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说五代

世上之事,物极必反。历史上两汉之后有三国鼎立,三国归晋数十年后,又陷入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并立的混乱局面,接着,隋唐一统,强唐盛世后气败数尽,中原又有五代并立,其间还有十余个割据政权,合纵连横,烽烟四起。自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中间共54年,这一时期历史上统称为五代十国。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五代十国

乱世出强者,乱世早期或中期都曾出现过有一统的强大政权,可惜的是天命不允,曹操败于赤壁,终其一生也已无力渡过长江,江山最后为司马氏所夺,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天下的重任也落在了其亲家,北周权臣杨坚肩上。五代第一明主周世宗柴荣,有望平灭南方,无奈天不假年,其子禅位于赵匡胤,由宋朝完成了一統。世宗励精图治,恢复中原经济,为后来宋朝的经济发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堪称五代第一明主。而在世宗之前也有一位明主,兴国霸业,吞岐国、灭前蜀、北退匈奴、南败后梁,得地千里,"五代疆域,无盛于此者”---《五代史略》。本有一统河山,君临天下之势,可军事上的成就掩盖不了政治上的短板,在位后期,自以为天下无事,就开始沉迷于酒色,又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后宫乱政,苛政暴税,将士离心,百姓咒骂,登基三年即死于政变之中,乱世又无情地持续了数十年。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后唐庄宗李存勖

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沙陀国主李克用时封晋王,为争夺中原霸权,与朱温展开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梁晋争霸战,各有胜负,互相不能吞并。公元908年,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继位初期,李存勖就显示出其英明果敢,杀伐决断的性格,以雷霆之势擒杀了养兄(李克用养子),平息了晋国初期的一场内斗。接着,又在中原连败后梁军队,战斗中身先士卒,指挥得当,解潞州之围,取柏乡之胜,晋军声威大震,后梁朝野震惊。之后,返回其封地太原,开始整顿内政,为灭梁做好后勤保障。两年之间,晋国民俗大变,百姓归心,李存勖看清局势,放缓对后梁的进逼,转而平定河北,消除后门起火的隐患。河北当时为燕王刘守光所据,刘守光为人狂妄自大,目光短浅,李存勖于是以骄兵之计,尊刘守光为尚父,后梁亦封其为河北采访使(尚父虽大,终究是臣子,至于采访使,更不知是什么官职),而刘守光竟以为梁晋都惧怕自己,公然称帝,史称桀燕。刘守光称帝不到两年,晋军进逼幽州,灭桀燕,再败后梁援军,此战朱温羞愤交加,回国后更加放纵无度,终被其子朱友圭所杀。而晋国得河北之地,中原大地上的对手只剩下一个残破不堪的后梁。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梁晋燕三分北方

数年间,经过大小数百战,虽互有胜负,但后梁内乱不断,朱友圭弑父,朱友贞杀兄,外部藩镇反叛连连,大多都归顺了晋国。于是,公元923年,李存勖在诸镇劝进下称帝,为表明称帝的合法性,依旧以"唐”为国号,史家称其为“后唐”。在內部稳定,外方团结的一片大好形式下,当年四月,李存勖出兵郓州,一举吹响灭梁的号角。十月初九,朱友贞被围自杀,唐军进入汴州,后梁灭亡。接着,南方五国先后称臣纳贡,唯前蜀自凭天险不肯臣服,公元925年十月,唐军兵临成都,末主王衍投降,前蜀灭亡。此时,后唐兵威所指,契丹不敢南下而牧马,南方无不望风而请降,天下一统本已指日可待。可惜兴教门一乱,被乱军射死,死后被纵火焚尸,体无完肤的下葬,一代英雄卻身死人手,究其原因,还是李存勖性格的缺陷所致。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五代伶人

如果要问如何攻城,如何打战,李存勖可以大侃三天三夜,气都不带喘的,可要问他如何管理好家庭,得到的回复应该也是空谷无声,无可奉告吧。李存勖在位期间,皇后刘氏的权力极大,所发的教令和皇帝诏令具有同样的效力,各地都必须执行,各地军队出生入死为后唐打下江山,得到的反而是一妇人的指手画脚,这让男人为大的军队愤怨不已,怨言颇多。李存勖认为天下已定,终日与伶人厮混,自称“李天下”,已有玩遍天下之意了。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李存勖和古人绘制的伶官画像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后唐明宗李嗣源

李存勖晚年猜忌功臣,天下未定而诛杀与宦官不和的郭崇韬父子,此案牵连甚广,许多名臣武将被杀甚至灭族,而且重视门第,不肯提拔出身寒微的官员,很多勋旧功臣因此受到排挤、压抑,将士怨恨,功臣不服,天下寒心。公元926年二月,魏博军哗变,当时国内饥荒,百姓冻饿死者无数,军官典卖妻儿者众多,百官请李存勖开内库赈灾,皇后刘氏却不允许,称生死有天命决定,非人力所能挽回。国之将亡还如此吝惜自家财产,无知小人令人痛恨至此。当月,令李嗣源率皇帝亲军北上平乱,本意是用亲兵监视李嗣源,不让其有造反的机会。结果到了魏洲,亲兵也哗变了,劫持李嗣源入城与叛军合势,推李嗣源为主,推翻昏主。李嗣源是李克用养子,李存勖养兄,本来绝不会背叛李存勖和后唐天下的,可李存勖已人心尽失,天下无不除之而后快,自己回去也是一死,只能率变兵南下。三月,李嗣源到汴州,得到了大批唐军将领的拥戴,声势浩大,直指洛阳。四月,李存勖決定前往汜水关,剿灭叛军,到达汜水关后,李存勖进入内殿进食,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发难,率部攻入兴教门。李存勖凭着多年南征北战的经验,判断乱事已起,亲率近卫军出战,一时杀死数百乱军,但最終也被乱箭射中,死于绛宵殿,死时仅四十三岁。后李嗣源入洛阳,葬李存勖于雍陵,庙号庄宗,当月,李嗣源就在李存勖灵堂前称帝继位,接著,派人赐死庄宗皇后刘氏,以谢天下。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兴教门之变

可怜一代英主,却死于乱军之中,死时身边已无亲信,唯一平时宠爱的伶人善友,因不忍主人之躯死后还被乱军所毁,堆上李存勖平时喜爱的乐器,连同主人一生的是非功过一同焚烧毁去。攻灭后梁,是他平生最重要的功绩,后梁亡后,李存勖开始疏于政事,贪图享乐,这也是他一生罪过的开端,曾经天下可传檄而定,他离天下之主这个位置只差一步之遥,却因为自己的放松懈怠而身死人手,浴血奋战所建立的江山,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已。李存勖死后,天下乱世又持续了数十年,实在是令后人痛惜,警戒!

本最有望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可惜他却身死人手,为后世痛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