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死后托梦给诸葛亮,深情地说了七个字,诸葛亮听后泪如雨下

赵云死后托梦说了七个字,诸葛亮听后仰天长叹,卧龙岗肯定回不去了

众所周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的人在临死的时候可以做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而另外一些人似乎总有“道不尽的离别,诉不完的衷肠”。究其原因无非是活着的时候没心没肺,死了依旧玩世不恭,活着的时候包羞忍辱,死了之后却开始怨声载道。

赵云死后托梦给诸葛亮,深情地说了七个字,诸葛亮听后泪如雨下

其实,韶光已逝、壮志难酬,历史上这样的人物犹如过江之鲫让人数不胜数。例如幻想着自己死后能够继续统治寰宇、傲视群雄的一代雄主秦始皇;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大诗人陆游;以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神机军师诸葛亮等等。

他们这些人上之人生前风光无限、叱咤风云,死了之后原本应该为自己以后能够名垂青史而含笑九泉。然而,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在临终前抱怨老天的不公。

赵云死后托梦给诸葛亮,深情地说了七个字,诸葛亮听后泪如雨下

正如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述的这位三国猛将赵云一样,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五虎上将”之一,的确是无数后人顶礼膜拜与敬仰的对象。尤其是赵云的“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于争锋”,更是成为了后世争相传颂,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千古美谈。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用现在的标准来看就是一个典型的“美男子”,历史上真正的赵云虽然身为一个武将,但他的政治眼光却远非常人可及。据史料《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平定益州之后,曾有人建议将成都的房屋以及土地分给有功之臣,以激励忠勇将士。

赵云死后托梦给诸葛亮,深情地说了七个字,诸葛亮听后泪如雨下

可是,赵云却劝说刘备:霍去病曾经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勉励自己,如今国贼猖獗,汉室未兴,主公占领益州,正应该将田宅归还给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广施恩德于四海,才能赢得民心以为将来迎取天下之资,刘备听后甚是惭愧。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后,第一道天子诏书就是“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当时群臣无不摄于刘备的威严而唯唯诺诺不敢直言。唯有赵云上谏说:“当今天下三分,魏强而蜀、吴皆弱,篡汉自立的国贼是北方的曹魏,而不是东吴的孙权,如果陛下灭掉了曹魏,东吴可以不战自降。”

赵云死后托梦给诸葛亮,深情地说了七个字,诸葛亮听后泪如雨下

赵云又说:“如果陛下以一己之私仇而废天下之公兴兵伐吴,必将引起蜀国和东吴两败俱伤,而让北方的曹魏坐收渔翁之利,窃以为伐吴绝非上策!”而此时的刘备已经被复仇的种子迷失了自我,不听赵云忠言的刘备最终被东吴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七百里”,落得一个白帝城托孤而亡的凄凉下场。

刘备去世之后,赵云也曾跟随诸葛亮多次兴兵伐魏,然而多是无功而返,最终病逝。而赵云这个铁血忠臣在死后依旧没有忘记“兴汉大业”,他托梦给军事诸葛亮说道:“子龙死不瞑目啊!”,赵云所说的死不瞑目是因为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刘备交代的蜀汉统一全国重任,于心有亏。

赵云死后托梦给诸葛亮,深情地说了七个字,诸葛亮听后泪如雨下

​听到赵云死后的忠言,禹禹独行的诸葛亮禁不住仰天长叹,泪如雨下,蜀汉的统一大业究竟能不能实现?他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如今只能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了”。不过,诸葛亮十分确定的是,自己曾经幻想的“功成身退隐居卧龙岗”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