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烹飪菜品更適宜用哪種?

薇健康

應題主所述,老王先吧啦吧啦如下:二精都是提味神品,核心物質組成都是穀氨酸鈉,區別是味精發明在前,雞精研發在後,味精是提味提鮮,雞精是在味精基礎上的研發升級版,不僅提味提鮮,還可以調味,這就是最大的區別。關於第二個問題,烹飪上,凡是用到味精的都可以用雞精,雞精用處更廣。



在沒有二精的時代,據說考驗廚師的水平就是看是否能逼出食材中的穀氨酸鈉,這是一種鹽分,能讓菜品或湯更加鮮美,所以說鹽是菜品的七分味。


味精和雞精基本都是在烹飪出鍋前加入的,並且要快速,不要多停留。之所以二精被妖魔化,特別是味精。大都是因為烹飪方式錯誤所造成。

烹飪上,一般來說味精要獲得明顯提味感覺,溫度要控制在100度以內,因為通常做菜溫度不可能高於沸點。高於這個溫度,味精焦化,這時的味精會有一定的毒性。

雞精則要高於這個耐受度,但是也不建議沸騰中,最高溫時加入,這無異於破壞食材口感,且沒有發揮雞精提鮮調味特性。

對於涼拌菜,味精容易消融,直接添加在食材上也未嘗不可,比如涼皮。雞精則不同,雖然容易消解,但是最好先化水再投入涼拌菜中,比如涼拌西芹,畢竟雞精是複合提味調味品,使用雞精做菜,食鹽則要儘量減少,雞精中含有食鹽成分。



所以,從家庭健康層面,烹飪手法各有不同上來說,選擇雞精相對來說好一些

最後,老王仍然強調,雞精和味精一般人兒,除了兒童和孕婦,都可以放心吃,只要烹飪方法正確,適當用量。畢竟,五穀輪迴,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想吃即添加!


樓蘭餐廳老王

味精是單一調味料,現在市場上的味精一般都是99%純度的穀氨酸鈉。穀氨酸鈉是各種蛋白質中含量都比較高的氨基酸。蛋白質被水解就會釋放出穀氨酸,典型的食品有醬油、豆豉、奶酪等等。還有一些食物天然就含有一些遊離的穀氨酸鹽,比如海帶、土豆、豌豆等等。

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核心成分是味精和肌苷酸鹽和鳥苷酸鹽。這兩種核苷酸也能產生鮮味,不過比較弱。但是當它們和味精混合在一起,就會形成強烈的“協同效應”,鮮味增加很多倍。它們也被稱為“呈味核苷酸”,最早是從香菇和魚乾中分離得到的。雞精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助劑成分,改善其物理狀態和“複合鮮味”。

味精和雞精中都含有鈉,不過在獲得相同的鮮味時,雞精所需要的味精要少得多,而呈味核苷酸也很少,所以總體而言鈉含量要比味精少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說,用雞精要更有利健康一些。此外,作為“複合調料”,其鮮味比純淨要豐富一些,更接近肉湯的鮮味,而味精的鮮味則比較“單純”。至於哪種更好,就全憑自己的喜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