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

何澤慧, 世界級物理學家,曾跟居里夫人學習鐳學,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三錢”之一的錢三強的夫人。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1914年,她出生在蘇州,祖籍山西靈石。這個簪纓世家的名門望族,據記載,清朝300年,這個家族出過15名進士、29名舉人、22名貢生、65名監生、74名生員…… 山西當地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無何不開科” 。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到了近代,何家就更厲害了,家族成員中幾乎個個是大才。父親何澄,同盟會成員 ,當過保定軍官學校教官、滄石鐵路籌備局局長、中央監察院監察委員等;母親王季山,物理學翻譯家; 姐姐何怡貞,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和瀋陽金屬所的創始人之一; 姐夫葛庭燧,金屬物理學和國際滯彈性內耗研究領域創始人 ;哥哥何澤明,金屬學專家 ;弟弟何澤湧,中國細胞學專家、山西醫科大學著名教授;妹妹何澤瑛,中國植物學專家。而她的外祖父母也不簡單:外祖父王頌蔚,蔡元培的恩師;外祖母謝長達,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曾創辦了振華女校(楊絳的母校)。她的表哥表姐表弟們, 隨便拎出一個也都是人才:王季烈, 中國近代物理學翻譯第一人; 王季同,“王氏代數”發明人; 王季苣,中國第一位化學女博士; 王守競,物理學家,其“王氏公式”至今被大學物理教科書所引用; 王明貞,清華教授、物理學家; 王淑貞,中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 王守融,中國儀器儀表工程教育和計量測試技術的開拓者;王守覺,中國半導體電子學家; 王守武,中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 ; 倪葆春,中國整形外科奠基人 ; 何澤慧的表姐夫陸學善、葛庭燧,都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而上面提到的王守覺、王守武、陸學善、葛庭燧以及何澤慧自己和丈夫錢三強,全部都是中國院士。一個家族,一代之內就出了六個院士,中國百年以來,實屬奇蹟! ​​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何澤慧童年與兄弟姐妹們一起

幼年的何澤慧在家族的影響下,曉文識字,酷愛讀書。 早早就立下了獻身科學的宏大理想。 1932年的中國 ,仍然盛行纏足、婦女仍受歧視 ,而18歲的她決定前往上海考大學 。父親跟她開玩笑說:“考上大學就去上,考不上就當丫環。”沒想到,報著“考不上就去做小保姆”的念頭 ,何澤慧考了個女狀元。 她後來回憶:“考浙江大學的人有800多,我報考的是物理學系,他們取的只有我一個女生,你說我的運氣好不好?清華大學人多而且特多,一共有近3000人,清華的希望小得不得了!”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何澤慧與姐姐何怡貞(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女博士)

考大學的這個決定,不僅讓她成為了不起的女性,還遇到了她一生的摯愛。她的同班同學裡有個男生叫:錢三強。錢家同樣很顯赫,錢穆、錢偉長、錢鍾書、錢學森等, 都是我們熟悉的大才大智。而錢三強 ,是一代國學大師錢玄同的次子, 後來與錢學森、錢偉長並稱中國現代物理學的“三錢” 。他們彼此互相欣賞 ,雖心存愛慕,可羞澀的兩人都很少主動找對方說話。 大學時光轉瞬即逝 ,他們均以高分成績畢業 ,就此兩人天各一方 ,然而愛情的種子早已悄悄種下,只待結果的那一天 。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的畢業照,前排長辮姑娘是22歲的何澤慧,後排最左邊是23歲的錢三強

清華畢業後,錢三強前往法國留學 ,跟隨居里夫人的女兒學習 。而何澤慧當然不會甘於只成為“背後的女人” ,她有足夠的能力與愛人並肩而立。 何澤慧很有報國熱情,隨著戰爭爆發, 她和幾位男生一起到南京軍工署求職 ,希望以自己的專業報效國家 ,但幾位男生被留下了, 成績更好的何澤慧卻因為是女性被拒之門外 。但她沒有坐等機會到來 ,於是她決定出國深造 。出國前她得知,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技術物理系的系主任曾在南京軍工署當過顧問 ,於是她到德國後 ,直接找到了這位系主任 ,希望進入技術物理系學習 。可系主任克里茨教授卻再次拒絕了她 。技術物理系主任說:“這個不大可能,因為我們技術物理系是個保密的系,是不可能吸收外國人的,尤其更不可能吸收女性來學彈道專業。”但何澤慧不服輸她據理力爭地對克里茨說:“你可以到我們中國來,當我們軍工署的顧問,幫我們打日本侵略者。我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這裡來學這個專業,你為什麼不收我呢?”最終她說服了系主任 ,這個嬌嬌小小的中國女孩成了該學校第一個外國留學生,也是該專業第一個女性。1940年,她以優異成績獲得博士學位。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 之後,進入柏林西門子工廠實驗室 ,參加研究工作。 1943年,她又到德國海德堡威廉皇家學院核物理研究所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 。之後,是她首先觀測到了正負電子碰撞現象, 被英國《自然》稱為“科學珍聞” 。那時她雖然身在德國 ,卻無時無刻不思念父母,思念祖國 。然而中國戰火紛飛, 她難以聯繫上親人們。 就在這時她想到了法國的錢三強 ,她給他寫了封信 。由於戰時限制,只能寫25個字 。她在信中問他是否還在巴黎 ,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父母報平安 。就這樣兩人的書信往來越加頻繁 ,他們用短短25個字,一封封地討論天氣 ,討論學術,討論未來…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 ,卻有著心靈深處的碰撞, 這份愛情清清淡淡,層層遞進。

到了1945年 ,錢三強鼓起勇氣寫了一封影響了近代中國物理學界的信 ,一封25個字的信裡寫到:“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她看到信後甚至都沒猶豫就提筆寫下:“感謝你的愛情,我將對你永遠忠誠。等我們見面後一同回國。”就這樣第二年的春天 ,她就離開了德國 ,來到錢三強所在的巴黎 。在居里夫婦的見證下,舉行了婚禮, 互相許下不離不棄的諾言。 之後,她就跟隨丈夫留在法國 ,進入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工作 。沒想到此後的她在法國開啟了自己科學生涯最輝煌的篇章 。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她和丈夫錢三強一起合作 ,發現了鈾核的三分裂變和四分裂變現象 ,並預言裂片的質量分佈。 這些重大發現宣佈後,引起巨大反響 ,被稱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物理學上最有意義的一項工作” ,西方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道 。由於鈾核“三分裂”現象是她首先發現的 ,所以她也被人們尊敬地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這項震驚世界的發現足以獲得諾貝爾獎 ,可由於當時世界對中國的歧視 ,諾貝爾獎並沒有公平地發放獎章, 不得不說,這是她的遺憾 ,但更是諾貝爾獎的遺憾 。

而那時獲得瞭如此成就的她 ,如果繼續留在國外, 憑他們夫妻倆的本事 ,肯定能生活的條件優越, 擁有最優良的科研環境 ,並在未來取得更大榮譽。 可這些東西 ,他們眼睛都不眨就直接放棄了 。1948年兩人不顧各種阻撓,歷經艱辛 ,義無反顧地回到魂牽夢縈的祖國 。不久後,新中國成立 ,一切百廢待興 。她和丈夫錢三強一起毅然扛起了籌建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 那時中國連簡單的儀器都找不到 ,更讓他們頭疼的,就是資金問題。 可他們沒有灰心喪氣 ,兩個人騎著自行車跑到舊貨店和廢品收購站 ,尋找可以利用的元件。 然後,她負責繪製圖紙 ,他負責動手製作 。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 竟做出了一個個必需的儀器 。經過幾年的努力 ,物理研究所漸漸有了規模 :科研人員由最初的5人擴大到150人 ,這是新中國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隊伍。 1956年,她還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乳膠 。而當研究所重點轉向原子能後 ,她又立即奔赴蘇聯 ,負責關鍵的加速器及在反應堆上進行核物理實驗。 1958年,中國第一臺反應堆及迴旋加速器建成後 ,她擔任起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 ,使中國快中子實驗工作很快就達到了當時的國際水平。 錢三強被公認為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但鮮少有人知道, 她同樣為中國的核武器做出貢獻。 倆夫妻即使在文革浩劫中備受折磨, 被關進陝西“五七幹校”養豬、掃廁所、施肥、鋤地…可他們卻依然心態平和 ,依然對科學懷著無盡的熱枕 。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 她對愛情也是忠貞無比 ,和錢三強相戀了半個世紀, 一起為中國核事業奮鬥了半個世紀。 生活裡,他們是最美滿的夫妻 ; 工作中,他們是完美的合作伙伴 。然而1992年,噩耗傳來, 錢三強因心臟病去世 ,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走了,留給她無盡思念 ,曾經那麼多苦難都沒能壓垮她 。他的離去,卻讓她悲痛欲絕。 她沉浸在關於他的回憶裡久久難以釋懷 。在外人看來,她似乎沒變 ,她依然堅持全天上班 ,依然堅持做研究。 只是外人不知道的是,自他走後 ,她始終在那個破舊的小區裡, 家裡的東西幾乎就沒有變過位置 ,保留著錢三強在世時的模樣 。那是她對他永遠的紀念~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 92歲那年,她不小心摔壞了腳 ,痊癒以後,她依然堅持上班。 單位堅持派車接送,她終於接受了, 但要求不坐小轎車,而要坐單位的中巴一來節約,二來可以和同事聊天 。連王大珩院士都忍不住感嘆:春光明媚日初起,揹著書包上班去,尊詢大娘年幾許,九十高齡有童趣。

「豐碑人物」瞧這一大家子——中國脊樑何澤慧​2011年6月20日 ,在走完近一個世紀的人生路後 ,也許是太累了 ,也許是太思念天國的他, 中國的居里夫人、 偉大的核物理學家何澤慧靜靜地,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她彷彿已樸素到了塵土裡 ,就連離去,擁有無盡光芒的她 ,竟然也是那麼低調 !沒有驚起絲毫漣漪 ,彷彿只是沉沉地睡去 !這位中國難得的物理學女博士、 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 、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 、世界級科學巨匠, 從不因出身豪門,就生活驕奢 ;從不因路人皆知,就派頭十足! 滿懷赤誠、自強不息 ,為信念誓死不渝, 為了祖國無止境的付出, 從未考慮過絲毫的索取! 這才是,令人佩服到五體投地的中國貴族,真正強大到令人窒息的國家精神!她的故事值得我們告訴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