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及時發現自己得了胃癌?

帥哥江上月明

胃癌指的是可以發生在胃的各個部位的惡性腫瘤,是我國最為常見的腫瘤疾病。胃癌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其中男性明顯高於女性。據研究表明,胃癌的發病病因主要與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癌前病變和家族遺傳有關。其中長期食用醃製、燒烤、油炸等食品容易誘發胃癌;硝酸鹽受到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容易轉變成亞硝酸鹽而誘發胃癌;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癌前病變容易發展成為胃癌;除此之外,部分資料表明胃癌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

早期的胃癌一般不會出現獨特性症狀,常常表現為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常見症狀,直到胃癌中晚期可以出現腹部的劇烈疼痛、貧血、消瘦、乏力、嘔血、黑便等症狀。所以早期的胃癌不容易被及時發現,那麼,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怎麼辦呢?

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於預防胃癌,避免食用隔夜飯,少吃醃製類食物,做到不暴飲暴食,用餐規律,多食蔬菜水果大蒜等食物。

本期答主:閆巖 醫學碩士


杏花島

文/潘戰和 @腫瘤專科醫生

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主要包括兩大方面,胃癌也一樣,那就是:一是篩查,二是發現異常及時就診,進行相應的專科檢查。以下分別展開討論:

一、先來說胃癌的篩查。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關鍵,日本的胃癌發病率也很高,但為什麼胃癌的治癒率要比中國高得多?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家的早期胃癌比我們多得多,胃癌早期通過手術,治癒率是非常高的,而我們的胃癌,多數一發現就是晚期,會大幅度拉低治癒率。日本的胃癌為什麼多數是早期?因為日本有完善的胃癌篩查計劃。所謂篩查,是針對沒有任何不舒服表現的健康人群,當然,考慮到性價比,也不必要對所有人都篩查,而訂是針對高危人群,所以胃癌高危人群要主動進行篩查,而不是等到有了不舒服才去檢查,那可能已經晚期了,一定要重視胃癌的主動篩查,這是及時早期發現胃癌的最重要措施。

哪些人算胃癌高危人群?符合以下第1條和第2~6條中任一條者均列為胃癌高危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1)年齡40歲以上;(2)胃癌高發地區人群;(3)Hp感染者;(4)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5)胃癌患者一級親屬;(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二、再來說胃癌的早期徵兆,也就是有了哪些不舒服要及時就診。其實,胃癌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前面說了,主動的篩查非常關鍵。不過,也並不是說不要重視胃癌的一些症狀表現,畢竟篩查也不是萬能的,而且有的胃癌也確實是因為有了不舒服去檢查才發現的,所以瞭解一些可能的症狀表現也是有必要的。

胃癌早期可能會有哪些表現?

上腹部輕度不適感,可能是胃癌最常見的初發症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鈍痛、隱痛不適,有時表現為進食後加重。還有就是食慾不振,厭食,喛氣,返酸等也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現。

胃癌還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等。不過,胃癌最典型的表現是所謂的“胃病”症狀,其實就是胃潰瘍的症狀,比如節律性的週期性的上腹部疼痛,進食後緩解或加重,很多胃癌本身就是從胃潰瘍演變過來的。

此外,胃癌還可能會有黑便,意味著有胃出血,(惡性)潰瘍出血。


腫瘤專科醫生

診斷一個病,需要從症狀,體徵,檢查,檢驗等多方面著手,並不是從簡單的一個方面就能明確診斷的。

1.先說症狀。對於早期胃癌患者來說,可能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如果一定要寫的話,一般的消化道症狀都有可能,比如,返酸,燒心,上腹不適,腰背部疼痛啥的。到了晚期,患者會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納差,上腹部疼痛,嘔血便血甚至停止排便排氣等腸梗阻等症狀。

2.體徵方面。同樣早期的胃癌不會有明顯體徵,病情到晚期,出現的體徵可以有劍突下觸痛,上腹部可觸及包塊,有壓痛,反跳痛。或者有腹水的時候,會出現叩診濁音,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3.檢驗方面。有便血的患者會有紅細胞減少的貧血表現。消化道腫瘤標誌物可能會提高,也可能是正常的,這些東西並不是診斷腫瘤的證據。

4.檢查方面。最常用的也是最方便的檢查是X線鋇餐造影,通常採用氣鋇雙重造影,通過粘膜相和胃的充盈相對比觀察,瞭解胃粘膜表面是否有病變存在。雖然方便,但也有侷限性,就是可能不能發現早期的微小粘膜病變。這樣的話,如果還懷疑有問題,可以做電子胃鏡。電子胃鏡能夠清楚地直接地觀察胃粘膜有沒有變化,如果發現問題,更可以做鏡下病理活檢,以明確診斷。除此以外,還可以做腹部超聲檢查,超聲能看到腫塊侵犯到周圍臟器的情況,甚至發現可疑的轉移淋巴結,為手術做參考。腹部CT 檢查也能反應出上腹部解剖結構的關係,對輔助診斷胃癌有一定的作用。

說了這麼多,診斷胃癌的標準還是病理,電子胃鏡下看見有新生物,活檢後證明是腫瘤,是診斷的唯一標準。


韓冰醫生

一、老年人:胃癌主要發生在50~70歲中,30歲前不常見。這是因為老年人胃酸分泌腺萎縮,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桿菌是公認的胃癌發病的誘導因素。

二、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幽門螺桿菌屬於胃癌的一類致癌因子,可使胃癌發病率提高2倍。

三、不良飲食習慣:喜歡吃高鹽飲食及醃燻煎烤炸黴食品,這些飲食可增加N-亞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的產生,N-亞硝基化合物已經被證實屬於胃癌的致病因素。

四、吸菸:吸菸與胃癌的發生風險呈現劑量依賴的關係,並且與復發及死亡率相關。

五、父母因胃癌去世:胃癌已經被發現具有家族聚集傾向,雙親中有胃癌患者,後輩患胃癌的風險比常人高。

國外早期胃癌的發現率已接近50%,而我國僅5%~20%。因此,當上述高危因素疊加後,積極進行早期胃癌篩查就顯得很有必要



藥事健康

胃癌發病率有多高?

胃癌約佔胃惡性腫瘤的95%以上,每年新診斷的癌症病例數中,胃癌居第4位,在癌症病死率中排第二。2000年全球新診斷出胃癌876 341例,病死數646 567例。男性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女性,男女之比約2:1。發病年齡以中老年居多,35歲以下較低,55~70歲為高發年齡段。我國平均年死亡率約為16/10萬(男性21/10萬,女性10/10萬)。

胃癌的癌前病變

胃癌很少直接從正常粘膜上皮發生,而大多發生於原有病理變化的基礎上,即癌前變化。其包括癌前病變和癌前狀態兩類,前者為臨床概念,後者為病理學概念。

胃的癌前狀態包括:

(1)萎縮性胃炎: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發生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而癌變。其病史長短和嚴重程度與胃癌的發生率相關,隨訪研究表明,中、重度萎縮性胃炎的胃癌年發生危險性為0.5%~1%。

(2)慢性胃潰瘍:潰瘍邊緣粘膜反覆增生、修復,增加了細胞惡變的危險性。

(3)殘胃:指胃良性疾病手術後,癌變一般在術後15~20年以上才發生,與胃酸減低、膽汁反流等因素有關,其癌變率BillrothⅡ式術後較Ⅰ式術後高。

(4)胃息肉: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惡變率很低,僅1%左右;腺瘤性息肉惡變率40%~70%,直徑>2cm息肉惡變率更高。

(5)惡性貧血和胃粘膜巨大皺襞症(Ménétrier病):癌變率約為10%,但這兩種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很低。

環境因素與胃癌發病密切相關

約1%~3%的胃癌屬遺傳性胃癌易感綜合徵。在青少年發生的胃癌中,遺傳因素的作用可能更大些。攜帶某些易感基因的個體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胃粘膜炎症程度重、萎縮明顯、低胃酸,從而增加了胃癌發生的危險性。

早期胃癌患者可能無任何症狀和體徵,有症狀的也是非特異性的,因此診斷比較困難。進展期胃癌最早出現的症狀是上腹痛,可伴有早飽、納差、體重減輕等,但上述症狀均無特異性。出現併發症或轉移時可出現一些較特殊的症狀:

❀ 賁門癌累及食管下端時可出現嚥下困難,胃竇癌引起幽門梗阻時可有噁心、嘔吐。

❀ 潰瘍型癌出血時可有黑便及嘔血。

❀ 腹膜轉移產生腹腔積液時則可出現腹脹。

體徵則主要有上腹包塊及遠處轉移時出現肝腫大伴結節、腹水、Virchow淋巴結、直腸前窩腫塊、卵巢腫塊、左腋前淋巴結腫大、臍周小結等。另外,少部分患者還可出現伴癌綜合徵,如血栓性靜脈炎、黑棘皮病、皮肌炎等。

由於半數以上早期胃癌患者可能無任何症狀,有症狀者多缺乏特異性,因此胃癌的早期發現比較困難。除了儘量放寬內鏡檢查指徵,還可以在胃癌高發區進行普查和對高危人群(如有癌前狀態或胃癌家族史)進行隨訪以早期發現胃癌。


微浦城

很多人都害怕患胃癌,到底哪些是胃癌的早期症狀呢?哪些人要引起高度注意呢?

年輕人胃癌發病率很高

  胃癌在全世界範圍是高發惡性腫瘤,在我國更是如此。十年以前胃癌發病在我國排在第一位,這十年來由於大中城市環境汙染嚴重,加上吸菸、汽車尾氣等原因,在大中城市肺癌已經超過胃癌排在第一位,但是在農村胃癌發病率依然很高。

三大階段胃癌臨床表現

  1.早期胃癌:

  70%以上毫無症狀,有症狀者一般不典型,上腹輕度不適是最常見的初發症狀,與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

  2.進展期胃癌:

  既往無胃病史,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或背痛;或既往有胃潰瘍病史,近期上腹痛或背痛頻率加快、程度加重。

  上腹部飽脹感常為老年人進展期胃癌最早症狀,有時伴有噯氣、返酸、嘔吐。若癌灶位於賁門,可感到進食不通暢;若癌灶位於幽門,出現梗阻時,病人可嘔吐出腐敗的隔夜食物。

  食慾減退,消瘦乏力:據統計約50%的老年患者有明顯食慾減退、日益消瘦、乏力,有40%-60%的患者因消瘦而就醫。

  消化道出血:嘔血(10%)、黑便(35%)及持續大便潛血陽性(出血少,肉眼看無血但化驗可發現)。胃體癌大便潛血陽性率佔87.6%,賁門癌潛血陽性佔64.4%。

  3. 終末期胃癌死亡前症狀:

  (1)常伴極度消瘦、貧血、乏力、食慾不振、精神萎糜等惡液質症狀。

  (2)多有明顯上腹或背部持續疼痛:癌灶潰爛、侵犯神經或骨膜引起疼痛。

  (3)可能大量嘔血、黑便、胃穿孔、胃梗阻致噁心嘔吐或吞嚥困難或上腹飽脹加劇。

  (4)腹部包塊或左鎖骨上可觸及較多較大的質硬不活動的融合成團的轉移淋巴結。

  (5)有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增大融合壓迫大血管致肢體水腫、心包積液;胸腹腔轉移致胸腹水,難以消除的過多腹水致腹彭隆脹滿。

  (6)肝內轉移或肝門(肝脈管出入口處)轉移淋巴結腫大融合成團或該處脈管內有癌栓堵塞引起黃疸、肝腫大。

  (7)常因免疫力差及腸道通透性增高引起腸道微生物移位入血致頻繁發熱、或胸水壓迫肺部引起引流不暢導致肺部感染、或嚴重時致感染性休克。

  (8)因廣泛轉移累及多臟器、正常組織被破壞喪生功能、大量癌細胞生長搶奪營養資源使正常組織器官面臨難以逆轉的惡性營養不良最終至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八大胃癌高危人群

  1、患有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是指有癌變傾向的良性疾病,如:(1)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率可達10%;(2)慢性胃潰瘍,癌變率低於3%;(3)胃息肉,直徑>2cm,多發且基底較寬者癌變率高;(4)胃部分切除者,殘胃癌變率可達0.3%-10%;(5)其他癌前病變,如巨大胃粘膜肥厚症,疣狀胃炎等;(6)胃鏡活檢病理類型: ①異形增生,也稱不典型增生,由慢性炎症引起,輕度到中度不典型增生往往可逆,少數情況會惡變,如發展到重度不典型增生則可認為是癌前病變甚至被認為是早期癌;②胃間變則癌變機會多;③大腸型腸化生與胃癌發生關係密切。

  2、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規律、吃飯快(不能細嚼慢嚥致胃不得不更多研磨混合而易致胃損傷)、喜高鹽/過燙食品(易致粘膜損傷),喜食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醃製、熏製、幹海貨、隔夜菜,喜食燒烤的紅肉、少食新鮮蔬菜等、常食黴變食物(可導致胃液中出現雜色麴黴、黃麴黴、鐮刀菌等黴菌感染,產生致癌的雜色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

  3、長期酗酒及吸菸:酒精可使粘膜細胞發生改變而致癌變。吸菸也是胃癌很強的危險因素,青少年時期開始吸菸者危險性最大。

  4、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患者家屬胃癌發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5、長期心理狀態不佳:如壓抑、憂愁、思念、孤獨、抑鬱、憎恨、厭惡、自卑、自責、罪惡感、人際關係緊張、精神崩潰、生悶氣等,胃癌危險性明顯升高。有研究稱A型者的胃癌發病率要比其他血型的人高20%,其原因是否與A型人執著地追求和現實的無法實現產生的糾結有關尚不知。

  6、某些特殊職業:長期暴露於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者及金屬行業工人,胃癌風險明顯升高。

  7、地質、水質含有害物質:地質為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斷層的地區,水中 Ca/SO4 比值小,而鎳、硒和鈷含量高。火山岩中含有較高含量的3,4苯並芘,泥炭中有機氮等亞硝胺前體含量較高,易損傷胃粘膜。高濃度硒和鈷也可引起胃粘膜損害,鎳可促進3,4苯並芘的致癌作用。

  8、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有研究稱約半數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國人約60%感染該菌,但僅0.03%的人群患胃癌。


俗家小溼弟

小克認為:要想發現早期胃癌有兩件事是需要做到的。

1.定期的胃鏡檢查:到目前為止,胃鏡檢查依然是發現早期胃癌最主要的一個檢查手段。早期胃癌為什麼會難以發現?主要是因為早期胃癌缺乏臨床上的特異性表現,很多輕微的消化系統容易被人們忽視,所以小克建議40歲以上患者應該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時間最好為3-5年一次,對於既往有胃病的患者(消化性潰瘍、慢性萎縮性),更應該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因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都存在有惡變的風險。


2.不要忽視早期胃癌的輕微症狀:早期胃癌之所以難以發現的原因在於,早期胃癌的臨床症狀輕微,有些早期胃癌甚至都沒有臨床表現,那麼早期胃癌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反酸、噁心、嘔吐、噯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體重減輕、上腹部飽脹不適、上腹部疼痛等症狀。

當有以上症狀時,尤其是當某一種症狀持續存在,且不被藥物所緩解時,小克建議各位及早的進行相關的檢查,當然了胃鏡檢查是首選,也可以進行碳14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

所以說,想要早期的發現胃癌,就必須做到按時的體檢篩查和對自身症狀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小克醫學

1、上腹部疼痛:此為胃癌最常見的症狀。開始為間歇性的隱隱作痛,常常診斷為胃炎或潰瘍病等。

2、上腹部不適:多為飽脹感或燒灼感。可以暫時緩解,反覆出現。

3、食慾減退、噯氣等消化不良症狀:表現為食後飽脹感並主動限制飲食,常常伴有反覆噯氣。

5、乏力、消瘦及貧血:這是另一組常見而又不特異的胃癌症狀。病人常常因食慾減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現疲乏軟弱等表現。

點擊右上角藍色按鈕【關注】,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科普知識


華絡健康

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出現胃痛的現象,但是大家卻很少有人重視,其實胃痛很有可能是患了胃癌的症狀之一,如果長時間胃痛的話我們就應該及時重視起來,大家在生活中,必須要儘早全面認識胃癌!

我們都知道胃癌在早期大多可以被治癒,而到晚期則治癒率大大降低。所以及早發現胃癌相當的重要!那麼,怎樣才能及時發現胃癌呢?胃癌都有哪些症狀?

胃癌可能出現以下一些症狀:


qzuser1533850

今年召開的第12屆國際胃癌大會曾發佈過與胃癌有關的大數據。據大數據顯示,我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68萬例,佔了全球發病的一半左右,且我國近80%的胃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而日本和韓國有接近60%的患者屬於早期,只有15%左右處於晚期。

而從“胃癌關注度大數據”來看,胃癌排在了第五位,40歲以上的人群更關注胃癌,江蘇、安徽、上海位列地區關注度前三位。飲食在胃癌的危險因素中佔比較重,閱讀量超過了2.5億,其中,醃製食品的閱讀量也達到了9000多萬。而在其他相關因素中,“感染”和“吸菸”閱讀量分列一二位,都超過了1億。

近鄰日本、韓國同為胃癌高發國家,發病誘因也與飲食結構相關。一是攝取鹽分太多,這與其喜歡吃醃製食物有關;二是缺乏維生素C,可能是地理條件有限,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所致。

1、40歲以上者。胃癌發生與年齡相關。總體來講,我國胃癌發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40歲即進入胃癌高發年齡。尤其是有慢性胃病史的人,如果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等不適,一定要高度警惕。

2、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腫瘤者。約5%~10%的胃癌與家族遺傳背景相關。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癌患者,也要提高警惕。

3、有胃病史,特別是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萎縮性胃炎,或做過胃切除術等10年以上者。胃癌的發生一般要經歷從慢性胃炎到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最後癌變的過程。此過程可能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這是經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胃癌高發因素。使用藥物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後,可使胃癌發生率降低38%。

5、有不明原因的嘔血、嘔吐咖啡色物,且體重下降者。潰瘍面出血或惡性腫瘤破潰所致的出血,都可表現為嘔血或嘔吐咖啡色物。胃潰瘍也有一定幾率惡變為胃癌。體重下降可能與腫瘤對機體的消耗相關。

6、原來有泛酸、胃灼熱等症狀,現在症狀消失者。泛酸、胃灼熱可能是胃潰瘍或腫瘤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遭到破壞所表現的症狀。症狀消失並不一定代表好轉,症狀突然變化時反倒要提高警惕,以免延誤病情。

7、出生在胃癌高發區,或在高發區生活過的人。胃癌發病率有一定的地域性,可能與當地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及遺傳相關。我國胃癌高發地區居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長時間食用醃製食品,如肉類醃製品、鹹魚、醃製蔬菜和海產品等。由於食鹽的滲透壓高,吃過量的高鹽食物會直接損害胃黏膜,使胃酸減少。山東省臨朐縣、遼寧省莊河縣、福建省長樂縣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胃癌高發地區。

8、患過其他惡性腫瘤者。通常腫瘤是遺傳基因、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過一旦罹患過其他惡性腫瘤,患胃癌的風險也會升高。例如,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患者有1%~13%的概率發生胃癌,同時伴有高發其他腫瘤的風險。再比如,抑癌基因P53缺失的人,有罹患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

9、精神受刺激和抑鬱的人。緊張、壓力、抑鬱等心理社會因素,會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激素分泌,促進胃酸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從而誘發胃黏膜損傷,甚至胃潰瘍。胃黏膜的長期慢性損傷,恰恰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0、大量飲酒與吸菸。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與胃癌的發生明確相關。每100個因為癌症死亡的病人裡,有21人跟吸菸相關。新鮮蔬菜吃得較少,容易維生素攝入不足,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如何預防胃癌?

1、 健康生活,防患未然;簡單來說,即:克服不良飲食習慣,少吃煎、烤、炸、醃製、高鹽、黴變、過燙的食物,多吃新鮮果蔬,

2、 戒菸少酒,同時多做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