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

2


前言:

作为一只苦逼的O2O创业狗,每天被市场虐、被投资人虐、被各种奇葩用户虐也就罢了,没想到还要被经济学家虐。忙碌间隙拼凑此文,只希望能够让同行自信、让学界慎重。

祝天下所有苦逼的O2O同行,都能够开源节流、曲径通幽、财源滚滚、财色双收!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最近《O2O就是两边两个零,中间一个2货》在朋友圈中流毒甚广。内容取自许小年先生最近的一次演讲,其中最经典的一段话这么说:

“什么叫O2O?就是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货,这就是O2O。需求这端不着边,供给也不着边,中间幻想一个百亿市值的公司,这就是O2O。”

此言一出,一大群顽固守旧的装逼分子欢呼雀跃,而埋头干活的O2O创业者则鸦雀无声。原因不外乎三个:干得好的觉得纯属扯淡不值一驳、干的差的正在否定自我怀疑人生、真心想要反驳的又困于理论水平拿不出给力的东西。

鄙人不才,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喜欢反驳老师,为此经常被打的体无完肤,可还是改不了臭毛病,看到老师权威犯傻,忍不住立刻就要指出他底裤的颜色。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因此,看到最近许小年频频贩卖“互联网工具论”,近期又来宣扬“O2O是2货论”,实在按捺不住,免费来给许小年先生上上课,教他一点道理。


第一课:不要过度膨胀,搞清楚自己的认知边界。

子曾经曰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就算是孔夫子再世,也不可能穷尽天下所有的知识,尤其当前,各种学科分门别类无限细分、新学科新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除非他是即将诞生的超级AI。

人贵有自知之明。真正智慧的人,明白自己知识的边界在哪里,坚持节操,绝不越界,就不会出现常识错误,被人揪住小丁丁狂撸不止。

许老师的知识边界在哪里?也许是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政治经济、企业管理神马的,我不敢妄下断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一定不是互联网和O2O领域的专业人士,这点相信许老师也不会反对。

也许有人会说,互联网经济也是经济问题,许小年本身是经济学家,他用经济领域的基本规律,去分析互联网经济,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经典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否适用于互联网经济?

例如货币,经典经济学可以解释比特币吗?再比如今年A股快速暴涨暴跌,支撑万亿融资盘的HOMS系统,有经典经济学做出预测和防范吗?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这是货币和股票两个经典的经济学领域,可以说是经典经济学的大本营。这两个领域加入了互联网基因之后都会变得如此不可捉摸,难道更加纯粹的互联网领域,生搬硬套经典经济学理论真的好么?

学无止境、探求真理的道路也是永无止境。

曾经统治世界的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是有局限性的;量子力学和弦论又证明了相对论也是有局限性的。

自然科学如此,难道人文科学就会不一样,一套经典理论就可以包打天下,永远正确直到宇宙坍缩?

所有的知识都有边界,超出了自己认知边界的领域,最好不要妄下断言。

许小年老师,第一课,请你首先去好好学习学习互联网和O2O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认认真真的做一下研究,系统的拿点靠谱的东西出来。

仅仅凭着个人感情上的好恶,就对一个自己未知的领域妄下结论,会误人子弟的。

您的节操来之不易,望珍惜。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第二课,许小年用静止、孤立、片面的眼光观察世界,是形而上学大师。

这一课讨论“互联网工具论”的扯淡。

许小年先生反复提到,人类的工具从石器到铁器到蒸汽机内燃机到电力,不过是工具的变化,因此互联网也是一种工具。

有个成语叫“似是而非”啥意思?许小年先生的“互联网工具论”就是最好的解读:听起来好像很对,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古猿从树上下来,不论它们走过了多少风雨多少里程,他们都只是古猿,直到它们开始直立行走;

闪电引燃山火,烤熟了各种动物,不论古猿吃的多么津津有味,他们都只是古猿,直到它们学会用火;

石头、树枝用来狩猎再方便,古猿也还是古猿,直到它们懂得用另一块石头加工石器工具,他们才能成其为人。

区别在哪里?有些事情是量变,有些事情则是质变,区分量变和质变,是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的成年人基本的技能。

拿古猿走了几十万公里来证明“直立行走稀松平常”、用吃过几万年的山火烤动物来证明“掌握用火算个P啊”、用石块照样砸死猎物证明“制造工具有鸟用”。

这样的论证方法,跟许小年先生用工具的进化来证明“互联网不过是个工具”,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这个层面看,许小年先生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亲身演示了什么叫“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看起来,这一套理论尤其受35岁以上人群的欢迎。据我观察,基本上我身边每一个不懂互联网、惧怕变革、拒绝学习和改变的人,都坚定不移的拥护“互联网工具论”。他们共同躲在“互联网不过是个工具而已”的泡泡里,期待着风永远不会来,泡泡永远不要破,互联网永远都只是个工具。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慰自己:互联网只是个工具而已,没什么好学的,也没什么好改变的,弄来弄去不还是得老一套。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给自己开脱:生意做不好不是我蠢,也不是我不学习、不改变,更不是我傻逼,而是环境不好、实体经济、国家政策不好。

他们一边自我安慰,一边把脑袋插在“互联网工具论”的沙土里,而对借势互联网革命折腾的风生水起、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新生力量视而不见。

我眼前不禁浮现出几十年前的一个场景:一群饿的跟狗一样的人,穿着绿军装,挥舞着瘦弱的小拳头喊“打到美国去,解放全人类。”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因为,只有意淫才能对抗饥饿,无论是肠胃,还是头脑。


第三课,互联网究竟是什么?

互联网不是工具,那是什么?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到一边,来看看一个古老的问题:世界是什么?

古往今来无数学者大家,对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体可以分为“唯心”和“唯物”两大流派。对于普通人来讲,高深莫测的理论争论毫无意义,但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世界其实有两个:第一个是“我”外部的客观真实的世界;另一个是这个“客观真实”的世界在“我”脑子里的映像。

就好比你看到太阳,这时候其实有两个太阳:

第一个太阳客观存在,就悬挂在你头顶;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第二个太阳则是第一个太阳的映像,在你心中。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假如“我”闭上眼睛,第一个客观的太阳不会消失,第二个太阳也不会消失;但是如果“我”死了,那么第二个太阳就会立刻消失。

绕了这么久,就是说其实我们的世界有两个:一个是客观实在的世界,另一个是我们心中这个世界的映像。

换句话说,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于客观世界、对于世上他人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就是全部。

我们人类不具备心灵感应能力,所以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世界是孤立、封闭的,我们必须通过外在的“客观世界”来进行效率极低沟通和协作。

人类文明的过去时,就是这样一个原始的时代。现在,我们有了互联网。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互联网是什么?一堆电讯号的集合。

我们心中的世界是什么?也是一堆电讯号的集合。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互联网运行在电脑里,我们的世界运行在人脑里。

这两者,还没来得及融合。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倒吸一口凉气?是的,你猜对了,互联网就是下一个世界,下一个客观实在的世界。我们没有心灵感应,但是我们发明了心灵感应的科技——互联网。

现在,互联网正在与我们大脑里的世界加速融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互联网正在与我们大脑里的世界加速融合!

互联网正在与我们大脑里的世界加速融合!

互联网正在与我们大脑里的世界加速融合!

所以才会有淘宝和京东,绕过现实世界的大商场、经销商、总代理和所有的附加费用,让我们直接购买;

所以才会有Uber和一天一道菜,绕过现实世界的服务商、地域限制、价格管制,让我们直接享受服务。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全新的脑电波读取和写入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脑电波和互联网电波的互通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会不可思议的短。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未来的你,无需鼠标键盘即可操作设备,这技术实验室已经有了;

未来的你,无需学习背诵大量的知识,眼镜上、耳机上挂一个“脑猫”(我生造的词,指脑电波调制解调器),即可将互联网上无穷无尽的知识,解析成你的大脑瞬间能懂的信号。

你无需学过一天微积分,就能在一瞬间解开最难的微积分方程;

未来的你,无需东奔西跑去办这办那,只要想一想,商品、服务就会送上门来,“所想即所得”的时代正在来临。

所以,互联网正在变成第二个世界——它即将连接我们脑子里的第二个世界,它也即将变成第二个世界本身!

我们足够幸运,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见证人类的有一次飞跃。如果直立行走、掌握用火、学会工具这样的飞跃算得上单细胞生命产生,那么这次的飞跃就是智慧和文明的出现。

这是从虫子到宇宙飞船的飞跃。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所以,许小年老师,互联网绝不仅仅是工具,你彻底的错了。


第四课,O2O这么火,究竟谁是2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蚂蚁军团抱团过河,固然会淹死一大批外围的蚂蚁;中华民族抵抗外侮,也显然要牺牲一大批冲锋在前的热血先锋。

进步必然伴随牺牲,因为旧势力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进化肯定会有遗憾,因为原有的习惯当然会被改变;

探索的美景,也始终都是由失败者的鲜血描绘而成。

但是,我们能够因此就否定探索者,甚至辱骂他们是“2货”吗?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探索罗布泊的彭加木牺牲了,他是2货吗?

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立志探索太空的宇航员机组全部牺牲,他们也是2货吗?

许小年老师,你评价2货的标准,是简单粗暴的成败吗?

那么,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验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样的行为,跟人类探索未知、探索太空有区别吗?

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汗水、身家乃至生命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立志改变人们生活品质的O2O创业者,他们是2货吗?

许小年老师,你敢不敢走访一下每天奔波在送餐路上的美团外卖、饿了么以及一天一道菜的送餐员,你敢不敢当面问问他们是不是2货?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饿了么CEO张旭豪

这可比轻飘飘的站在演讲台误人子弟难多了,许小年老师,你做得到吗?

诚然,当前的O2O的确存在诸多问题。作为知名导师,你应该做的,是俯下身子研究实实在在的问题,给出靠谱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这里将他们一棍子打死,统统扣以“2货”的帽子。

我来给你做个示范吧。

O2O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O2O创业者没有想明白:除了砍掉交易和服务的中间环节以外,还有那些地方能够创造价值?

换句话说,大家一窝蜂的都在砍掉中间环节,这里就变成了红海。O2O里还有蓝海吗?

有。

答案在“人人湘”的技术改造管理流程、“黄太吉”的集中化量产个性产品和“一天一道菜”的“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改造生产和供应链”的思路。

以不烧钱、不补贴的外卖新秀“一天一道菜”为例子,每一道菜的生产,需要经过采购、运输、分拣、出净(摘菜)、清洗、切削、称量、预制、炒制、打荷、包装、再次运输、投递等十多个环节。

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中,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单独的信息黑箱,不可能实现信息化和数据化,也就更加不可能实现标准化。

通过技术手段,自动化采集这些环节的各种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和管理反馈,一步步实现每一个环节效率的提高。加入每一个环节能够提高1%的效率,那么整体的效率就能提高10%以上。

将这10个点的效率和成本优势重新加码到产品的品质上,才有可能做出最犀利的产品。

许小年来听我的课:不懂装懂才是真2货

我的观点也许是错的,但我认认真真思考,老老实实探讨,绝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

所以,我认为那些不深入、不研究、不思考,只凭小脑就污蔑别人是“2货”的人,才是真正的2货。

许小年老师,你说对不对?

PS:

最后,借我自己的地盘做个广告:

“一天一道菜”是一个初创的O2O外卖项目,以产品为核心,锁定写字楼和商圈的白领用户,一不靠补贴、二不靠烧钱,不但活的安然无恙,而且还要在所谓的“寒冬”再火一把。

跟本轮投资人结合之后,我们推出了一个限量招募“小白兔”的活动,第一是好玩,第二是好玩,第三还是好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c0MTY3Ng==&mid=400181253&idx=2&sn=765c55f3f9b1055c0e5740b48e6c717f&scene=0#r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