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考|宁夏高校大盘点

看高考|宁夏高校大盘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自治区首府为银川。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省,西、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南部和东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456千米,东西相距约250千米,总面积为6.64万多平方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

下面盘点一下宁夏的那些正规大学(不含军校)。

序号 学校 大学类型 办学类型

1 宁夏大学 综合类 大学

2 宁夏医科大学 医药类 学院

3 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类 大学

4 宁夏师范学院 师范类 学院

1.宁夏大学

看高考|宁夏高校大盘点

宁夏大学(图片源自宁夏大学网站)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西部大开发、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历史性机遇,着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在校教职工262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7323人,研究生372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211人,在校留学生141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

师资队伍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5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引才312工程”,20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2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2人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

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5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阿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实验室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

2.宁夏医科大学

看高考|宁夏高校大盘点

宁夏医科大学(图片源自宁夏医科大学网站)

宁夏医科大学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宁夏医学院。1962年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搬迁至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2002年,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并入宁夏医学院。2008年8月,学校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宁夏医科大学,至此,宁夏医科大学成为宁夏唯一一所高等医学教育学府。

3.北方民族大学

看高考|宁夏高校大盘点

北方民族大学(图片源自北方民族大学网站)

北方民族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占地面积1624亩。学校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相结合,坚持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特点相结合,坚持“政治坚定、公民表率、业务过硬、社会栋梁”的总体要求,服务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提质增速。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4年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签署共建协议,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1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经验推广高校,并多次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条件优良,人文环境幽雅,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荣誉称号,被银川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学在内的6所委属高校,学校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学校现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硕士生、本科生、预科生2万余人在读,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60%,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30多年来,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深谙民族文化传统,熟悉民族风俗民情,在民族地区安心工作,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践行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捍卫者。他们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族和谐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上注重民族地区的需要,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目前,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工程、动画等71个本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史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等3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特色专业;法学等4个省部级重点建设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民族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等3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MPA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材料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宁夏师范学院

看高考|宁夏高校大盘点

宁夏师范学院(图片源自宁夏师范学院网站)

宁夏师范学院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隶属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

建校40多年来,学校深深根植于“西海固”这片热土,以服务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几代宁师人恪尽职守,风雨兼程,诲人不倦,薪火相传,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师精神,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和“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倡导“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力行”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为宁夏及周边地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近40000人,被胡启立先生誉为“六盘山下人才基地,宁南山区教师摇篮”。

学校现有古雁、文苑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28434.16平方米,总校舍建筑面积18326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06000平方米,学生宿舍47000平方米。有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12个,总面积10457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1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3.8065万册,电子图书73.32万种,现刊1211种,拥有国内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为月刊,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