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偉大的地方是什麼?

烈火驕陽丶

王陽明即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對於王陽明的瞭解,起源於我們貴陽的“陽明祠”,位於貴陽城東扶風山麓,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陽明祠是三組古建築的總稱,它包括陽明祠、尹道真祠、扶風寺三部分,是貴陽景色秀麗的風景區,也經常去玩。


當然“陽明祠”是後人為了紀念明代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1472年—1528年)而建立的祠堂。


王陽明的著作有《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

其中《傳習錄》,深入淺出地闡釋陽明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旨在讓今天的讀者輕鬆領悟陽明心學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煉內心強大的自己,開啟與生俱來的正能量,獲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最偉大的地方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簡單的說就是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該理論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墨韻書香1314

看待歷史人物,最好不要平面的去看待,否則你會看到一個金光閃閃的“聖人王陽明”。

王陽明是聖人嗎?是的!他是後世傳頌的聖人。注意,我說的是“後世”。也就是說他活著的時候並不是聖人,去世了之後才成了聖人。

多久呢?大約55年的時間,超過半個世紀。此話怎講?

儒家的聖人有個硬門檻,就是“進孔廟”。如果進不了孔廟,就等於沒得到儒家的認可,所謂聖人就更無從談起了。確切的說,王陽明應該是“儒家的聖人”。

早知道陽明進孔廟的過程其實並不順利。要經歷十八年中三次大規模的朝廷會議之後,再在內閣大學士申時行的運作之下才獲得成功。但陽明一旦獲得從祀而被朝廷認定為“真儒”,他的學說和他對儒家經典的詮釋也變成了正統之學 ,並且可以用於各級科舉考試的答題上。

也就是說,王陽明的心學原來是科舉的業餘讀物,一直到考試必考,其實經歷了漫長的時光。

王陽明是誰?其實他是根正苗紅的精英階層,甚至高於我們所知曉的大部分人,簡單描述:狀元的兒子。這個標籤要高於我們現在說的“國民老公”們,因為商人在明朝的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不高,同時狀元的確是稀缺資源。

而王陽明他爹王華就是狀元。

很顯然王陽明是不服氣的,他向他爹發起了挑戰——當聖人。因為只有聖人才能打敗狀元,狀元已經是科舉考試裡的最高級了。

聖人的路好走嗎?很難!

王陽明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成為聖人。這就好比我們想當首富,想法是好的,具體怎麼做呢?

明朝的官學是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甚至明太祖朱元璋都想跟朱熹攀親戚,心甘情願的當朱熹的後人。很顯然,王陽明試圖通過修行理學,成為聖人。

結果呢?他失敗了,他發現外理實在太多了,自己完全不知道怎麼做,也就是“陽明格竹”的試驗。

這裡要說一下,理學是儒學的分支,是一個非常嚴肅甚至殘酷的作學風格,理學認為理在外,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獲得理。

可是,王陽明對此表達了質疑。他發現理在心中,也就是心學裡,著名的哲學命題:心即理也。我心就是天理。

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第一個偉大之處,因為每個人都有心,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明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人們開始追求自我解放,而心學提倡的就是個性解放。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明治維新時代,日本人學習心學了,因為天皇需要緩解幕府過後的社會意識。

心學就是心性之學,講究的是“去人慾,存天理”,那麼如何存天理呢?王陽明的方法是“知行合一”,啥意思?

理學把行和知分為兩截,先學後行。對此王陽明表示非常的不以為然,因為他認為“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知和行是一體的,不能分為兩截。如何理解呢?

舉個例子,小張知道做人要孝順,你讀了四書五經,懂了很多大道理。但是你根本沒有去實踐,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請問:小張是個孝順的人嗎?

很顯然不算。

對,王陽明提倡的就是知行合一,把知和行合二為一,提倡的是:知道就能做到。比如他說“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這是心學第二個偉大的地方。

就這些嗎?當然不止,實際上心學成為了明中後期的主流思想,也就是顯學,成就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比如徐階,聶豹等人。他們都是王陽明致良知的擁躉。

什麼是致良知?其實就是致吾性之良知,我們可以淺顯通俗的理解叫:做個有良心的人。

單從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心學的偉大,而且對現代社會有巨大的啟迪作用,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變的很物質,所以追求的是利益,但是如果你學了心學,你會時刻告誡自己:

做個有良知的人!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王陽明“心學”之淺見

王陽明心學關鍵就落在一個“心”字,心是什麼,心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或者說本性;它與後天習得的知識經驗相對立。這是王陽明心學大廈的基礎。心學有三大核心思想:1.心即理(價值存在)2.知行合一(價值判斷)3.致良知(價值歸宿)。三者是必然的遞進關係。


“心即理”,即本性與天理是一體的,理之所以成為理,根本就在於被本心所接受,如果不接受,我心與理便沒有聯繫,這個理與我何干?同理宇宙萬物皆是如此,首先我們承認事、物、理都是客觀存在的,但與我無關,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人們常把心學歸位主觀唯心主意是不恰當的,它只是從心與理聯繫的角度論述了心與理的關係。
就像王陽明的一則逸事: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個故事就很好的闡述了花一直開在那,只有當你看到它的時候,它就走到了你的心裡,沒看到它的時候,它對你來說存在與否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說,對我們的生命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天理才能真正走進你我的內心,為我們所認同,心與理必然走向統一,此即古人所言“心理合一”“天人合一”。

正是我們時刻遵循我們的本心,不盲從於權威,獲得心靈的自由,使心成為了理的價值依託和價值存在,使理具有了價值。
但是現實呢?我們往往臣服於知識、經驗、規則與權威。舉幾個例子,我們受到侮辱的第一反應是憤怒,最想做得便是立刻反擊,但是經驗告訴我們衝動是魔鬼,理智告訴我們需要隱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換工作的時候,通過分析發現選某個工作更好,那這些分析是基於什麼呢?待遇好,晉升快,有錢途,這些優勢也是別人的經驗告訴你的。從小我們中國人被告知要用右手拿筷子,不然會被認為沒家教,吃飯的時候會和別人打架,因為大家都是右手執筷,你用左手會影響別人,而西方人根本不在乎。
現實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按照我們後天習得的知識,經驗來行事,是因為這樣更符合規則、經驗、利益,會讓你少走彎路,進步更快,獲得更多的好處。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種被裝扮過的知,這種知指導你的行動,你的行動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動。就如同不管你怎麼整容,外表多麼美麗,多麼的取悅自己與他人,但是骨子裡你還是你,你的內在本性是不變的。

而王陽明想要告訴你怎麼做呢?按照你本性的知去做,因為你的行動是你本性的精準反應,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知行是一體兩面,互為表裡,知和行是必然統一的。這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如同你已經知道自己是某一樓層的某扇門鑰匙,那麼你必然會去開那扇門的鎖,根本就不會去開別的鎖。
這時候問題來了,既然我知道自己的本性如此,那我為什麼還要奮鬥,一切都是宿命呀,又或者你會覺得這不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嘛?我們都知道龍生九子子子不一樣,每個人的本性也不一樣,你怎麼就能確認自己的本性是什麼樣的呢,換句話說,你怎麼就知道自己是哪扇門的鑰匙呢?畢竟世界上最難了解的人就是自己。要不然孔子也不會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試錯,拿著自己這把鑰匙不斷去試每一扇門,終會找到與你對應的那把鎖,注意這個過程不簡單,是漫長的,在一次次失敗中去發現的,其中的失望和痛苦可想而知。為什麼這個過程這麼困難?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意念,每當遇到問題和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不是如何通過經歷這件事發現自己的本性,而是條件反射的去計較利害得失,搞笑的是,計較利害得失的念頭一起,你就根本找到自我,甚至迷失自我。就如同打賬,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既不能掌控別人,又不能準確認知自己,這仗還怎麼打?相反,即便我不能掌控敵人打敗敵人,至少我能掌控自己,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時候“誠意”就顯得尤為重要,簡單的說就是排除利害得失的心思雜念,每一次發念都直指本性,那麼你就能在尋找自我的路途上一路凱歌。所以我們努力奮鬥的意義就在於,在一次次誘惑中審視自己,瞭解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優與劣,做自己擅長的迴避自己不擅長的,這就是生命的不斷昇華。也不要輕易去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我們只要在一次次試錯中,審視自己的意念和行為,那麼我們一輩子都在不斷的去接近本真,既然我們沒有達到本真,有何談決定了命運呢?只要你我能接近自己的本性,掌控自己的內心,即便改變不了環境,我們也能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至於具有偶然性的運就不是你我能決定的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好了,當你我達到良知(本質就是價值的尋求與確立),那麼必在一次次的思想和行動中(價值的展現和完成),做出符合本性的價值判斷。那麼請記住,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我們如何改變,我們的心是不變的,只要不在一次次誘惑中迷失自我,那我們就不會慌亂和恐懼,我們就能按照我們的本心去行事,就能做到泰山崩於前,我自巋然不動。正如王陽明在剿滅寧王叛亂中說過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此心妄動,隨性而動”。
那麼王陽明最終希望我們該如何生活,三個字“致良知”,這是知行合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結果。憑藉著我們與生俱來的美好本性映照世界,去弘揚真善美;同時這又激勵我們不斷去除內心的汙垢,光復我們的良知,還原我們本有的赤子之心。我們不一定非要榮譽等身青史留名;只要我們能從容淡定的活著,沒有憂懼和迷茫,那麼人這一輩子也就夠了,這也是我們的價值歸宿,一句話活明白了。就如同王陽明在彌留之際,學生問他“老師您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嘛?”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思維閃電

我想拋開所謂的聖人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來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因為這實在是老調重彈。

第一,從他產生的環境來說

陽明心學準確的說是產生於龍場悟道之後,當時的天下是程朱理學的天下,所有的文人士子學習的都是程朱理學,天下認同的正道也只有它,科舉考的也是這些,這樣說還是顯得太籠統,我們打個比方。就拿傳銷來說吧,一個人被洗腦的條件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周圍所有的人都有同樣的思想,每天耳朵裡聽到的話都是相同的且目的一致的,再通過各種口號加強你的認知,最後把你變成他們中的一份子。當時的整個時代可以看成一個封閉的空間,那些知識分子可以看成是傳銷集團的成員,程朱理學的教材可以看作洗腦的工具,不斷提起的子曰可以看作口號,事實是,同時代所有的人基本都被洗腦了,有些人可能會說,我也不會被洗腦啊,但是請注意一點,我們之所以不被洗腦有一個前提條件,在於我們接受的教育和思想的認知程度,但當時的社會是沒有這些的,包括五四運動時期的知識分子做的也只是引進而已,就像在在一種樹上嫁接另一種果實,但陽明先生做的事情是開創,創造,是在一片荒地上種植,而不是嫁接



第二,要從心學的實用性和易用性來說

心學從根本上講是一種方法論,是指導我們實際行動的學說,不是形而上的學說,按陽明先生的觀點,人人皆可成為聖人,只要按照良知行事,知行合一,不管你是農民,工人還是知識分子,都可以做到,所以陽明心學有很強的普及性和實用性,而且人人都能懂,只在於你做或者不做,願不願意去致良知,按照良知行事。

老王曾經學習過心理學,也學習過法律,對這些略知一二,這都是指導行動的方法論,但你要學會這些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專門學習和訓練才能掌握,陽明心學與所有其他學科最大的卻別就在於它化繁為簡,將所有錯綜複雜的理論歸而為一,就是知行合一,一切以良知為準。

從這一點來看,這種優越性是所有其他的理論無法比較的。

第三,他對人主觀能動性的解放

陽明心學之所以能遍地開花,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優秀傳人,如聶豹,徐階,就連毛主席與蔣也推崇備至,尤其是東渡日本,成為明治維新運動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因是他對思想的解放。一切的行為準則都以自身良知為準則,而不是子曰詩云,這無疑是一場思想的風暴

儒家思想從漢代罷黜百家後就有點變味,到程朱理學時達到禁錮思想的頂峰,人不管做什麼,都有聖人給你規定好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三從四德的封建倫理,從一言一行到吃喝拉撒都有聖人們規定好的行為準則,上億的中國人在這種壓抑恐怖的氣氛下小心翼翼的活著,生怕一不小心打破了規則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張巨網,每個人都是被網住的獵物,卻不敢掙扎,網破了誰也活不了,整個中華民族就這樣在網中慢性死亡,文官愛財,武官怕死,小民們只剩下麻木和冷漠,這就是近代中國,陽明心學就像這潭死水裡投下的一粒石子,雖然開始微小,但漣漪是會傳播的

後記

最後我想說點題外話,我經常看見有人說什麼儒家培養的犬儒,說實話,這種話很可笑,找這種說法,范仲淹,文天祥也是犬儒?揹著皇帝跳崖的陸秀夫也是犬儒了?崖山十萬忠魂也是犬儒?說話要站在古人的立場,不要以你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古人,古代皇帝就是國,忠君就等於愛國,難道秦檜那樣的就不是犬儒了?還有吳三桂也是推動歷史前進咯?這些人都是狗漢奸,是民族敗類,他們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是永遠的罪人。不要再用教科書上的謬論來評判古人了,請還他們以公道

今人笑古人,殊不知百年後,你也是古人


心學傳習社

首先創始人王陽明大德,從小發心,勵志成為聖賢,從儒釋道不斷深入研習,無數次又自我否定,有一次次推倒從來,終於通過結合人生的種種艱難遭遇,最終在龍場悟道,這也只是開始,後來又不斷完善心學,及理論,不管其他反對者和執政者帶來的壓力,再次把心學發揚光大,這樣矢志不渝堅韌不拔的精神首先就非常偉大!現在國家可以強大,不正是有像先生一樣偉大的民族脊樑無私奉獻和堅持理想不放棄的結果呢!

心學不同的人學習就會產生不同的見解和效果,日本就是最好的範本,世界承認日本是東方明文最高的代表,但是在明末他們還是為了生計坐著隨時可能沉沒的小船漂洋過海前來搶劫的狀態!注意這是他們從盛唐開始起一直學習到明朝接近尾聲時候的文明成果,還是這麼野蠻落後,但是這一切從心學傳入日本以後都為之改觀了,為止從二戰的失敗到現在早已從回世界之顛才幾十年功夫,有些聲音說是他們學習了西方列強的思想,對多少是有一些理念學習的是西方,但是日本文獻中多次提到心學思想對其改革成功帶來的強大助力!

說的小一些,對於我們個人心學的作用也是非常強大的,其他不說單說知行合一,這四個字,這裡的 知 並不只是知道,不是你所知道的道理和行為結合在一起落實到實處,而是你的良知在對一個事情作出的第一反應第一個覺知時,你的行動馬上可以跟上去!比如覺得長時間玩電腦不好,現在應該關掉電腦,去外面走走,瞬間你的行為就跟上了,關掉電腦,去外面走走了,如果這個功夫做到位了,那麼久那麼專家都沒弄斷根的拖延症,瞬間就解決了,你的人生也會打開新的篇章,像內家功夫的拳理,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也就是引申了這個道理,這只是作為後學的我一點點微末的理解,前人留下的東西是寶貝,外國人為了防止我們復興總是灌輸他們的普世觀給我們,他們怕的不是我們的新式武器,而且我們克服了文化的斷代,從新正視像心學這樣偉大的思想和武器,從新為世界輸出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正真從回世界之顛!


懿行3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極少有的,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偉大人物。王陽明最偉大的地方是他創立了心學,而陽明心學最偉大的地方是王陽明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宋明理學的走向。

王陽明之前的理學,朱熹是一個巔峰,是理學的代表。那麼,朱熹學說的主旨是什麼呢?

朱熹認為,世界有一個統一的本體——理,理是宇宙的本原,萬物的根坻。理在氣(物質)之前,然後和氣結合,兩者運動產生萬物。理就是陰陽二氣的運動規律。

生成萬物後,理就散在每一件事物之中,成為事物的運動規律,包括自然規律、社會規律以及倫理道德等。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學者必須去研究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弄清楚每一個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學者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所以朱熹的著作中,有很多對於自然事物的討論,比如他會討論日食、月食怎麼回事,討論春夏秋冬怎麼回事。

朱熹為世界設定了一個統一規律——理,他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他將倫理道德與自然規律直接等同起來,想用陰陽變化的規律來解釋一切事物,未免有些牽強。比如,植物生長自然有一定的規律,但是這種規律和倫理道德真的能統一起來嗎?

明代,程朱理學佔據了統治地位。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因此有一個王陽明亭前格竹的故事,即王陽明為了驗證朱熹的說法,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他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理”是什麼,從此成為王陽明心中的一個大大的疑惑。

後來,王陽明在龍場解決了疑惑,史稱“龍場悟道”。

其實王陽明頓悟的內容,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陽明的全部學說,其實都是從這三個字上來的。

當然,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個人的本心。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並非外在的“理”,而是來自人的本心。

道德不是客觀規律,而是人的主觀情感。

所以陽明心學不研究客觀規律,只告訴人們如何去踐行心中的理,這就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理”,更接近倫理道德的本質,從此風靡天下。

理學發展到朱熹,已經到了頂峰,之後的理學家,只是在朱熹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沒有什麼創見。唯有王陽明,在朱熹之外奇峰突起,在中國思想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豐富了中國傳統思想。


夢露居士

王陽明的學術價值被誇大了。如果沒有《大學》《中庸》以及現代哲學的基礎,不建議看《傳習錄》,否則會不知所云,誤入歧途。

王陽明學術合理的地方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煉。錯誤的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就是通過實踐檢驗並深化認知的過程。《中庸》就有“博學之,慎思之,明辨之,審問之,篤行之”,古人把學習思考行動作為一個整體理解表達,本身就是正確的。王陽明把這個獨立出來強調了行動對認知的作用,其實並無新意。致良知、事上煉的本質是排除個人好惡的情緒干擾,儘量客觀地理解事實。這個才是王陽明獨到的地方。具體表達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最大的貢獻就是排除雜念。

但王陽明完全混淆了認知過程、主觀意識、客觀事實。由於個體認知差異的存在,心即理的表達明顯使得客觀的理喪失了唯一性和標準。他說良知即天理,顯然是片面的。古人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現在也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良知可以理解為排除情緒的最佳認知狀態,在此狀態下能最大程度地認識客觀,但這個認識並不一定等於客觀本身。正是混淆了主觀意識和認知過程,才產生了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錯誤理論。而且,這是作為理論基礎出現的,可想他的學術的可靠性。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中庸》曰“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這是王陽明的理解,也是完全錯誤的。盡心知性知天是指努力認識自己認識客觀;存心養性事天是保持進取之心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客觀;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盡人事聽天命,達到了聖人的境界,聖人知道天命不可違,但不管如何自己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由於日本人的推崇,王陽明的學術價值被放大了。事實上,他的理論在《大學》《中庸》《孟子》等都有完整清晰的表達。他還錯解了部分內容。可以把他理解成儒家學術不成熟的發展。有時間看一些當代心理學的書籍比看《傳習錄》好很多。真不建議看《傳習錄》。


小夥伴168802618

王陽明,明代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書法家,是我國古代心學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曾在貴州修文陽明洞天居住,後號為“陽明子”。王陽明本名王雲,後改為王守仁。明代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這一支王家號稱能夠追溯到東晉名相王導。王陽明自小受到父祖薰陶,養成了較好的文化素養與道德情操。王陽明不僅袖手讀書空談義理,還愛好兵法,熟讀兵書,曾跟隨父親出遊至居庸關、山海關一帶,熟悉兵備地要,這在潛移默化中為後來王陽明著書立說、建功立業奠定了基礎。

王陽明畫像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歲的王守仁參加禮部會試,中殿試賜二甲第七名進士,自此步入仕途。王陽明在武功方面最為人稱道的莫屬鎮壓南贛盜亂和平定寧王叛亂。自明代中期以來南贛地區由於種種原因民變屢起,為患數十年,歷任官員均束手無策。正德十一年(1516年),兵部尚書王瓊舉薦王守仁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時匪患橫行的地區不僅僅在江西省內,還波及福建、廣東等省。起事山民依靠山地據洞築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王陽明採取多種手段,排查出官府內的奸細,使用計策掌握叛匪情報,逐個擊破這些自立山頭的匪幫。王陽明念及戰爭殘酷,在收復一些營寨後奏請朝廷招安叛匪。到正德十三年底,南贛盜亂基本平定,解決了大明王朝數十年的心腹之患。

《傳習錄》書影

王陽明剛剛平定南贛,南昌的寧王朱宸濠又舉旗造反,王明陽利用假情報擾亂寧王的部署,為大部隊的集結爭取時間。寧王反應過來時為時已晚,連戰失利。王陽明在地方官員吉安知府伍文定等人的配合下攻佔寧王老窩南昌城,又用火攻擊敗了寧王的水軍,南康、九江等反叛之地紛紛收復前後三十五天,王陽明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寧王之亂。堪稱有明一代的天才級軍事指揮。

王陽明《與鄭邦瑞尺牘》,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

王守仁在中國思想史上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繼承宋代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倡“反求諸己”。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王守仁的傳世之作包括《傳習錄》、《陽明全書》、《大學問》等。這些著作都是中國哲學史、文化史上永遠值得後世學習和體悟的經典。王陽明也和他的學術及事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

張廷玉等:《明史》

滕妍、曹大偉:《漫談王守仁的軍事成就》

吳長庚:《王陽明在江西》

江鳳蘭:《淺析寧王宸濠叛亂之原因及準備》

回答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個人簡介: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長,季我努學社自媒體主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採訪與資料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抗戰金融史。


季我努學社

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王陽明。現代很多人讀《傳習錄》,除了喜歡陽明的人格和對心學的崇拜以外,更注重的是“陽明精神”。

王學所主張的“萬物一體、知行合一、心理合一、修身行己、事上磨礪、簡易直截”,對於近代知識階層的活躍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很多學者認為,陽明心學才是推動日本明治維新的原動力。

陽明心學對現代人最為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其所提倡的“事上磨礪”與“良知”精神。

每個人都會有惰性,總會有眼高手低的時候和畏難心理,遇事往往不敢主動面對。可是如果我們想要有所成就,那麼就必須學會自我磨礪,在逆境中磨鍊身心。只有具備了堅強的毅力與信心,人才會實現理想、超越自我,才有可能不斷創造奇蹟!


吃飯不刷碗1

心學的核心就在於“良知”,“良知”並不是“良心”,很多人就是被這兩字給困住了,所以沒有辦法往更深處去體驗什麼才是真正的“良知”,甚至於王陽明的兩個學生在聽完老師的四句教的時候也都沒搞清楚“良知”的真正含義,所以產生了分歧。

王陽明洞察一切,他並沒有說誰對誰錯,留給他們自己去證吧!因為“良知”是一種境界,難以言說。

知善知惡是良知,你認為良知能分辨善惡嗎?“我”即是良知,良知即是“我”,“我”是已經掙脫肉身的“我”,“我”非“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