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应县的“应”

说说应县的“应”

1. 《说文》所说的应有“当”的意思,说明地处塞外的应县人的性格是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应县历史上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将军,就是因为它们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因此能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

2. 《广雅•释言》讲“应”字有忍受的意思。这也说明了应县人的性格特征。应县由于立地条件苦寒,历代生活极为艰苦,因此养成应县人的性格是最能忍受、最能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应县人出去能成事,和这种吃苦耐劳的性格有极大关系。

3. 《辞源》讲“应”字还有答应、许诺应承的意思。这是讲,做人应该有诚信,一般讲,应县人为人处世,都能以诚待人,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诺千金。因为做人有诚信,因而交友必广,走到哪里,渐渐成为众人领袖,这是应县人的一个明显特点。

4. “应”字还与佛教有关联,按佛教的教义,应身,是三身之一,是指佛随意显现为多种形象而不同的佛于身,也称报身。应县人从建州以来一直笃信佛教,到辽时达到鼎盛,辽在应州建木塔即是明证。而且当时的佛宫寺即有僧人400余人。到现在,应县人的宗教信仰还是以佛教为主。信奉佛教的群众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可谓是与佛有缘,应身示现。

5. “应”字还与帝王有关,《诗·大雅》:“迺立应门”“应门将将”。应门,即是皇宫的正门。这就是为什么应县历史上有那么多帝王的一个原因。绝大多数应县人虽然当不了皇帝,但都可以走“应门”,即正门,引伸开来,就是走正道,不走歪门邪道,光明正大,堂堂正走正地做人。

6. 应字还与音乐有关系,“应”既是一种乐器的名称,还是钟律的别称。应钟,十二律之一。《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音羽,律中应钟。应县人能歌善舞,地方戏曲种类多且历史久远,历久不衰大概也与此有关。

说说应县的“应”

应县木塔手绘图

以上是从字意上对“应”字的认识。再是从字形上看,“应”字也与应县人有很大关系。

繁体的“应”字是“應”,上边是一“广”字,说明应县土地广阔,物产丰饶。应县国土面积1700平方公里,在中国算是比较大的,如果以人均面积来说,就更大了。应县是个典型的一方水土能养活一方人的地方,一分山、二分川,川下是肥沃的农田。“广”字下边有两个人,说明应县人口众多,而且后一个人与“圭”组成“佳”字,说明应县人是优秀的。不是吗,应县历史上有6位皇帝、4位皇后、5位宰相。即使当代,也不逊色。1965年前,雁北13县只有应县有3位开国将军。2013年,全国评选的53位中科院院士,应县即有2位,而且是山西省仅有的2位。中共十九大有3位应县籍代表出席。这还不能说明应县人的优秀吗?

“应”字最下边是个“心”字,“心”在下,说明应县人心沉,沉者沉稳,应县人做事都比较稳重。沉者,诚也。应县人性格忠诚诚实,与人为善,办事讲的是诚信。的确,应县人在外边都以忠诚老实著称,极少有坑蒙拐骗者。

应县人的特点综合起来就是:忠诚老实、踏实肯干、勇于担当、乐于为善、刻苦努力、出类拔萃,这些优良品质都与应县的“应”字有关。作为应县人,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牢记应县人这些特点,要对得起这个“应”字。

说说应县的“应”

注:应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龙凤之乡、宰相故里”的美誉。先后有五代十国时期的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石敬瑭、刘知远6位帝王,有后唐末年李从珂的刘皇后、后晋高祖石敬瑭的李皇后、宋仁宗的郭皇后、辽兴宗的萧皇后4位皇后,还有安重诲、邢抱朴、邢抱质、高汝砺、鲍承先5位宰相和金代的曹之谦,明清时期的左光图、鲍珍等文人学士。近代以来,曹汝谦、郑足等早期革命志士辉耀史册。1955年至1965年第一次军衔制时期,原雁北地区仅有的3位少将刘苏、刘忍、张子珍都是应县人;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以来,应县籍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的有白吕,少将有朱玉武、王雅雄、王志中、傅廷俊等。2013年增选的两名山西籍中科院院士高福、郭正堂,也都是应县人。其中郭正堂还当选为 2018 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