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背上揹簍,拿上彎彎的鐮刀,拉上同伴去割草(給豬吃的)。這些長長藤蔓狀的草,開著白色花苞,上面會結有黑色的果實——老鼠蔗,這可是我們的最愛,以致年少的我們時常尋覓它,酸酸甜甜的味道充斥著我們的童年記憶,現在都想再嘗一遍。吃完之後整個舌頭都發黑了,小夥伴們相互看著,然後互相嘲笑。天將暗時,拿著鐮刀挨著它的根莖齊齊的割下去,裝滿簍子。我們被滿滿一簍子這種草,壓得只能勾著背。為了不捱罵,都不管三七二十一,急急忙往家跑。

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這種讓我們樂此不疲的草叫做火炭母,如此高調,熱情的名字,卻是一個清冷的主,常隱於市而喜陰涼之地——山谷,水邊,溼地。它也可能躲在某個角落,綻放著小小的花兒,不走近看你真發現不了它開的花。白得透徹、似開未開的花朵兒攏成圓錐形,有時還添上肉質花被包裹的黑色瘦果——這是一種細緻的美。

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它還有烏炭子、火炭星、五毒草、白飯藤等的異名,我家這邊一般叫它火炭母(其實乍一看,透白的花朵(其實還有些是為粉紅色的),真的像芳香的米粒)

那酸溜溜的黑色果實就是火炭母的”孩子“——火炭子。成熟後呈黑色,果外面包一層透明果肉,這果肉就是我們童年時期愛吃的美味。

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本草綱目》頌曰∶生南恩州原野中。莖赤而柔,似細蓼。葉端尖,近梗形方。夏有白花。 秋實如菽,青黑色,葉甘可食。

一般人很少識得它,因為它清冷的性子總是喜歡藏匿在角落,慵懶的倚靠在牆角。即使後來被世人當作景觀植物,移植到城市,它也選擇處於陰暗之下。

其性微酸、微澀,涼。具有清熱解毒,利溼消滯,明目退翳的功效,所以在臨床使用很廣泛。可用於腸胃消化不良、小兒痢疾、肺炎,白喉,跌打損傷、以及婦女的帶下等證。

在平常生活中,它也是很好的應急藥品,比如被蚊蟲叮咬起疹的 或是溼熱形成的包疹都,將其碾碎,敷在患處,可以起到解毒,止癢的效果。

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而對於喜愛涼茶的廣東人來說,火炭母是再熟悉不過的養身佳品了。炎炎夏日,長長的小巷兩邊,許多老字號涼茶鋪子都在清晨開放,老遠就能聽到小店的叫賣聲“涼茶,好喝的火炭母茶……”,細膩而悠長。熱愛生活的老者歡聚於此,把茶言歡,在平靜中尋求一種愜意的享受!

王老吉,我們都熟悉的飯後涼茶,可你有注意到裡面的配方嗎?如果你正喝著它就不防看看說明,不錯,火炭母就是其中的一味藥,這下不陌生了吧!

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但是你也不要把它簡單的看作是一種涼茶,它可是收載與中國藥典的中華藥草。屬於廣東地區的常用中草藥,其藥始載於《圖經本草》,列入外草類,後在各大著名醫書都有記載。 火炭母的炮製很簡單,一般會在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配藥煎服使用即可。

小的時候,每次有個頭疼腦熱小感冒之類的,老人家都會說不用特意去抓藥來吃,當時年紀小,並沒有問其原因。後來是自己也領教過了煲湯所用藥材的療效之後,才慢慢懂得一些箇中原由,有時候會想,小小的幾顆果子,竟然會有那麼厲害的效果,真的是太厲害了啦。

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然而它不僅僅是一種藥,也是廣東人嘴裡的美食佳味,藥食同源的它爬上了人們的餐桌,成了豐富的湯品。廣東人特喜煲湯,對於煲湯的熱情,在一些外地人看來,已經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很多小毛病無需求醫,喝一喝自家煲制的老火靚湯,自然很快康復如初。

浴火而生的火炭母,卻是去火的清涼茶

火炭母煲豬血,你沒有看錯,它竟然也有相應的療效,說這是可以在夏天使用的一道湯水,利於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小症狀。

鮮火炭母草二兩,白雞蛋花五朵,和豬骨煲湯,可治婦女帶下

火炭母加一些白酒,然後再跟豬肉下去一塊兒煲湯,出鍋之後趁熱喝上一兩碗,聽老一輩的人講,效果比醫生那裡所開出來的跌打損傷藥方,還要來得見效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