練,後兩年實施理論、安全、系統、機器智能、網絡科學、量子信息等方向的專業教育“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結合的培養模式,量身定製“預研計劃”。

2. 北京大學

AI相關專業介紹: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由北京大學數學系、計算機系、電子學系等10個系(所)於1985年成立,主要從事機器感知、智能機器人、智能信息處理和機器學習等交叉學科的研究和教學。專業涉及機器人技術,以新一代網絡計算為基礎的智能系統,微機電系統(MEMS),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能技術與系統,新一代的人-機系統技術等。2015 年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數學學院、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開始設置數據科學本科專業,併成立了北京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

招生條件:高考分數690分以上

培養方向:培養具備基於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智能系統方法、傳感信息處理等科學與技術,進行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優化、控制、組織等並完成系統集成的,具有相應工程實施能力,具備在相應領域從事智能技術與工程的科研、開發、管理工作的、具有寬口徑知識和較強適應能力及現代科學創新意識的高級技術人才。

3. 復旦大學

招生條件:高考670分以上

培養方向:以培養具備紮實的數據科學理論基礎和廣闊的數據應用視野的複合型人才為基本目標。學院與復旦相關院系建立聯合培養計劃。其中,本科生培養採取“2+2”模式,復旦大學相關專業學生可在完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後申請加入大數據學院的聯合培養課程,完成本科學習後,還有機會進入大數據學院專業碩士和碩博連讀項目。

4. 上海交通大學

AI相關專業介紹: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於2018年1月18日,研究院將立足於數據、算法、芯片這三大要素,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構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於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凝聚不同學科的優秀人才,積極培育多學科、跨學院、有特色的研究團隊,促進優秀成果的產出。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不招本科生,考生可報考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等相關院系。

招生條件:高考675分以上

培養方向: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生進院後的前兩年不分專業,上統一的電氣信息類教學大平臺課程,2年後,學生可根據專業需求、個人志願、學業成績以及綜合表現,在該院六個專業中選擇專業,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培養”是電院人才培養的一大特點。

5.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AI相關專業介紹: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於2018年3月21日,致力於建設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學科高峰,以自身實踐探索人工智能內涵式發展新道路。學院由長江學者、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周志華教授主持工作。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預計下設"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智能系統與應用"兩個專業方向

招生條件:高考660分以上

培養方向:學院將致力於建設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學術重鎮和人才高地,集聚精英隊伍、培養高水平人才、促推新型產業發展,助力南京市人工智能技術源頭創新力的提升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帶的形成。

6.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AI相關專業介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於2017年11月2日,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在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系統工程和智能信息處理等相關學科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在“智能科學與技術”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兩個國家特色專業招收本科生。

招生條件:高考生600分以上

培養方向:西電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學院將以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籌建)等本科專業為主體進行培養,未來還將成立“圖靈實驗班”,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並在研究生招生指標等政策方面予以傾斜。

7. 華中科技大學

AI相關專業介紹: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是由原控制科學與工程系和原圖像識別與人工智能研究所於2013年合併組建的學院。該學院本科招生自動化D方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方向),對應於原華中科技大學圖像處理與人工智能研究所和原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智能科學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招生條件:高考630分以上

培養方向:培養具有寬厚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在現代工業過程控制、運動控制、系統工程、圖像識別處理等方面具備較強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華中科技大學與國際多所知名大學簽訂了“2+2”或“3+1+1”聯合培養的合作協議,多元途徑培養人才。

8. 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AI相關專業介紹: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於2018年5月16日,重點聚焦人工智能方法與智能機器人等系統的緊密結合,用人工智能方法提升機器人智能化水平,同時以機器人系統的具體需求來推動人工智能方法的發展。人工智能學院目前的招生計劃為本科生60—100人。學院擬下設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智能系統與應用等專業方向,計劃除一般本科生外,打通本碩培養,並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

招生條件:高考640分以上

培養方向: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致力於建設成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一流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基地,學院將根據人工智能學科特點,充分發揮理科優勢和機器人等智能系統的研究經驗,制訂突出工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9. 中國科學院大學

AI相關專業介紹: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技術學院成立於2017年5月28日,是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人工智能技術學院面向國際科學前沿,下設模式識別、人工智能基礎、腦認知與智能醫學、智能人機交互、智能機器人、智能控制等6個教研室。2015年3月20日,中科院成立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大數據科學理論、大數據建模與挖掘算法、大數據技術以及大數據應用等。國科大暫時不招收人工智能本科生,考生可報考國科大其它本科院系。

招生條件:高考670分以上

培養方向:國科大每年計劃招收300餘名優秀中學畢業生,進入本科或本-碩-博連續一體化培養階段學習。對這些優秀學生,國科大將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原則,秉承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的理念,制定“精品化”培育方案,通過學業導師制、小班制、“三段式”培養體制、學分制、國際交流培訓、名師上講臺、豐富的講座、先進的教學實踐平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影響學業的獎助體系、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等重要舉措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10. 哈爾濱工業大學

AI相關專業介紹: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於2018年5月5日。在人工智能方面,哈工大基礎雄厚,覆蓋面寬,校內有7個一級學科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其中計算機、控制等4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研究院將面向人工智能科學、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匯聚一流的研究隊伍,創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培養一流的科技人才,打造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基地。2017年10月12日哈工大還聯合阿里雲的數據科學實驗室,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目前哈工大暫不招收人工智能本科生,考生可報考計算機等相關院系。

招生條件:630分以上

此外,國內還有其他多所高校也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現將他們的報考分數列表如下,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獨家|國內AI專業高考報考指南

由於2018年高考剛剛結束,各大高校的專業報考信息還沒有完全出爐,考生和家長還需要密切關注高校招生信息,以各高校2018年招生計劃作為最終參考標準 。

報考最後提醒

雖然目前的AI行業人才需求旺盛,而且國家最近出臺的各項政策資源也在積極向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傾斜,但是具體到考生個人,仍需要理性看待當前的“AI熱”。對於考生來說,興趣同樣是選擇專業需要考慮的較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千萬不能因為AI“熱門”而隨意跟風。

此外,AI融合了很多高科技元素和眾多學科的前沿研究成果,隨著它進一步發展、深化,高學歷在這個領域將越來越受歡迎。因此,如果考生想要在人工智能領域有一番作為,還需要有一個長遠規劃,是否願意在大學畢業後繼續深造學習,也需要考生在報考AI相關專業的時候仔細考慮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